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要:目的 探討雙軌教學法在胸外科老年患者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為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間,在我院胸外科進行實習的60名護士實習生,并以電腦隨機法分為A(n=30)、B(n=30)兩組。分別在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法(LBL)及雙軌教學法(LBL+PBL)模式下對護士實習生展開臨床帶教,并將教學效果進行組間對比分析。結果 帶教后B組護士實習生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專科能力均較A組更高,以上數(shù)據(jù)對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雙軌教學法在胸外科老年患者臨床教學中具有顯著成效,可助護士實習生增加對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掌握度,并提升??颇芰?,可為臨床培養(yǎng)更多高質量護理??迫瞬?,使其可以更好地為廣大病患提供優(yōu)質服務,確保醫(yī)療服務質量。
關鍵詞:雙軌教學法;胸外科老年患者;臨床教學;??颇芰?考核成績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0--01
胸外科是一門專科性十分顯著的學科,其包括的范圍較廣泛,主要有食管的良惡性疾病,肺的良惡性疾病,膈肌的疾病等,需要在治療的同時并輔以患者高質量的護理干預,才可以確保治療效果,并糾正疾病預后質量[1]。因此來說,臨床護理服務在該科室中有著顯著的應用價值。而護理護士實習生作為臨床護理事業(yè)的后備力量,其護理專科能力對臨床護理質量的提升有著積極及重要的意義。但是鑒于護士實習生個體差異性,導致其護理??颇芰Σ荒苋繚M足臨床需求,進而導致胸外科護理質量不能達到預期,不利于疾病預后質量的控制與改善[2]。而本次為了進一步提升護士實習生的??颇芰?,使其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病患,本次特將雙軌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現(xiàn)做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間,在我院胸外科進行實習的60名護士實習生,并以電腦隨機法分為A(n=30)、B(n=30)兩組。所有護士實習生均為女性,其中A組年齡18-22歲,均值(20.26±0.61)歲;學歷12例???,18例本科。B組年齡19-22歲,均值(20.37±0.68)歲;學歷11例專科,19例本科。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A組護士實習生在LBL教學法下展開臨床帶教,主要是參照胸外科老年患者臨床帶教教學大綱展開理論知識系統(tǒng)教學,并在熟悉科室環(huán)境及基本護理操作后展開床邊帶教,并指導護士實習生參與到患者的日常護理中。
B組護士實習生在雙軌教學法下展開臨床帶教,其主要內容在是在LBL教學法基礎上添加PBL法教學,具體開展過程為:(1)應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激發(fā)護士實習生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專科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學習中;帶教教師可通過為護士實習生播放護理視頻、親身示范、角色模擬、臨床學習等方式來進行專業(yè)技能的培訓,以提升護士實習生學習積極性,并加深記憶;(2)每周安排一次集中授課,并在授課前1周提出相關護理問題,并運用激勵機制,激勵護士實習生通過查找資料及觀察帶教老師護理操作等方式來解決問題;授課時候,鼓勵護士就課前提出的護理問題進行初步回答,然后展開相應的系統(tǒng)教學;教學后指導護士實習生就相關結論展開小組討論,以糾正課前總結問題的錯誤觀念,并提出正確解釋,然后由小組長進行總結發(fā)言,其他護士實習生進行補充;帶教教師對正確的理解進行肯定,對于錯誤觀點可引導護士實習生自行發(fā)現(xiàn)并解決;并予以表現(xiàn)良好的護士實習生進行口頭或實習加分獎勵,以提升護士實習生學習積極性,使其專科護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3)護士實習生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后,由帶教老師帶領其展開技能操作訓練,開展過程帶教老師需在旁協(xié)助指導,并在技能操作訓練結束后,要求護士實習生進行工作總結,并引導其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議。
1.3 指標觀察
將兩組以下指標進行觀察對比:(1)理論及操作考核成績;(2)以我院自制護士綜合素質評估量表,對護士實習生帶教前后專科能力提升情況進行評估,包括自主學習、臨床聯(lián)系實際、口語表達、團隊協(xié)作及思維判斷能力,均為滿分制,分數(shù)越高??颇芰υ礁遊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SPSS 22.0版本軟件進行此研究數(shù)據(jù)處理,并采用方差同質性檢驗方法,變量資料以“t”計算用(x±s)示。定性數(shù)據(jù)用x2核實,以(%)表達。各組數(shù)據(jù)服從方差相同的正態(tài)分布,P<0.05為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護士實習生考核成績對比
帶教后B組護士實習生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較A組更高,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帶教前兩組考核成績差異較小,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胸外科疾病種類較多,且病情特殊,癥狀各不相同,需要在護理人員的協(xié)助下才可以完成相應的治療與護理[4]。尤其對于該科室老年患者來說,其身體機能較差,易合并多種并發(fā)癥與慢性疾病,同時心理狀態(tài)多呈現(xiàn)抑郁、焦慮、恐懼、自卑等表現(xiàn),進而會降低臨床依從性,不利于治療的順利展開與進行,此外亦不利于疾病預后質量的改善[5]。因此來說,胸外科的護理干預對患者臨床依從性的改善,以及疾病預后質量的改善呈現(xiàn)相關性。此外,胸外科護理質量對科室綜合服務水平,以及形象的樹立與維持均密切相關。而護士實習生作為臨床護理服務的后備力量,其護理專科能力的強弱將直接決定臨床護理質量。但是護士實習生在投入臨床護理工作前,其缺乏相關工作經驗及意識,常會按照校內教學大綱中的內容展開臨床護理干預,從而不能針對患者身心特點及疾病詳情展開針對性護理干預,進而導致護理質量不能達到預期,不利于疾病預后質量的改善與提升。因此,就需要對護士實習生展開必要的臨床帶教,使其完成角色與思維的轉變,渡過迷茫期,并掌握熟練的臨床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進而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既往針對護士實習生的臨床帶教主要是展開傳統(tǒng)帶教教學,該模式屬于填鴨式教學法,用于臨床帶教中逐漸顯示缺點,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護士實習生分析問題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此外護士實習生也無法完全掌握專業(yè)技能[6]。而隨著臨床帶教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雙軌教學法也逐漸應用到臨床帶教教學中,其是在傳統(tǒng)教學法的基礎上而衍生出的新型教學方式,其強調護士實習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堅持以護士實習生為中心來設計系統(tǒng)化、多樣化的學習任務,專注于追蹤、管理學習者、教師、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護士實習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將LBL教學法與PBL教學法應用到雙軌教學中,其可以通過項目式的學習任務設計,一步步引導并幫助護士實習生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自主管理自己完整的學習過程[7]。并且學習內容的形式多樣化,除了傳統(tǒng)的面對面課堂,還有如論壇、測驗、調查、作業(yè)、答疑等全方位的學習內容來補充教學過程。并且在護士實習生學習過程中,分利用合理的問題來增加其思考能力,使其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的模擬與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正確判斷,并不斷總結自身不足,起到不斷完善護理操作技能,并提升及其思維能力,使其可以獨自且正確地面對突發(fā)事件,并充分調動護士實習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驅動學習。最終可使護士實習生盡早適應護理人員的角色,并促進其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臨床護理服務[8]。而本次將雙軌教學法應用到B組護士實習生的臨床帶教中,并以單獨展開LBL教學法的A組為參照,結果顯示:B組帶教后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颇芰^A組更高。這也進一步證實了,雙軌教學法在臨床帶教中的顯著應用效果與價值。
綜上所述,將雙軌教學法應用到老年胸外科護士實習生的臨床帶教中具有顯著應用教學意義,可助護士實習生提升學習成績,并培養(yǎng)??颇芰?,使其更好地為胸外科病患提供護理服務,確保該科室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唐興,蔣威,吾米提.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2,36(2):13-16.
[2]趙魯峰,柴王瑩,伍品,黃利堅,吳一,范軍強. 腔鏡模擬訓練器模塊化分層教學體系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 浙江醫(yī)學教育,2022,21(1):17-20.
[3]孫志鋼,尹青,王欣. 融合課程思政的微信平臺輔助CBL教學模式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探索[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1,39(22):61-63.
[4]熊國盛,黃韜,趙云平,陳小波,尹小川,張璟,陳滿軍,李麗銀. 微課聯(lián)合翻轉課堂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35(8):26-27.
[5]楊光,楚琰,孫健勇,趙晉波,王孝彬,姜濤. 視頻博客+5G通信技術模式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發(fā)展[J]. 安徽醫(yī)藥,2021,25(3):633-636.
[6]楊曉梅,馬鋒,賈卓奇,賀海奇,李海軍,李碩,陳南征,付軍科,張勇. 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模式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8(5):900-903.
[7]張勝平. 聯(lián)合胸腔鏡手術視頻和PACS系統(tǒng)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20,17(4):115-116+119.
[8]潘華光,余皖婉. 團隊自主學習模式在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實踐[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20,36(2):2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