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婷
摘要:閱讀是中學生了解世界、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階段,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發(fā)展迅速,因此,教師在進行中學閱讀教學時,應注意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保證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群文閱讀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實踐,特別是在閱讀教學領域。在研究與實踐中群文閱讀教學解讀、理論依據(jù)、方式方法不斷修正,使之更具教育價值。本文基于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需要,探討了將閱讀和寫作整合到群文閱讀中的策略。
關鍵詞:群文閱讀;初中語文;讀寫結合
一、群文閱讀推動讀寫結合創(chuàng)新教學的必要性
1.順應時代潮流
在信息時代傳統(tǒng)閱讀方式與網(wǎng)絡閱讀方式的結合成為可能,網(wǎng)絡改變閱讀方式,充實閱讀內容,拓展閱讀視野,豐富閱讀類型。這些閱讀素材在語文閱讀課堂上的應用成為教育信息化改革突破口之一,順應時代潮流,用網(wǎng)絡中的閱讀元素點燃學生群文閱讀熱情,在混合式群文閱讀中深度、綜合、細化閱讀,提升學生龐雜信息處理能力,使學生閱讀能力不斷增強[2]。
2.突出育人價值
初中語文課堂上的群文閱讀創(chuàng)建穩(wěn)定、緊密、和諧課堂結構,為學生批判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思維等高階思維發(fā)展提供條件,在多文本閱讀中汲取人文養(yǎng)分,獲得正確方法論及道德認知,突出語文教育科學性、人文性、工具性,將群文閱讀內容通過讀寫結合轉變?yōu)閷W生終身受益的素養(yǎng),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產(chǎn)生影響,繼而突出群文閱讀獨特育人價值。
3.加強閱讀教改
群文閱讀并非多文本簡單的累加,為使學生能通過閱讀掌握語文知識并增強高階思維能力,教師需加強閱讀教改,為學生自覺、高效群文閱讀提供條件,顛覆以往學生被動閱讀教育舊態(tài),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二、初中語文進行群文閱讀的方法
1.明確群文閱讀主題
語文學科作為整個初中階段最為關鍵且必須學好的一門課程,教師應對此更加注重,并幫助學生將知識理解掌握的更透徹。然而,由于語文教材上的內容過于枯燥,致使初中生普遍閱讀興趣不高,因此并不會主動進行閱讀與思考,這就導致初中生對于課文的理解與領悟僅停留在表面,課堂教學效果往往偏低。對此,教師應在授課過程中應用群文閱讀法,這是目前最新穎且高效的教學方法,能帶給初中生不同的學習體驗。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容明確群文閱讀的主題,再搜集與主題相同的多篇文章,讓初中生進行群文閱讀。如此不但能讓閱讀資源更豐富,還能極大程度將初中生閱讀興趣充分激發(fā),推動其自主參與到課堂中,通過閱讀多篇文章與課文進行對比,能深刻領悟其中內涵,將知識牢固掌握。
2.歸納整合閱讀資源
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學習中多數(shù)學生面對枯燥繁瑣的課文,閱讀積極性不高,難以融入到課堂中,深入仔細的閱讀課文。這就會導致初中生未能真正領悟其中蘊藏的內涵,對于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體會不夠真切,難以收獲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對初中生后續(xù)學習也會有較大影響。故而,教師應將群文閱讀法運用于教學過程中,以此助力初中生高效學習。教師可在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歸納整合閱讀資源,將相同類型的課文進行分類,整理后讓初中生進行群文閱讀。比如將寫人、寫景、寫事、童話、文言文等多種類型進行分類,經(jīng)過整理后能讓人觀之對類別一目了然。此時再進行群文閱讀,就能將初中生閱讀積極性調動起來,并通過文章之間的對比,強化對課文內涵的深刻領悟,了解作者的情感與寫作風格。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初中生綜合能力,讓語文學科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升。
三、基于群文閱讀的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1.讀"群文閱讀中的內容"助力"寫什么"
題材源出于現(xiàn)實生活,原本是十分豐富的。每一個作者基于自己本身的經(jīng)歷,都能夠寫出一些自己熟悉的東西。比如要學生描述海洋的事物,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他對海洋有實際的知識了解和切身體會。而對于學生來說,卻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要學生經(jīng)過關于海洋知識和在海洋中發(fā)生的故事的文學作品的閱讀后,就會"彌補"學生在窄小生活圈子中造成的生活素材積累的不足。所以,教師應借助內容閱讀教學,充實學生的寫作素材。
例如,對于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的教學,教師為了讓學生學習作者在寫作時善于抓住內容進行描寫,教師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看看作者都描寫了什么,在學生通讀全文結束后,教師提問:"誰能告訴大家,作者在文中都對什么進行了描寫呢?"學生積極回答和補充:"山、水、城、雪"教師給與肯定的評價:"是的,作者通過描寫山的溫靜,山的秀氣,水的碧綠,城的溫暖,雪的配合,來描述濟南的冬天。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通過圍繞中心,描寫周邊事物,來突出中心"學生在寫作前,通過對中心思想的擴展延伸,找到了很多可以寫的素材,幫助了學生的寫作。
2.讀"群文閱讀中的表達"助力"怎么寫"
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困難之處通常表現(xiàn)為"怎么寫",原因就是缺少寫作策略,不善于表達?,F(xiàn)實中通常有這樣的情況,學生平時很細化閱讀,但是在寫作時不一定有突出表現(xiàn)。教師應在閱讀時,引導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手法加以重視,讓學生學習對事物寫法的學習。
例如,教師同樣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學習作者在文中對濟南冬天景物細致描寫的手法,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并根據(jù)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針對性的分析。首先,教師要求學生通讀全文,重點閱讀這篇文章的第二段。其次,適時引導,在學生讀完課文后,我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作者在第二段落中是如何描寫城邊上的小山的?作者是如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的?"在給學生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專項研讀后,然后問道:"誰可以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學生會積極回答:"文中運用擬人的手法進行了對小山包的描寫,通過擬人化的小山包對山城濟南人們的呵護話語,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教師給與了學生肯定的回答:"你的回答非常棒!"最后,教師安排了學生對景物描寫的作業(yè),并予以檢查:"誰可以描述一下自己作品中擬人化寫法的地方?"學生會積極回答:"我寫的是含羞草,它的葉子纖小而碧綠,當我碰它的時候,它會想:‘主人,你觀賞我就可以了,不要碰人家"。這樣通過引導學生針對寫作手法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學習并應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提升了學生"怎么寫"的寫作能力。
結語:群文閱讀的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初中階段,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拓展學生思維深度和豐富學生精神世界,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提高的有效手段。但如何讓群文閱讀發(fā)揮出它應該具有的強大優(yōu)勢,那就是把群文閱讀與讀寫結合捆綁教學,更大的發(fā)揮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妙云.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6):102.
[2]董海艷.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5(28):123.
[3]曾懋華,原惠娟.利用語文閱讀技巧解決生活問題能力的調查.語文教育,2017(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