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香
摘 要:為減輕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與課業(yè)負擔,并能促進校內(nèi)教學效果和質(zhì)量的提高,國家教育部門實施了“雙減”政策,借此對校內(nèi)課業(yè)、校外培訓進行規(guī)范,教學改革工作也得到了完善。為使“雙減”得到有效落實,初中教學體系也出現(xiàn)了全新的變化,不僅越加重視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也格外關(guān)注學生的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而言,德育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還能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高效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基礎(chǔ),同時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guān)鍵詞:落實雙減;初中德育;工作策略
引言
由于初中學生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價值觀、人生觀,因此會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迷茫的狀態(tài),此時學生需要教師的科學指導與德育教育培養(yǎng),借此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半p減”政策的落地實施,不僅有效減少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還使其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時間,這為初中德育工作的落實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此時,教師應當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提供德育工作的效果,使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得到增強,并且為課堂效率的提高給予必要的基礎(chǔ)保障,使“雙減”政策的教學效能得到更充分發(fā)揮,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
一、堅持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
為使“雙減”政策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得到落實,教師必須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凸顯教育工作中學生的主體價值,這樣才能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德育教學活動中,并能逐步成長為社會所需求的人才。在“雙減”與教學改革前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灌輸式”的德育教育方法,并忽視了學生的教學主體性作用,這導致德育本身的針對性無法顯現(xiàn),進而很難達成既定的教育目標。因此,教師與學校方面應當以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使學生深刻意識到自身才是學習的主人,并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教育中的價值;同時,要根據(jù)實際教學需求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與手段,避免使用強行灌輸這種德育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對德育觀點進行自主體會,發(fā)揮其本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并在潛移默化中完善他們的人格與價值體系,使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例如,初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自我管理與道德體系,并指導學生參與日常的班級管理與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進一步突出學生本身的主體價值,還能使學生通過切實的體會,更深入地理解德育價值,這樣學生便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二、將德育教育思想滲透進各科教學當中
“雙減”政策的落實,使教育發(fā)展更關(guān)注課堂教學效果與質(zhì)量的提高,而且還要求學生能夠在充滿學習動力的前提下完成各科的學習任務。因此,初中各科教師應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精準的把握,并且與德育教育相互關(guān)聯(lián),同時要給予學生恰當?shù)乃枷朦c撥,使其能將獲得的思想感悟“外化為道德,內(nèi)化為品質(zhì)”,這樣各科教師不僅完成了知識的傳授,還能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進行強化。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材是重要的知識與教學載體,這其中也包含著豐富的德育知識;因此各科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不斷挖掘,同時提取出其中的德育元素加以充分運用,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愛國、愛家、團結(jié)友善、尊師重教等思想,借此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為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實做好鋪墊。例如,在語文、歷史等人文類學科中,教師通過對教材內(nèi)容的深入挖掘,不僅能使學生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還能從中感受到愛國友善、孝順父母、誠實守信、尊敬師長等高尚道德情操,幫助學生進一步增強思想品德修養(yǎng),促進學生更為全面的發(fā)展與進步。
三、通過實踐活動落實德育教育工作
“雙減”政策的實施,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拓展視野、陶冶情操提供了更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同時也逐步提高了學生辨別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因此,為使“雙減”政策得到更有效地落實與發(fā)展,初中教師應當積極組織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項實踐活動,使學生能接觸、了解更多的新鮮事物,促進其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也能使學生重新認識并理解德育工作。因此,初中教師要依據(jù)客觀的教學條件,制定完善的社會實踐活動方案,使學生能走進社會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同時可以對自身的感受進行總結(jié),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活動意義。教師和學校方面也可以組織不同類型校園文化活動,其中要科學地融入德育元素,這樣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培養(yǎng)。初中教師在利用實踐活動落實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實際生活與德育教育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德育教育更貼近日常生活,所以教師要合理而充分地運用“雙減”政策所帶來的空閑時間,給學生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德育任務,比如幫助父母做家務、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等,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德育培養(yǎng)的機會,促進其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提高,并能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結(jié)語
綜上所述,為使“雙減”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并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初中教師不僅應對教學模式進行更新與完善,還應當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完善、健康的價值觀,并將德育元素滲透進各科教學活動當中,使學生得到全面培養(yǎng)與發(fā)展。同時,教師要將德育教育與實踐性活動相關(guān)聯(lián),使德育思想浸透到學生的內(nèi)心,助力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葉鼎孟.探究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關(guān)懷與心理疏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12):62.
[2]魏波.”立德樹人”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路徑探析[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