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婕
關鍵詞:中職;主題班會;人文思政教育;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人文思政教育是指人文教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兩者的教育目標都是促進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觀與價值觀,進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中職院校在培養(yǎng)學生思想觀念時,會采取創(chuàng)設主題班會的方式,通過構建一個主題并圍繞此主題設計班會內容與開展的方式,進而讓學生在參與班會的過程中能夠認同主題班會引導的教育觀念,進而將其植入學生的思想中,實現(xiàn)主題班會開展的目標[1]。中職院校在開展主題班會時,可以采取人文思政教育的過程,可以利用人文思政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觀,促進主題班會開展的目標快速達成。
一、做好主題班會準備工作
主題班會的開展要達到教育目標,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保證主題班會順利、有效的開展。在做準備工作時,要設計主題、設計班會目標、設計班會開展的方式。在設計主題時,應圍繞“人文教育”進行設計;在設計班會目標時,應保證設計的目標避免過大,而是設定可以解決學生當前思想問題的目標,進而保證班會目標有效達成;在設計班會開展方式時,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由學生對主題班會的開展方式進行思考并投票確定,并在確定后自主做好準備工作,通過讓學生完全參與的過程,促進學生各項能力全面成長并受到主題內容的感染,實現(xiàn)人文思政教育的目標。
二、人文思政教育在中職主題班會中的應用
(一)引入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為主題班會的開展豐富內容
教師在完成人文主題設計后,可以讓學生對這一人文主題進行思考,可以根據(jù)確定的主題引入真實的案例,讓學生針對案例進行思考后,將自己對案例的理解及認知表達出來。教師在了解每位學生的思想見解后,對所有學生的見解進行總結,并將其劃分成不同建議的小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見解選擇相應的小組,并在課下自主搜集可以證明自己見解正確的理論及真實案例,進而在開展主題班會時,通過辯論的形式將可以證明自己言論的“證據(jù)”展示出來,進而達到為主題班會開展豐富內容的目的。同時,通過辯論會的開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能夠積極地投入“證據(jù)”的準備工作中,可以通過準備的過程了解到更多的“人文精神”,進而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例如,教師確定的人文主題為“見義勇為反被訛”,確定這一主題的目的是引起學生辯論,讓學生思考“應繼續(xù)義無反顧地實施幫助”,還是采取躲避的行為。然后,在主題班會開展之前,可讓學生對這一主題內容進行思考,并根據(jù)自己的見解搜集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jù)”。同時,告知學生主題班會要采取辯論的方式開展,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勝心理,進而能夠積極的搜集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jù)”,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興趣。在開展主題班會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見解選擇相應的隊伍,并展示自己搜集的“證據(jù)”進行辯論。通過此過程,學生能夠豐富主題班會的內容,進而達到促進主題班會順利、有效開展的目的。
(二)教師教育引導中實施人文思政教育
在學生搜集好“證據(jù)后”,會因為搜集中遇到更多相同的事件、事件結果不同化而產生疑惑,會存在對自己的答案產生動搖的現(xiàn)象,進入到主題班會中,學生會帶著疑惑選擇自己最初的答案。此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機會:“是否確定這一答案”,進而讓學生能夠再次思考,最終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然后,進入到主題班會開展中,教師需要對整個過程進行把控,可在學生無法繼續(xù)辯論時,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繼續(xù)辯論,達到保證辯論效果的目的。最后,教師要對此次辯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將正確的答案告知給學生并實施人文思政教育。教師可以將“仍然選擇幫助他人”的真實案例展示給學生,并告知學生應“始終堅持善良”,但是可以選擇既能保護自己、又能幫助他人的措施,除了可以有效幫助他人外,還能夠感染其他人擁有善良的內心,對社會健康發(fā)展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人生價值[2]。通過人文教育引導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與價值觀,在提升學生人性境界的同時實現(xiàn)主題班會、人文思政教育的目標。
(三)實施評價并再次引入學生思考
主題班會完成后,教師需要對學生實施評價工作,目的是利用評價促進學生能夠積極的發(fā)展自己優(yōu)勢、改善自身不足。教師在實施評價時,可以采取自己與學生共同評價的策略,主題班會采取的是辯論模式,教師要對每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方式采取發(fā)展性評價模式:表揚學生的優(yōu)勢并鼓勵其再次成長、婉轉式闡述出不足并促進學生接受且改善。而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選擇出“最佳辯手”,并采取投票的方式,投票最多者為公認的“最佳辯手”。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讓學生努力地發(fā)展自身優(yōu)勢、改善自身不足,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然后,教師要再次引入與“人文精神”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再次進行思考,可以為下一次主題班會做好鋪墊工作,比如,教師可詢問學生:“如果自己所做的事情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有益,但是并未受到他人的認可與贊揚,你們會怎樣選擇?是繼續(xù)做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有益的事?還是停止自己的計劃?”這個問題的提升可以讓學生進行選擇,可以通過學生的思考而實現(xiàn)教師獲取學生真實的思想意識,并成為人文思政教育的內容,通過有效的引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并推動學生能夠實現(xiàn)人生價值,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結束語
中職在開展主題班會時應積極應用人文思政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觀,進而作用于行為中實現(xiàn)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的目標。同時,中職主題班會還可以創(chuàng)新人文思政教育的應用方法,讓學生能夠認同人文思政教育觀念并提升教育效果,快速實現(xiàn)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敏斌. 人文關懷在中職思政教育中的融合策略[J]. 科學咨詢, 2021(22):1.
[2]趙鵬. 人文關懷在中職思政教育中的結合研究[J]. 文化產業(yè), 2021(13):2.
江蘇省職教學會2021-2022年度職業(yè)教育研究課題《中職語文教師擔任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XHYBLX20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