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希海
【摘要】STEAM教育理念是主要注重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學科內容相互融合的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在當代學前教育界,STEAM教育追隨幼兒的真興趣、真問題,強調幼兒實踐與協(xié)作為導向創(chuàng)新課堂理念下的教學活動設計深受歡迎。筆者以大班STEAM活動《傳送小達人》第三課時為例,對STEAM教育理念下幼兒園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設計進行闡述。
【關鍵詞】STEAM教育理念? 幼兒園? 集體教學活動?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3-0130-03
一、STEAM理念的內涵
STEAM教育理念,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本質就是在STEAM教學課堂中給幼兒充分的時間,大膽放手讓幼兒在實踐操作和探索中不斷產生新的玩法與想法,最終找到所要答案。在集體交互學習中大膽交流、合作,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此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導向的一種教育模式。
二、STEAM教育理念對幼兒園集體活動設計的適宜性
(一)STEAM教育理念追隨幼兒的真問題、真興趣
幼兒進入大班后不管是認知能力還是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感興趣、想探究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并且會刨根問底。然而STEAM教育就是來自于幼兒平時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感興趣的問題,一起來探究解決。STEAM課堂的問題就是來源于生活,解決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二)STEAM教育理念具有親身體驗、實際操作性
STEAM教育符合幼兒愛動手動腦的特點,STEAM這種教育理念在活動課堂上會留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去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分享交流并測試與改進。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動就能深切發(fā)現(xiàn)問題。再通過與同伴交流就能找到最適合的辦法解決問題。
(三)STEAM教育理念強調幼兒間的交互合作
幼兒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交流,從而產生新的知識建構,但是在幼兒階段,部分幼兒的合作能力、協(xié)調溝通能力還沒發(fā)展成熟,恰恰STEAM教育理念下的課堂充分地留給幼兒互相合作交流與展示的機會。
三、STEAM教育理念進行幼兒園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一)杜威的“做中學”學習理論
杜威的“做中學”理論指出幼兒階段的課程具有啟蒙性特點,幼兒只有通過多種感官,在摸一摸、做一做、嘗一嘗、聽一聽等中才能對周圍事物有深刻的認知。恰恰STEAM教育理念就是在實踐與探索活動中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二)蒙臺梭利的兒童教育觀
蒙臺梭利主張為兒童提供一個可以最大限度讓其自由活動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能夠支持兒童的探索行為與自由發(fā)展,STEAM教育理念就是要讓幼兒在真實情境課堂中發(fā)現(xiàn)問題,調整、測試、改進問題,這一理念注重幼兒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符合蒙臺梭利的主張。
(三)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
皮亞杰認為兒童已經可以把獲得的認知能力內化為具體的表象,能開始用繪畫、符號等表征方式來記錄生活中的人或事。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然而STEAM活動中就是基于幼兒的生活從真實情境中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直接操作來獲得經驗。符合皮亞杰的知識理念。
四、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兒大班STEAM活動《傳送小達人》項目活動設計
(一)項目開發(fā)背景
在戶外游戲中,幼兒發(fā)現(xiàn)每次從升旗臺后面的玩具柜搬運碳化積木到操場時都很費時費力。由此產生能否制作傳送帶讓搬運積木更省時省力的問題。本項目活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幼兒展開對傳送帶的調查和探究活動,獲取傳送帶在生活中的應用經驗,了解傳送帶轉動的基本原理?;谝陨辖涷?,幼兒設計并運用多種材料制作手動傳送帶。第二部分:在此基礎上,幼兒提出手動傳送帶迭代到電動傳送帶的制作要求,學習連接電池、電線、安裝小馬達,讓電動傳送帶運行。有了這樣的迭代過程,傳送帶的制作才能不斷優(yōu)化。在制作過程中,幼兒對傳送帶的轉彎現(xiàn)象引發(fā)興趣。師幼共同篩選出最適合連接并能實現(xiàn)轉彎的傳送帶造型。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傳送帶的轉彎路線,并在操作臺上實施驗證,對完成的轉彎傳送帶進行展示測試與評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幼兒要將平面路線圖轉化為可操作的實體路線圖,發(fā)展了幼兒從平面到立體的空間思維。在設計轉彎路線時,幼兒要思考傳送帶轉動后的運行方向,以此調整傳送帶路線,實現(xiàn)傳送帶的轉彎功能。第三部分:這一部分為下一階段預設活動。幼兒要對升旗臺空間位置進行勘察、測量,小組設計傳送帶路線圖,運用“萬能工匠”的大型齒輪、棍子等材料制作傳送帶,以此驗證傳送路線是否成功,在不斷設計、測試、改進的循環(huán)模式中幫助幼兒實現(xiàn)傳送帶能真正運用到戶外積木的搬運。
本項目學習整合各學科知識并融合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對問題逐層分析和逐步解決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在培養(yǎng)探究興趣和技能方法的基礎上,強調工程設計、思考表達、動手實踐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二)項目學習目標
1.能通過調查研究、設計調整、操作驗證、分析問題、展示評價等方式了解和制作傳送帶,感知傳送帶的轉動原理,探究傳送帶轉動后不同運行方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制作直線傳送帶與轉彎傳送帶。 2.感受探究的樂趣,能參與小組協(xié)作學習,樂于表達和聽取意見。
(三)學科目標
科學:能通過調查研究、設計調整、操作驗證、解決問題等方式了解和制作傳送帶,感知傳送帶的轉動原理。
技術:能連接電線、電池、安裝電動小馬達等實現(xiàn)電動傳送帶的運行。
工程:能按照設計圖進行實體驗證,探究傳送帶轉動后不同的運行方向,并能根據運行的不同方向制作轉彎傳送帶,實現(xiàn)傳送帶的轉彎功能。
藝術:傳送帶的造型設計及履帶的顏色搭配等。
數學:能將平面路線圖轉化為可操作的實體路線圖,發(fā)展幼兒從平面到立體的空間思維。在調整路線中感知空間方位。
(四)項目課時內容
五、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兒大班STEAM活動《傳送小達人》第三課時活動設計流程
(一)教學活動目標
1.能調整傳送帶連接時的銜接點和移動方向、擺放位置等,實現(xiàn)傳送帶的轉彎功能。2.能合作運用平板電腦設計轉彎傳送帶的路線圖,并進行操作驗證。3.感受探究的樂趣,愿意參與小組合作。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重點:能觀察調整傳送帶連接的銜接點和移動方向、擺放位置等,讓積木成功通過轉彎傳達帶。
難點:合作運用平板電腦設計轉彎傳送帶的路線圖,并進行操作驗證。
解決措施:
1.本次活動重點解決策略:主要通過以觀察引導為主的課件和投屏功能支持幼兒的學習,最后通過操作驗證來解決。
2.本次活動難點解決策略:主要是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小組運用平板電腦的技術支持討論轉彎傳送帶的設計圖,再分工合作進行操作驗證。此過程,教師圍繞“能否按照設計圖來設計傳送路線、能否讓傳送帶轉彎、設計路線能否滿足雪花片都能通行”等問題,啟發(fā)幼兒不斷調試以達到完美表現(xiàn)。
(三)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了解傳送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已設計制作過手動傳送帶和組裝電動傳送帶。
2.材料準備:已搭建的電動傳送帶、平板電腦、投屏手機等。
(四)教學過程
1.明確本次活動的主題為設計轉彎傳送帶。
引導語:這是你們上次制作的電動傳送帶,這次要請你們連接電動傳送帶,制作出能夠轉彎的傳送帶。
【媒體應用說明:借助希沃課件上傳幼兒前期制作的電動傳送帶圖片,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制作轉彎傳送帶?!?/p>
2.引導幼兒兩兩合作,連接會轉彎的轉送帶。
(1)交代要求:①操作前先檢查電動傳送帶能否正常運行。②考慮連接點和方向是否正確。③兩兩合作在操作臺上完成兩條傳送帶的轉彎連接,用雪花片設置起點進行驗證。(2)幼兒分組合作,教師觀察指導。(3)分享交流,梳理提升。
【媒體應用說明:(1)利用希沃傳屏同屏顯示功能,實時關注幼兒操作情況。利用投屏分享交流、觀察未成功小組存在的問題。(2)運用希沃白板課件中的觸發(fā)鍵、超鏈接和拖拽等功能制作成動畫,解決銜接點、方向、位置等技術問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點?!?/p>
3.挑戰(zhàn)升級:運用四條傳送帶設計制作轉彎路線,讓雪花片都能成功通過四條傳送路線。
①提出要求:挑戰(zhàn)設計四條傳送帶的轉彎路線。②引導幼兒運用平板電腦設計轉彎傳送帶的路線圖。③幼兒四人一組,分組合作設計會轉彎傳送帶的路線圖,并進行實踐操作驗證。④作品展示與驗證,進行評價。
【媒體應用說明:(1)借助希沃課件,出示圖片,引出本環(huán)節(jié)任務。(2)提供平板學件支持幼兒通過拖拽、連接、移動傳送帶圖標,設計轉彎傳送帶路線,為幼兒設計提供便利,也有助于本次活動難點的突破。(3)運用投屏功能,同時看到同伴間的操作結果,便于小組間的展示交流?!?/p>
4.拓展延伸。解決生活問題:幼兒園升旗臺搬運玩具費力,下一階段通過勘察現(xiàn)場、設計適合的傳送路線,制作能轉彎的傳送帶解決搬運玩具費力的問題。
【媒體應用說明:借助希沃課件上傳圖片,引發(fā)下一階段項目活動內容。】
(五)教學活動反思
1.課件制作的適切性。運用希沃白板課件中的觸發(fā)鍵、超鏈接和拖拽等功能制作成動畫,動靜結合,讓幼兒直觀地理解要實現(xiàn)傳送帶的轉彎,要解決銜接點、方向、位置等技術問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在適合的時候出示課件,為幼兒下一環(huán)節(jié)設計路線圖提供經驗。在制作設計圖時,幼兒通過拖拽等方法在平板電腦上操作學件。在此過程中幼兒就能把抽象思維轉化為具體形象思維,就可以看著設計圖來設計轉彎路線,大大促進了幼兒學習的有效性。
2.不斷深化問題,引發(fā)持續(xù)探究。在引導幼兒探索四條轉彎傳送帶連接時,巧用平板電腦讓幼兒通過思考先在平板電腦上設計連接路線圖,運用希沃課件的圖形組合功能制作傳送帶圖示,幼兒通過拖拽、拼接設計轉彎路線,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將平面路線圖轉化為可操作的實體路線圖,發(fā)展了幼兒從平面到立體的空間思維。在驗證時,幼兒要按照平板電腦的設計圖連接傳送帶,以此測試雪花片是否能成功通過四條傳送帶,體現(xiàn)了STEAM理念的工程思維。
3.引導幼兒分享經驗,交互學習。STEAM理念強調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幫助他人的能力,個別幼兒會因為產生問題而焦慮,也會因為解決問題而自信,在STEAM課堂每個幼兒的想法都別具一格,如何將這些優(yōu)秀的想法與同伴共享呢?所以我借助易課堂推送學件到學生平板,并同屏到一體機屏幕,便于教師能實時關注幼兒設計過程。運用希沃傳屏的同屏功能,無線傳送,實時分享,讓幼兒關注大屏,同時看到同伴間的操作結果,便于小組間的展示交流。在梳理連接兩條轉彎傳送帶時,請成功的幼兒到希沃課件上操作并說說連接的理由,在此過程中通過同伴間的經驗分享有效地幫助其他幼兒梳理了連接經驗。為下一環(huán)節(jié)連接四條轉彎傳送帶做足鋪墊。
4.適時介入,引導同伴互助。STEAM教育理念注重幼兒間的合作探究,小組合作時,一名幼兒在探索四條傳送帶轉彎路線時遇到了方向問題解決不了時,其他幼兒就可以一起探索、一起連接。教師在觀察引導時,可適時引導幼兒嘗試回答:請你測試驗證一下雪花片通過幾條傳送帶?起點在哪?是什么原因?能做個調整嗎?幼兒通過小組間的探討發(fā)現(xiàn)要改變第二條傳送帶的方向。當個別小組探索無果時,此時教師才介入引導小組成員一起來找問題,一起來解決,促使其體驗成功的快感。
參考文獻:
[1]董莉.基于STEAM理念的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研究——以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澆花器》為例[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2):26-27.
[2]陸曉健.基于STEAM理念的鄉(xiāng)村幼兒園小創(chuàng)客班本課程實踐研究——以大班足球、平衡主題課程為例[J].教育觀察,202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