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
摘要:隨著足球運動在世界上的蓬勃發(fā)展以及人們對該項運動的認識逐漸深化,足球運動具有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換種說法就是開展足球運動的益處值得人們去推廣,尤其是在城郊中小學可以發(fā)揮足球特有的作用。自參加工作來對城郊中小學開展足球的情況已有初步的總結認識,足球運動的熱度較往日有了與日俱增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足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甚至學生家長也參與到其中。發(fā)生這些變化的根源在于足球獨特作用的體現(xiàn),足球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綜合性的集體運動項目。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并能更好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關鍵詞:身體健康 心理素質 適應能力 開展條件 必要性
一、足球運動的有效開展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
1.提高學生的體能
中小學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開展足球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體能得到提高可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足球是以無球與有球活動為主的運動。最直接的是以各種跑為主的運動,比如加速跑、急停、轉身、耐力跑等可以提高學生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在開展足球運動中,平時的教學和有針對性的訓練,都是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與機能,以達到能完成足球運動的基本身體素質。足球運動可以有效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體能,讓新陳代謝加強,同時身體成分得到充分改善。讓學生的身體各系統(tǒng)得到正常運轉,這樣就能使學生的身體健康得到保障。
2.促進學生生長發(fā)育
“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點明人體機能只有在運動中可以得到激發(fā)并發(fā)展。運動的范圍很廣,只有推廣并普及幾項學生熱愛的體育運動項目。根據(jù)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結合實際當下流行的運動項目,足球是一項值得推薦的運動項目。場地設施較簡單,對于足球并不陌生,大部分學生已過早接觸過足球運動,每年定期開展的小學生足球聯(lián)賽是推動城郊中小學足球運動的催化劑。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促進生長發(fā)育,身體機能得到開發(fā)并提高,比如學生可以通過訓練跑得更快、跳的更高,同時足球又是一項對抗的項目。讓學生多參加運動可以減少肥胖的概率,強健體魄并能有效促進學生生長發(fā)育。
3.提高學生運動技能
足球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綜合性的集體運動項目,想要在這項運動中表現(xiàn)自我,并取得成功的愉悅,必須在平時付出更多的汗水。這也教會學生學習技能的過程,在教師的帶領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歷程。足球分為有球和無球技能練習,無球技能包括跑動、防人、轉身、跳躍、沖撞等,這些都需要在反復的訓練中掌握并能加以運用。其次對學生上升難度的是有球技能的學習,在訓練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學生善于思考,并對自己有疑惑的部分加以研究,并且還會跟同伴一起鉆研,共同去掌握運動技能。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下,有效提高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水平,真正實現(xiàn)“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的境界。
二、足球運動的實施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1.培養(yǎng)終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
讓學生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保障,不管做任何事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從小抓起直接并有效果,在城郊中小學開展足球運動只是一個典型代表,足球運動并不是唯一的運動項目。那么積極開展這項運動的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且開展此項運動的場地設施等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培養(yǎng)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前提下,我們必須先挑選簡單易行的項目來開展,同時足球參與的人數(shù)較多,開展比賽也便捷。因此在城郊中小學開展足球運動是可行的,并且意義也是很突出的。
2.培養(yǎng)團結、拼搏的精神品質
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項目,要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必須要熱愛集體、團結合作,讓場上的所有隊員捏成一股繩,把團隊力量發(fā)揮出來。同時足球運動也是一項被稱為勇敢者的運動,這句話的蘊意是長期參加足球運動需要勇敢頑強、拼搏的精神,只有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不斷進取、堅韌不拔才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這也與當下社會所宣揚的中國夢相一致,依靠不懈努力、奮斗取得勝利實現(xiàn)夢想。因此在城郊中小學開展足球運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拼搏進取的精神品質。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挫折中成長
在足球比賽中,必然會出現(xiàn)勝利與失敗,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了一定刺激。通過多次觀察發(fā)現(xiàn),在比賽輸了的情況下,有的學生會表現(xiàn)的消極,這時候作為教練員要及時發(fā)現(xiàn)即時處理引導。培養(yǎng)學生正面對待失敗,讓學生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道理,在挫折中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所以在城郊中小學開展足球運動能有效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讓足球運動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能得到有效解決。通過在體嘗失敗后加倍努力,去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城郊留守兒童學會在逆境中茁壯成長,不畏挫折、迎難而上。
4.提高思維活動能力
讓學生長期參加足球運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由于在足球比賽中,比賽雙方都在激烈的對抗中角逐著,場上的局勢變幻莫測,這就對學生的觀察力、思維活動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通過開展足球運功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力,同時也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有針對性設計安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措施。比如在練習二打一的戰(zhàn)術時,帶球主攻的學生可以根據(jù)防守方的站位與防守策略來判斷,如果不上搶就運球直接射門;或者在防守上前逼搶時,那就傳球給隊友完成踢墻式二打一配合。就是要在平時多安排這些提高學生思維活動能力的訓練內容,讓學生學會分辨,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決定。從而駕馭比賽,享受比賽帶來的快樂。
三、足球運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1.足球運動不是個體運動,而是群體運動
城郊留守兒童的全面發(fā)展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在開展足球運動中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因為足球運動不是個體運動項目,而是群體性合作項目,這就對集體意識的提高具有針對性。足球運動可以讓個體上升到集體中去,要求學生學會人與人交流,處理好人際關系。這也是鍛煉學生未來進入社會能否良好適應的前提。從小就應該讓學生明確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就跟在比賽場上扮演的角色是一個道理,因此開展足球運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認識到如何良好適應社會環(huán)境,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
2.足球運動要求學生學會角色分工、齊心協(xié)力
在一場足球比賽中要想取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要求學生分工明確,明確自己在場上的任務,更好的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學生明確“木桶效應”這個道理,在比賽中要團結協(xié)作、齊心協(xié)力,不埋怨隊友。強調這點是因為足球運動是一項難以統(tǒng)一行動的集體性項目,比如比賽場地較大,同時參與比賽的人數(shù)較多,更要讓學生結合教師布置的戰(zhàn)術來完成比賽。這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要想更好的完成一場有意義的足球比賽就必須要分工明確,隊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鼓勵,以便團結一致贏得比賽的勝利。
四、具備開展足球運動的條件
1.師資配備是足球運動開展的前提
城郊中小學要想開展好足球運動,首要前提就是要具備能教好足球的體育教師,甚至對足球運動相對了解的人員也是需求的。現(xiàn)在教育政策宣揚前往城郊偏遠學校工作,是對新時代年輕人提出要求與挑戰(zhàn),同時城郊中小學也需要更多的相關人才,真正實現(xiàn)教育均衡發(fā)展才會成為可能。那么對于體育教師的配備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解決,比如聘請社會足球人士參與到城郊中小學足球教學中來,發(fā)動社會的力量來協(xié)助城郊中小學的足球運動教學。
2.學校大力支持開展足球運動
學校在認真分析開展足球運動的重要意義后,就應該要大力支持學校開展足球運動。足球運動是全面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可以強身健體,促進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同時在足球運動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頑強不屈、團結協(xié)助、奮斗拼搏的精神品質。
3.定期開展足球比賽活動
城郊中小學相對來說規(guī)模都比較小,如單個學校不足以開展大規(guī)模的足球聯(lián)賽,可以根據(jù)地域性特點聯(lián)系多個學校參與進來,組建一個在時間上,學生能承受的小型足球聯(lián)賽,這樣既加深校與校之間的足球交流,又達到共同發(fā)展進步的境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學生能得到提高,更能讓從事足球教學的教師得到相互學習的機會,對提高城郊中小學足球運動有著積極的意義。
城郊中小學開展足球運動是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要求,也是與當今世界足球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相符合的。因此我們工作在城郊中小學的體育教師要認清足球運動發(fā)展的形勢,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理論與實踐水平。同時更要在足球訓練方面要不斷鉆研、取經,讓城郊中小學的足球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味的空談,這也是城郊中小學開展足球運動必要性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崇喜.球類運動-足球(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全國體育學院通用教材-現(xiàn)代足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