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道德敘事

        2022-05-30 10:48:04肖欣奕伍雪英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肖欣奕 伍雪英

        摘? 要:辦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需要理直氣壯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是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方法,影響著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下,采用敘述道德故事的方式,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引導和反思,使受教育者提升科學文化素養(yǎng),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教育實踐活動。從現(xiàn)實角度來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處于兩大困境:一是少數(shù)教師僵化解讀教材,忽視敘事體系建構。二是敘事過程流于表面,缺乏有效銜接與引導。面對此類問題,教師需要不斷提高道德敘事水平,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重視對敘事內容的選取和敘事過程的引導和反饋,從而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促成思想政治教育鑄魂育人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道德敘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作用不可替代,教師隊伍責任重大。[1]近年來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并成為眾多學者探討的焦點,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一是從思政課本質角度剖析創(chuàng)新路徑,歸納思政課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論性的特質,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為思政課教學明確宏觀改革定位[2];二是從思政課構成要素角度針對性提出創(chuàng)新路徑,具體包含“主體——師生”“客體——教育內容”“介體——教學方法”“環(huán)體——課程支持”四個層面,通過解讀高校思政課的制約因素,從而為教學創(chuàng)新提供具體方向指引[3];三是從具體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角度提出采用“協(xié)同教學”“互動教學”“網(wǎng)絡教學”和“實踐教學”等新模式作為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對策研究。[4]從現(xiàn)有文獻來看,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研究集中于多層次多角度的對策分析,鮮有圍繞教師具體教學方法開展集中論述。因此,試探索道德敘事這一教學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期望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歷史、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努力解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理論與語言錯位的問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針對性。

        一、何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

        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需要教育者不斷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探索提升理論教學效果的多種途徑。道德敘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具體方法之一,首先需要明確其內涵價值,探析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價值指向的契合度,把握其構成要素間的相互作用,才能將其更好地運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的概念

        所謂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即在教師的主導下,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采用敘述道德故事的方式,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引導和反思,使受教育者提升科學文化素養(yǎng),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教育實踐活動。不同于以往直接展示理論內涵的案例教學,開展道德敘事是通過敘述者詳細描述故事情節(jié),展開在具體時間地點發(fā)生的經(jīng)驗事實,將受述者帶入情境并通過對話和歸納的方式,引導受述者體悟教育內容的教育方式,能夠更好體現(xiàn)師生互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從思政課與道德敘事的價值取向來看,高校思政課旨在通過課程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認同,堅定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提升個人文化道德修養(yǎng),明確人生發(fā)展方向,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5];道德敘事旨在通過敘述者對教育故事詳略得當,引人入勝的敘述和講解,引導受述者透過故事體悟其內涵和敘述者想要傳達的教育內容,從而促進受述者思想品德素質的發(fā)展提高。[6]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道德敘事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將道德敘事的教育方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可以豐富課程實踐,提升教育效果。相較于單一的講授法教學,這是一種更為潛移默化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的教學方法,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單一的說教轉變?yōu)椤爸v好中國故事”的生動實踐。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的構成要素

        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類似,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同樣也有相對應的構成要素,主要包含敘述者、受述者、客體以及介體。它們之間緊密聯(lián)系,相互作用,共同構筑起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這一有機整體。

        1.敘述者

        作為一門以課堂式教學為主的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首要敘述主體必然是作為知識講授者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他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開展道德敘事活動,組織道德敘事的語言和行為,作為課堂把控者在敘事過程中廣泛滲透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思考,同時也在開展敘事的過程中通過反思與總結不斷提升自我素養(yǎng)。除此之外,學生也是道德敘述者的重要主體之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作為敘述者通過開展敘事活動與他人分享教育故事。充分發(fā)揮其主體積極性,能夠更好地促進教育敘事活動的成功開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2.受述者

        在教師作為敘述者開展道德敘事的過程中,受述者是臺下的學生。學生需要在傾聽過程中提取故事有效信息,將自身帶入故事情節(jié),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道德故事的內涵和價值。而在學生作為故事敘事者時,受述者則轉化為教師。教師通過關注學生開展道德敘事所采取的視角、講述的側重點以及其他同學的反應,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品德行為特點,便于教師在后續(xù)教學活動中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道德敘事打破了原有主客二元思維的限制,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活動中各主體間的共生性和交往性。

        3.敘事事件

        敘事事件作為溝通敘述者和受述者之間的橋梁紐帶,是道德敘事活動的客體,是使其得以順利展開的重要支撐。敘事事件蘊含人生的深刻道理,以故事作為載體,具有促進受述者道德發(fā)展的重要功能。敘述者通過對敘事事件的篩選整理和加工改造,通過開展敘事活動使其所思所想能夠與受述者交流互通,擺脫了兩者在時空上平行而不相交的困境,使其成為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矛盾雙方。

        4.敘事方式

        道德敘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育方式之一,其本身的開展方式也是多樣的。在將教育事件呈現(xiàn)給受述者的過程中,既有繼承傳統(tǒng)的口述敘事方式,也包含順應科技進步和信息傳播的發(fā)展,采用圖片、音頻、視頻等為主的圖像化敘事方式。作為現(xiàn)存的歷史記憶的敘事事件,借助圖像、音視頻等時間切片將其融入敘事過程,可以幫助受述者更好地發(fā)揮視覺想象力,從而充分使其體悟蘊藏的情感價值。此外,敘述者還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等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來還原場景以實現(xiàn)道德敘事的目標,使大學生在表演或是觀看的過程中通過角色扮演或是現(xiàn)場的視覺感官刺激,更加有效地融入故事并感悟其背后所蘊含的理論意蘊。[7]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的功能與作用機制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學活動,期望促進受教育者科學文化素養(yǎng)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同步提升。道德敘事作為已經(jīng)運用于實踐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明確其內在功能和作用機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道德敘事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其深化認知、行為示范、素質培養(yǎng)和豐富課堂等積極作用。

        (一)通過深化認知,強化教育理解

        道德敘事主要是將抽象化、結論性的教育內容通過鮮活的故事形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更好地引發(fā)受述者共鳴。道德敘事擺脫了原來用單一的印刷文字來強化認知的教育方式,具有更佳的教育效果。作為體驗式教育,道德敘事通過敘述性表達引導受述者產(chǎn)生相應的道德體驗。受述者在聆聽中沉浸于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自覺進行角色體悟和社會感知,在帶入過程中深化道德體驗、普及道德認知,加深對故事哲理的理性認知。道德敘事不僅僅強調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更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價值態(tài)度嵌入故事中,使抽象知識內容有了附著和依歸。通過敘述故事,引導人們澄清認識、厘清價值,逐步認同思想政治理論課所蘊含的價值導向,增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從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二)通過示范行為,樹立教育模范

        道德敘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通過各種鮮活的案例來呈現(xiàn)教材中單一的知識性內容,這同時也為受述者價值內化轉向外化的過程提供了最佳案例展示。受述者在聆聽道德敘事故事的過程中,通過“目睹”事件經(jīng)過從而充分激發(fā)想象力,將自身帶入角色身份,通過多維視角體悟主角做出道德抉擇的心路歷程,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覺或不自覺的模仿,從而獲得自身對于道德故事的獨特感悟。[8]此外,通過組織受述者展開對道德故事的內涵討論,引導其從中挖掘改造和自我提升的道德經(jīng)驗,使之作為自身行動的指南。這使敘事故事得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并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受述者投身實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道德敘事的積極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從理論落到實處、走向實踐,更好地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

        (三)通過培養(yǎng)素質,升華教育效果

        道德敘事除了通過道德故事豐富受述者對歷史和科學等方面的知識認知,提升其科學文化素養(yǎng),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思想道德修養(yǎng)。道德敘事往往用故事中主人翁的正能量精神品質感化受述者并激發(fā)其內心對真善美的追求,最終引導學生將其外化為良好的個人美德和社會公德,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達到培養(yǎng)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此外,在聆聽道德敘事的過程中,受述者可以鍛煉接收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這有利于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鑒別和取舍材料信息,從而提升個人明辨是非的思辨能力。最后,敘述者通過展開對故事情節(jié)和細節(jié)的描述,加之運用留白等藝術表達技巧。這可以充分激發(fā)受述者想象力,促使其進入相應的道德情境,培養(yǎng)和鍛煉其抽象思維能力,達到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教育目的。

        (四)通過豐富課堂,激發(fā)教學活力

        道德敘事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形式。敘述者在課堂上展開對道德故事的背景、情節(jié)、人物等關鍵要素的詳細描述,輔之語言、圖片、音頻等多種手段,加上適當?shù)那楣?jié)模擬環(huán)節(jié),充分提升課堂趣味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下有序進行。同時,在師生平等對話的敘事過程中,雙方共同體驗觀察分析問題的不同視角,助推師生良好關系的建立。這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夠有效激發(fā)教學活力。道德敘事使得單一的灌輸式教學與生動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其思維能力,增加課堂活躍程度,使受教育者從“被迫聽”轉向“主動講”,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到達理論提升、智化人生的教育效果。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的困境表現(xiàn)

        從理論層面看,道德敘事能夠以生動形象的描述促進受述者對教育內容的領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較大的積極作用,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一系列不足之處。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于教師,目前部分教師開展道德敘事的困境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和敘事兩個方面。

        (一)少數(shù)教師僵化解讀教材,忽視道德敘事體系的建構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在黨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下,中宣部、教育部開展了對馬工程重點教材的全面系統(tǒng)修訂工作,充分體現(xiàn)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的最新成果、事業(yè)發(fā)展的最新成就和學科發(fā)展的最新進展。但是考慮到全國學生的平均接受水平以及課時安排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中大多是理論性、結論性較強的論斷,相對枯燥乏味,難以激起學生學習興趣。部分學生甚至可能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也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存在部分“低頭族”或是交頭接耳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仍有少數(shù)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機械地將教材文字內容完全復制至課件并進行呆板朗讀。這使得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欠佳,也更加劇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的抵觸情緒。唯有靈活地解讀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通過體悟區(qū)別于教材理論性結論的生動案例來掌握相關知識,才能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擺脫簡單搬運、機械重復的低效教學過程。如此方能使教學內容更好地“進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知識真正地“進頭腦”,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為師生良性互動的有效實踐活動。

        (二)敘事過程流于形式,缺乏對知識的邏輯銜接和有效引導

        需要明確是,故事不是目的,僅僅是一種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開展道德敘事不僅僅是為了閑聊或是活躍氣氛,讓同學理解并接受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才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的最終歸宿。目前已經(jīng)有部分教師自覺地將敘事行為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但在具體實施中仍有一些不足。少數(sh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了保證自己的上課時長,常常從某個知識點發(fā)散到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或是所見所聞,從而大談特談,講故事的時長遠遠超過了知識講解的時長,并且在故事結尾完全沒有與相關知識進行任何引導銜接,只是生硬地結束并強行扯回話題。也有部分教師盲目追求故事內容和語言表達的趣味性,在描述故事的過程中加入大量的網(wǎng)絡流行用語,不停地“甩包袱”,卻忽視了對故事內涵的引導和挖掘,沒有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而另一部分教師確實能夠在授課過程中嵌入合適的道德故事,但是卻在最后將故事中的理論內涵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缺少了與學生互動交流和情感啟迪過程,難以達到啟發(fā)思維的積極作用。這些課堂實踐過程中的道德敘事偏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初衷,沒有充分發(fā)揮其作為重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的積極作用,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盡量避免。

        四、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的實現(xiàn)路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在新時代下探索如何更好提升其教育實效性已迫在眉睫。在明確道德敘事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和現(xiàn)實面臨的主要困境后,應該從敘事主體、敘事內容以及敘事方法等方面加以改善,使道德敘事在課程實踐中得到更好的運用。

        (一)提高教師道德敘事表達水平

        作為課堂的主導角色,教學呈現(xiàn)效果與教師對課堂的把控密不可分,教師在開展道德敘事活動時應充分提升自身敘事表達水平。在語言表達方式上,理論語言作為教材編寫的主要用語,可以促使受教育者更快進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體系,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內容、邏輯內涵以及發(fā)展動向。可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若只使用理論語言對教學內容進行解讀和分析是不可取的。一方面,這要求教師具有極高的理論素養(yǎng),能夠迅速組織相關內容的理論表達形式,用更多的專業(yè)名詞去解釋教材語言,操作難度較高。另一方面,枯燥的理論語言會使得表述更加晦澀,從而迅速拉開與敘述者的距離,不利于其理解和內化教學內容。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敘述者的教師就要將理論語言與生活語言相結合,用具象的語言描述、適宜的語調起伏、豐富的面部表情、生動的肢體語言并結合受述者的生活實際與不同特質,在課堂中開展有針對性的道德敘事活動。同時在描述敘事故事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倒敘和插敘等多種敘事技巧以增強敘事的故事性以及語言表達效果,采用隱喻、留白等策略增加敘事彈性,激發(fā)受述者想象;在運用多媒體圖片或視頻開展敘事的時候,可以利用暫停、放大特效等手段增強敘事效果;在開展情景模擬環(huán)節(jié)時,要注重素材和劇本的選擇,指導學生對臺詞和動作進行精心設計,從而呈現(xiàn)更好的敘事效果??傮w而言,教師在敘事表達的過程中,語調語速既不能過快或是持續(xù)激昂,也不可拖沓或是平淡單一,在進行話語表達過程中應充分將青年語言融入敘事,適當?shù)丶尤牖迎h(huán)節(jié),積極調動受述者學習興趣。敘事表達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不斷地從實際教學過程中試錯和總結,歸納出適合自己的敘事方式,并在實際運用中結合受述對象的變化隨時調整。

        (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接續(xù)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9]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首先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轉變原有忽視學生接受效果的錯誤觀念,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高度理解、籌劃、落實教學實踐。要充分考慮不同年級、不同地區(qū)學生具有的不同認識,結合學生特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共同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家園。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具體表現(xiàn)為鼓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兼職擔任輔導員、社團指導老師或是增加與他們的交流溝通,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活動中進一步了解學生。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把握學生所思所想,結合其個體差異更好地針對性設計敘事活動,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體系,促進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有效提升。此外,可以鼓勵學生作為敘述者積極參與課堂敘事活動,立足學生主體開展多方對話,彰顯其道德敘事主體地位。因為大學生能夠從多渠道獲取信息資源,思維開放而活躍,對外界有一定的探索欲以及表達欲,將其作為道德敘事的敘述者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個性特征,在敘述過程中肯定自身價值和人格魅力;同時由于同齡人有著更加相近的思維方式,由學生來展開敘事活動能夠使其他學生感受到親近和自然,從而更加主動地加入交流活動,使大家從不同的聲音中探索新世界,還可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碰撞。[10]這一過程既能夠充分調動課堂氣氛,又真正踐行了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育理念。同時對于教師而言,聆聽學生對故事的構建和敘述也能夠更好地窺探其情感價值傾向,通過分析其對敘事內容的選擇和語言表達方式挖掘學生的內心世界,為教師對其開展針對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機。

        (三)重視敘事內容的真實性和指向性

        對于敘事故事的選取需要遵循真實性和指向性的規(guī)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說服人。”[11]講好道德故事,不是講學生不知或者不必知,而是講學生可知或者應該知,是錦上添花、再上層樓,不是用編出來的美好故事,讓學生陷于不知所云的情境之中??偟膩碚f,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敘事內容主要包含歷史內容和生活內容。歷史敘事主要是通過展開對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事物變遷或是英雄人物的描述,達到以史為鑒、關照現(xiàn)實的教育目的。針對這類故事素材的選取,需要注意的是,歷史故事的敘事一定要有理有據(jù),能夠經(jīng)得起推敲,切不可為了體現(xiàn)教育內容而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實,需遵循真實性與客觀性的原則。生活敘事主要是回歸身邊的現(xiàn)實世界,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作為取材對象,在對故事進行梳理加工后輸出,使受述者從中感悟價值意蘊。生活敘事較之歷史敘事能夠更好地拉近受述者與故事主人翁的距離,有利于產(chǎn)生共情。但在生活敘事的素材選取過程中,要注意篩除其繁瑣、低俗和膚淺的內容,切忌盲目追求敘事的趣味性而選取庸俗的敘事內容從而模糊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立場。無論是歷史敘事還是生活敘事,都要求教師建立起相應的故事素材庫。進入素材庫的敘事內容除了應具有真實性之外,還應包含鮮明的價值指向性。敘事故事并非一個個零散的敘述片段,而是完整價值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敘述者在選取故事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其價值指向性,并通過敘述實踐活動將這一隱形教育方法融入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四)重視道德敘事的引導和反饋環(huán)節(jié)

        一個優(yōu)秀的敘事者不僅能讓受述者記住故事細節(jié)內容,同時還能夠引發(fā)受眾思考,激發(fā)其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開展道德敘事不是走過場,故事講述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教育活動的結束。在這個過程中,敘述者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在敘事之后幫助受述者歸納總結故事所蘊含的哲理并理解內化。道德敘事的結論不應由敘述者直接呈現(xiàn),而應在與受述者的交流互動中自然引導受述者主動總結價值內涵。敘述者在進行引導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遵循客觀性與啟發(fā)性原則,即對敘事故事的內涵挖掘需要以故事本身的邏輯為起點,不能主觀臆造聯(lián)系或是過度解讀,在分析過程中提出啟發(fā)性問題,或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價值內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灌輸辯證的思維方式,要全面分析故事中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避免極端思維,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對價值內容的全面理解。除此之外,教師在開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的過程中,還需要及時關注學生的接受情況,可以通過其面部表情或是回答情況等反饋信息及時監(jiān)測教學效果。如果發(fā)現(xiàn)其知識掌握情況不理想,就應及時發(fā)揮教師“導”的作用,通過有側重、有詳略的語言引導和提示,突出強調故事中的關鍵因素,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積極引導學生聚焦故事所主要蘊含的理論原理,從而保證道德敘事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最終指向是學生掌握了多少而非教師講授了多少。作為道德敘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開展引導和關注反饋信息,可以更好地幫助受述者理解敘事故事內涵,并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受述者形成清晰的自我認知,幫助受述者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從而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促進思想提升和道德進步教育目的。

        總體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道德敘事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tài)度從“被迫聽課”向“主動學習”轉變,能夠在提升課堂趣味性和互動性的同時更佳地揭示教育內容,使受教育者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提升道德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離開了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就不可能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預期效果。道德敘事和講授法、討論法等共同構成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效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繼續(xù)完善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2]付清松,李麗.政治、思想、理論:論高校思政課性質定位的三位一體結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3):29-32.

        [3]黃蜺,常喜.高校思政課效力提升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02):52-54.

        [4]蒲清平,何麗玲.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提質增效的實踐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22(01):109-114.

        [5]鐘飛燕,高德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代定位[J].思想教育研究,2019(08):107-111.

        [6]王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敘事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8-9.

        [7]潘莉,歐陽菁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敘事教學法內涵、過程及實施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9):66-69.

        [8]趙玉晶,王申連.道德敘事發(fā)揮作用的五種心理機制[J].教學與管理,2020(32):9-11.

        [9]黃小云,彭斌.思想政治理論課論域下道德敘事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20,38(01):29-34.

        [10]習近平.堅持正確方向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N].人民日報,2016-02-20(01).

        [11]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4.

        責任編輯? 韓? 謙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35:46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索
        科技資訊(2016年19期)2016-11-15 10:17:30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49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3:44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實用型中醫(yī)人才培養(yǎng)中慕課教學方法的探討
        文言文教學方法實踐初探
        中學語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5
        无遮挡又黄又刺激又爽的视频| 高清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丁香花五月六月综合激情|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av| 欧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 男女啪啪动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福利体验试看120秒|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五月婷婷开心六月激情| 亚洲熟妇av一区| 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日韩毛片久久91|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免费人成年小说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调教| 谷原希美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gif| 2021年性爱喷水视频| 亚州无吗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四月婷婷丁香七月色综合高清国产裸聊在线 | 狼人狠狠干首页综合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久久| 真人新婚之夜破苞第一次视频| 亚洲日本三级| 国产一区不卡视频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国产女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夜夜爽日日澡人人添| 中国精学生妹品射精久久| 美腿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精品国产第二页|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免费一级黄色大片久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