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麗
摘 要:隨著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持續(xù)深化,教師需構建高質量教學課堂,開發(fā)學生思維,輔助學生掌握解題技能,滿足化學學科的基本學習要求,促使學生保持熱情學習化學知識,探究化學內涵。本文從高考化學主要題型的解題思路展開分析,結合高考化學題型的特征,重點論述各類化學題型的解題方法。致力于輔助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學會舉一反三,完成化學解題學習活動。
關鍵詞:高考化學;主要題型;解題思路;方法
引言
在高考化學考試說明中,對學生的化學問題解決能力提出要求,在展開高中化學教學時,教師需結合高考化學的特點,帶領學生分析高考化學主要題型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傳授化學知識,培育學生化學問題解決能力,促使學生掌握解答各類題型的技巧與方法,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解題學習為學生帶來的困難與壓力,凸顯高中化學解題教學的實際職能。
1 高考化學主要題型的特點
1.1生活化化學題型
觀察近五年內的高考化學試題,可發(fā)現(xiàn),80%以上的試題都來源于生活、生產(chǎn),以這類資源作為主要素材或背景?;瘜W試題內容緊扣生活情境,處于極具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理解分析,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明確從古至今,我國人民在化學科學技術發(fā)展中所做出的貢獻,感悟化學學科價值,從中接受品德教育。生活化化學題型的設計思想,對高中化學教科書的編寫,教學方案的設計,均具有寶貴的指導作用。
1.2多樣化化學題型
在2020年高考化學卷中,所設計的考題有著極強的多樣化特點,在試卷中,考題編寫者運用了實物模型圖等多類形式設計考題,所呈現(xiàn)的試卷內容極為豐富。關于試題已知條件的設計,也融入了大量的化學實驗的視圖等,以多樣化的信息展示試題,促使學生在分析這類結構圖時,可結合對知識的認知情況,快速捕捉解題的有效信息。此類多樣化的化學題型,將從多個方面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為引導學生應用知識,舉一反三,奠定堅實基礎。
1.3設問型化學題型
在高考化學卷中,立意、情景、設問,為設計試題的三要素。立意,是明確試題考察的核心點,作為試題的靈魂所存在。情景,則是指問題的背景,學生理解在解題時,需要具備何種信息。設問,則是試卷的核心考察點,充分突出了試卷的設計立意。結合學生的答題情況,可掌握學生是否緊抓題目的核心信息,科學態(tài)度與思考方法,及學生各項關鍵能力的發(fā)展水平。
2 高考化學主要題型的解題思路及技巧
針對不同類型的化學題型,所運用的解題思路及技巧也各不相同,需結合題型的實際特點,調整解題思路及解題技巧,確保學生真正掌握解題的方式,實現(xiàn)“授人以漁”的良好教學目標。以下,針對幾種常見的主要題型進行分析,探討這類題型所運用的解題思路及解題技巧。
2.1整體性化學解題思維
針對一些細枝末節(jié)較多的化學試題,學生在解答這類試題時,極易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無法理清試題條理。教師需引導學生從整體角度出發(fā),對試題進行整體性思考,縱觀試題的全局思維,以此為基礎完成解題,達到快速解題、精準解題的目的。例如,在解答下題時,可運用整體性化學解題思維,完成題目的解答。
在2017年全國Ⅰ卷中,36題題干節(jié)選:
化合物H是一種有機光電材料中間體。實驗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備H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在做題時,學生按照個人的習慣性思維分析題目、解答題目,極易出現(xiàn)一些意識思維與實際題目不符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無法精準解出習題的答案。基于此實際情況,在解題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整體考慮,在解析題目過程中分析題目,捕捉題目中的隱含信息??驁D中優(yōu)先看給出的反應的條件,反應B→C是醛轉化為羧酸的反應,從分子式中也看出符合推斷;C→D是碳碳雙鍵與Br2的加成反應,D→E是鹵代烴的消去反應,E→F是羧酸和醇類的酯化反應。結合此題目可以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fā),運用有機物官能團之間的轉化知識點,作為順利解答此問題,輔助學生輕松理清解題思路的重要手段。
2.2逆向性化學解題思維
在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過程中,對于部分種類的化學題目,采用一般式解題思路,難以精準捕捉其有效條件,分析解題思路與解題技巧。基于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性解題思維,完成對化學試題的解析,從反方向正推解題思路,如,結合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以結果的角度出發(fā)得出解題思路,而不是如同一般解題法,以原因分析結果。對于學生來講,此種解題思路有悖常理,但針對某些題型來說,卻是有效的解題技巧,可輔助學生快速解答習題,提升解題效率,為輔助學生突破束縛解題思維模式作出輔助作用。如下題:
2017年北京的化學真題,選擇題第一題,題目為,“古絲綢之路貿易中的下列商品:瓷器、絲綢、茶葉、中草藥,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的是”,針對此問題,配置四個選項。
在解答這道習題時,應用正向思維方法對習題進行分析和解答,解題思路將呈現(xiàn)復雜的狀態(tài)。已知此習題考察的是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概念,通過學生完成此習題的解答。解析此題時,需重點關注有機物中的含碳元素,明確含碳元素不一定是有機物。瓷器是硅酸鹽產(chǎn)品,是無機物,絲綢的成分為蛋白質,茶葉的成分為纖維素、中草藥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根據(jù)逆向推理,由選項推理答案,可精準獲取正確答案,避免學生以正向推理的形式,出現(xiàn)推理困難、解題效率低下的問題。
2.3極端性化學解題思維
在解答高中化學習題的過程中,極端性解題思維作為很有效解題思路,在輔助學生解決某些比較極端化的化學問題時,可發(fā)揮其實際職能,減輕了學生的解題負擔,輔助學生完成正確答案。使用極端性解題思路,學生可根據(jù)研究對象或變化過程,確定假想的極端值,由此為基準,捕捉題目的極端信息,根據(jù)出現(xiàn)極端信息的狀況進行分析,對比實際情況,得出產(chǎn)生偏差的主要原因,經(jīng)過合理判斷,最終獲得正確答案。例如,在解答以下習題時,便可運用極端性解題思維。
已知一定量的混合氣體處于密閉容器中產(chǎn)生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可滿足以下平衡式:
mA(g)+nB(g)=pC(g)
保持反應溫度不產(chǎn)生變化,采取措施將氣體體積縮小至最初的一半,達成一種新的平衡。此時,氣體c的濃度變?yōu)樵瓉淼?.9倍,求平衡移動端方向。
學生可運用極端性思維,對其反應過程設定假想極端值,對比其反應狀況。在氣體體積縮減為最初的一半時,假設平衡并未產(chǎn)生移動,C的濃度為原來平衡狀態(tài)下的2倍,事實上平衡發(fā)生移動,平衡移動的結果是C的濃度,變化為原來平衡狀態(tài)時的1.9倍??傻贸銎胶猱a(chǎn)生移動的位置,得出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最終結論。與常規(guī)解題方法相比,此解題方法可輔助學生輕松解析習題,完成對習題的推理和分析,以此形式強化學生解題思路,助力學生保持以較好的狀態(tài),完成對題目的解析。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解題教學是不能忽視的教學模塊,是確保學生獲得理想化學學習成效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在教學課堂中,結合學生需求,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方法與技巧,可為學生輕松解答化學習題,降低解題困難,奠定堅實根基?;诖?,教師需充分結合近年來高考化學的主要題型,探究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技巧,調整化學解題教學,輔助學生獲得理想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閆瓊.淺析高考化學實驗題題型和解題方法[J].2022(6).
[2]劉江東. 認真研究、對比體會,有效指導教學和備考——從高考大綱看高考化學命題[A]. 北京化學會.第三屆中學化學教學優(yōu)秀論文交流暨表彰大會論文集[C].北京化學會:北京化學會,2006:41-47.
[3]李建雄,郭玉瑋,谷中明,丁永萍. 高中化學中優(yōu)先律應用典型題型解析[J]. 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5,29(04):104-106+112.
[4]周興芬. 究高考命題特點? 研高中化學教學[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第六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63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