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門重在理解的理科學科,在教學中有大量的概念和圖示,這就意味著生物學課本身適合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開展,因此教師要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采取有效地教學策略,利用流程圖引導學生思維框架的建立,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加速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诖耍疚恼聦Ω咧猩锝虒W中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構建與應用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構建;應用
引言
生物學科具有很強的獨立性與系統(tǒng)性。生態(tài)系統(tǒng)作為一個整體,其生物部分包含動物、植物、微生物,它們都是由細胞構成。同時,這些生命體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著消費者、生產者、分解者的角色。它們彼此間相互獨立,完成各自的任務,但又緊密聯系、缺一不可,共同維持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因此,在學習時,要引導學生從整體出發(fā),將各個部分的知識點連接起來。而將思維導圖應用到生物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生物知識點,簡化學生需要記憶的部分,讓學生對生物知識形成更加全面、正確的理解。
一、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意味著它為發(fā)散思維提供了更詳細的對策和方法。英國心理學家TonyBazin提出的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就是簡單地利用圖像和文本等外部形式來傳遞和記憶教學內容。與傳統(tǒng)的基于文本記錄的教學模式相比,思維導圖的記錄方式更加多樣化、直觀有趣。首先,創(chuàng)新思維導圖模型可以減少死記硬背的學習,并連接重要的知識點,科學記憶使學習知識更有效地被記憶??偟膩碚f,學校的生物教師采用這種高度綜合的方法實施生物教學,可以提高課堂質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作為連接學生生物與教師專業(yè)知識的有效渠道,可以使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結構更加清晰,滲透到學習者原本分散的內容中,使新的生物知識點能更順利地滲透到學習者現有的認知系統(tǒng)中,從而實現新的生物知識點的有效傳遞,提高課堂質量。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構建與應用
(一)應用思維導圖課前預習
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觀念,加強對學生的預習指導,避免學生在預習中找不到重點,有效提升他們的預習效率。合理引入思維導圖有助于促進這一目標的達成,學生借助思維導圖能夠很快抓住課程重點所在,明晰框架,同時在自主預習中,對于自己不了解的地方也能直接在思維導圖上標記下來,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做好準備。不過要想實現這一點,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合理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以《細胞的癌變》這節(jié)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基于細胞的改變這一概念和機理為核心,然后合理進行擴散,如致癌因子等,這樣便能幫助學生把握重點,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然后在課堂上,也可以圍繞此展開教學,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不足,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課程知識,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二)應用思維導圖提高生物課堂效率
除了預習階段之外,思維導圖的形式還可以運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按照教學目標圍繞著教案設計展開教學,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和節(jié)奏,針對本節(jié)課重難點知識進行強調和重復。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利用課前預習階段繪制的思維導圖跟上教師節(jié)奏,這樣一來就再也不會出現學生忙著記筆記而無法聽清教師講課內容的情況。同時,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先前理解的錯誤之所在,及時進行修正和補充,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知識框架,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深刻地掌握和認識。作為生物教師,可以采用抽查和點評的形式評價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在小組范圍之內相互交流和分享經驗,通過合作探索的學習形式,進一步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應用思維導圖課堂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不斷深入中提出的新型教學方式,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為此,在思維導圖應用中,高一生物教師也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之間相互配合進行討論,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部分學生不積極,高一生物教師需要合理地進行課堂討論的整改,使每一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與此同時,教師還得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提點,使學生的討論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最大程度上強化課堂教學質量。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在學生討論中教師不應該過多的干涉,明確自身引導者的角色,密切關注學生的發(fā)言。同時,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后續(xù)統(tǒng)一性地進行講解。
(四)應用思維導圖課后復習
經過預習和課堂學習后,學生在課后對思維導圖進行進一步整理和完善。在這過程中,學生再次梳理思維,在腦海里形成知識網絡。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習題時,如果發(fā)現仍有不清楚的知識點,可以對照思維導圖進行標記,或將思維導圖中的空缺補充完整,再對這部分知識點進行重點學習。這樣一來,在之后的總復習階段,學生將擁有一份針對性強、框架層次分明的思維導圖,這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在學習過程中,將每一章的相似知識點畫成思維導圖進行對比學習,也可以減輕總復習階段的壓力,防止記憶混亂。
(五)應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學生需要接觸和學習數量龐大的理論知識并牢記很多生物學現象和規(guī)律。這些知識點普遍存在零散、細碎、關聯性不算強的特征,不少學生反映生物難學也與這種知識點存在方式有關,他們認為生物需要背誦和記憶的東西太多,不像一門理工科課程。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串聯有內在邏輯和聯系的知識點,以多種形式來展現生物知識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幫助學生構建思維體系。
結束語
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重視思維導圖的繪圖功能,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提高生物課堂效率,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節(jié)約記筆記的時間,讓高中生物教學的實效性增強。
參考文獻
[1]包紅強,楊娜,張雙寧.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4):59-60.
[2]曹化淳.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探究[J].學周刊,2021(03):145-146.
[3]姚金宇.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設計中應用的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20(3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