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月
摘要: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我們國家的信息技術教育正在進行普及,并且逐步的將信息技術和各個課程進行融合教學。該文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對于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結合進行了系統(tǒng)合理的總結與分析,明確了將其二者融會貫通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正確的運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完善語文教學課堂;提高學校教師能力素質和教學素養(yǎng),讓他們能夠更好的進行教育。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時代進步發(fā)展的趨勢導致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必定會逐漸的統(tǒng)一融合,其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具有很大影響的。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進行融合,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于學生投入課堂,能夠明顯的提高教學的質量,所以,小學語文老師要積極的發(fā)現探討總結出將二者融合的方式方法,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圓滿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同時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提高成績,學習進步。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的優(yōu)點
1.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十分的直觀簡潔,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易于理解,清晰知識脈絡,能夠盡快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2.所用資源較廣,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寬眼界,了解到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增長見識,讓學生學到更多。
3.教學模式能夠變得生動有趣,課堂氛圍變好,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課堂,對課程和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對于學習具有更大的熱情,在熱愛學習的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
4.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再是死板老舊的教學方式,新式的信息技術教學給老師教學上帶來了便利,引用的資源廣泛,同時更能帶動學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1]。
二、新式教學面臨的困難
(一)對網絡的利用十分的依賴
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視頻等網絡上的一些教學資源借用的過多,使得教師和學生過于依賴網絡。資源不僅僅可以來源于網絡,更應該從生活中發(fā)現。語文的教學,要讓學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和生活當中的樂趣。教師應該更多的帶領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大自然中,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文字之美,語言之美,文學之美,切身體會語文學習的魅力和重要性,從中領悟學習。而不應該過于依靠網絡上的資源素材,導致教學沒有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循規(guī)蹈矩,一成不變,使得教學變得過于程式化。過于依賴還會導致學生對于學習厭倦,感到乏味枯燥排斥學習,難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二)課件信息冗雜
教師在借用資料時可能會引用的過多,使得可見上的內容大部分會跟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并沒有很大的關聯性,和自己的教學內容沒太多關系,忘記了要以學生為主體。語文課重要的是動手實踐,和切身感受,要讓學生自己在體驗中學到相關知識,并且自己加以總結,領悟自己感受到的并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而不僅僅是讓學生觀看課件,聽老師自己講解。語文教學更重要的在于提出問題并獨立思考、進行想象并且得出感悟、分析所學和進行總結等。這些東西不是簡單的觀看資料和課件就能夠學習到的,更需要學生自己來進行的切身體會,并且積極的投身進行實踐才能夠完成和進步。
三、融合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的方式方法
(一)把握好教學和信息技術的關系
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講解環(huán)節(jié)是一項重要內容,教師應該把講解工作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結合。教師應該重視自身講解的價值與作用,重視教師的口頭語言、書面語言以及身體語言等在孩子們中形成的人文影響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保證教師講解與信息技術能夠互相融合,在此種課堂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通過自身人格力量對學生產生影響,傳授學生知識,借助信息技術應用,能夠促使孩子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景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設最佳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打破傳統(tǒng)的限制,將靈活性的形象呈現到學生的面前,以此來鼓動學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學《鳥的天堂》的時候,就使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在屏幕當中,將生命力強大的大榕樹呈現到大家的視野當中,并搭配鳥兒清脆的聲音。這個時候,在朗讀的時候,就會油然而生詩情畫意。榕樹的繁茂,百鳥爭鳴的畫面就呈現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面對這樣的畫面,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在激發(fā)學生思考之后,就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學生帶入美麗的世界當中,在這里他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在欣喜若狂的情況下,定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2]。
三、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這二者的融合是順應了我們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應該進行的一個轉變,作為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鉆研教學方法,將自己的教學特點和信息技術的利用互相融合,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積極投身自己的教學教育工作,熱愛教育事業(yè),幫助學生融入課堂,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帶領學生努力學習的同時,還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教學質量,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貢獻一份力,培養(yǎng)出能夠獨立學習,認真思考的優(yōu)秀學生。
參考文獻
[1]李金桃.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機融合路徑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19):30-31.
[2]劉愛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信息技術的融合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