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靜
摘要: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求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為現實、最為活躍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
關鍵詞:學習興趣;好奇心;數學課堂
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興趣愈濃,注意力愈集中,觀察力愈細致,反映也愈清晰,思維、記憶等智力活動就最有成效,筆者結合多年中學數學教學實踐,就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談一些看法。
一、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提升數學的興趣
一切自信都來源于成功的經驗。成功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事,成功意味著社會對其自我價值肯定,并賦予了個人相應的酬謝,同時成功也是自己承認自己的價值,從而充滿自信感,充實感,幸福感和滿足感。只要有了成功的體驗,就可以產生積極地探索欲望。在我與學生的交談中,了解到一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枯燥難懂,在數學題目的閱讀過程中,有的有恐懼心理;有的半途而廢;有的讀完不知從何入手,在這種種現象之后,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數學學習都有一定困難,成績一直不理想,由于反復失敗,形成失敗者的心態(tài),故而對數學學習喪失了興趣。教師在引導學生數學學習時,一定要小步子、慢節(jié)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達到各自的學習目的。讓學生都能依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而成功地完成一些問題,積累成功的體驗,感受成功的愉悅,進而升華成功目標,達到人人都主動爭取成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成功。
二、注重直觀教學誘發(fā)學習趣
根據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在數學上,他們比較喜歡認識具體和形象的事物。重計算,輕概念,重記憶,輕理解。如用“字母表示數”由于字母在表示數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確定性,具有“代”和“變”的抽象性,他們原有的對數的認識就感到不太適應,所以教師根據這一思維特征對數學概念的引入法則的說明,特別注意加強直觀形象和具體的教學,把教學內容處理成符合學生原有認識上的東西,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數軸”概念的教學,教師是拿著實物溫度計上課,溫度計上有刻度,根據溫度計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測量不同的溫度;與溫度計類似,我們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刻度,標出讀數和方向,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那么這樣的直線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數軸的定義,這樣的講解生動具體使學生看有實物,想有形象,記有特征不但使他們學得有感、記得牢固,而且使他們理解得也較為準確和深刻。
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fā)學習興趣
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收集圖片資料,利用模型實物,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教學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的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實踐活動加強對圖形的認識和感受。在配套教具的基礎上教師不妨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圖片,如金字塔、清真寺、中國的古塔等等,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規(guī)則的和不規(guī)則的物體,如乒乓球,易拉罐、玻璃杯、底面呈六邊形或八邊形的茶葉筒、魔方等等。讓學生感知這些建筑物都是由許多幾何圖形組成的,從而認識到學習這些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觀察各種幾何體和實物圖,通過大量的模型、實物例子形成對各種幾何體的直觀認識,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數學概念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好這些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所學內容動手做一些數學模具也是很好的辦法之一。我校初一年級學生在學完《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后舉辦了數學學具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做出了:火箭、插線板、水杯等優(yōu)秀作品,在教學區(qū)展覽后受到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四、選題要“有的放矢”,不要搞“題海戰(zhàn)術”
習題練習,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極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適當地練,才能打牢基礎,形成能力,編擬習題的原則是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思考,大多能做正確為宜,可根據教學目標精選習題,力求概念習題化,體現一定的知識點和能力上的要求,采用題組的形式讓不同水平的學生來練習,充分注意題組的梯度,控制難度與數量,不搞題海戰(zhàn)術,不出偏題、怪題來難學生,在習題的形式上,可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出些鞏固概念的練習,培養(yǎng)能力的練習,暴露問題的練習,一題多解的練習,多題一解的練習等,可以先練后講或先講后練,也可邊講邊練,講練結合,通過練習,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動手動腦,獲得初步的成功,進而在成功的基礎上再進行新知識的練習,在輕松的練習中逐步積累知識,提高能力,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習題量及習題難度可以不一樣,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除完成基礎練習題外,還有附加題或思考題,一般學生完成基本題即可,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常常會存在一些問題,出現一些錯誤,有的會因此喪失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及時反饋、及時指導、及時講評。并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訂正,然后教師再出一些類似的題目讓學生再練習,從而使學生從失敗中找到成功,努力做好培尖補差工作,對一些基本功扎實的尖子生,可增加些難度較大的,通過思考能解出全部或大部的題目給他們練習,拓展他們的知識面,以提高他們分析,解決綜合題的能力,對一些基礎太差的學生,可對他們適當降低要求,出一些明顯的,通過努力能做的簡易題,并注意對他們的個別輔導,只要求他們基本能掌握識記目標,能模仿做簡單的習題,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都能學一點新知識,取得一點進步,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看到自身的價值,通過這種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牢記宗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既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保證學生能學好數學。
參考文獻:
[1]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陳麗娜.教育教學論壇.2011(10)
[2]優(yōu)化課堂,激發(fā)學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J].溫議鳳.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利用數字故事引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研究[J].厲永生.新課程(下).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