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菁
摘要: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初中生物課程的實驗教學主要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對于初中生物課程的實驗教學而言,核心素養(yǎng)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教師要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對初中生物課程的實驗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引言
雖然新課改的深入已經使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改變,但是生物課程的理論知識點非常多,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就會在課堂上向學生灌輸知識,從而忽略了實驗教學。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的積極性很低,對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非常不利。因此,本文對初中生物課程實驗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出了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一、生物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分析
雖然實驗教學已經在生物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重視,但是很多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結合理論知識,導致實驗與課程進度嚴重脫節(jié),所以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并沒有合理的應用到理論知識。另外,還要一些學校連基本的生物實驗教學設備都沒有配備齊全,學校也沒有給學生提供進行自主操作的實驗室,這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除此之外,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有很多教師都會將教學重點放在理論知識上,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在實驗教學中往往也不會投入太多精力,對實驗設備和教學計劃準備的也不夠充分,從而影響到教學的質量。[1]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主要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操作對生物學科產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和教師產生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但是就現在這種教學現狀而言,很多學生能夠在實驗課程中積極參與主要是因為好奇,雖然從表面上教學效率有所提升,但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掌握的知識點并不扎實,所以很難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完成教學目標。
二、基于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一)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實驗情景
導入環(huán)節(jié)使教學活動重要的基礎環(huán)節(jié),能夠使學生快速投入到課堂中,并且還能使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教學進度保持一致,所以教師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實驗情景,這樣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提前熟悉實驗步驟等等。教師在開展生物課程的實驗教學時,可以根據實驗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建實驗情景,這樣才能使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因此,教師首先確保實驗情景的合理性,實驗的內容要與情景相融合,然后還要確保情景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社會經驗相符。所以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這樣才能創(chuàng)建出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實驗情景。
(二)對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
在生物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要想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必須要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驗當中,并且還要用心體驗生物實驗的全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橋梁,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自主提問,大膽假設,相互分享最終得出實驗結論。
例如:教師在開展蘇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教學時,教師已經在課堂上講過與實驗內容相關的理論知識,所以這時教師就可以將教學目標制定為引導學生探究綠葉在光的作用下制造出來的有機物主要包含哪些?綠葉必須要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才能制造有機物?制定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的資料,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橋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準備好實驗需要的材料,然后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首先,學生要在實驗過程中掌握鑒定有機物的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具有參考意見的材料,學生在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很快就會發(fā)現正是因為綠葉有顏色才會影響到顯色反應的結果。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去除葉綠素的方法,教師秩序要提供資料和實驗器材,學生可以通過溝通交流初步規(guī)劃實驗方案。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將實驗方案進行細化,如果學生基礎能力較差,教師還可以降低教學的難度,將實驗步驟打亂,又學生對步驟進行重組。教師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過程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
(三)引導學生自主制作生物實驗教具
雖然初中階段實驗教學的內容都是一些基礎性的教學內容,但是由于生物課程是非常典型的理科科目,所以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難度。如果這是教師可以借助教具開展教學活動,就能有效的簡化教學的難度。[2]
例如:教師在開展蘇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生物的性狀與基因和染色體》的教學活動時,這個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涉及到了DNA模型的知識,這對初中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內容講述,學生很難完全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將兩根彩色的毛繩,將其比作DNA分子,然后在將兩根同樣長度的毛繩纏繞在一起比作染色體,通過這種簡單的道具就能使抽象的知識點更加真實。為了能讓學生理解的更加透徹,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制制作實驗教具,教師只需要在旁進行引導,學生一旦能夠自主制作教具,就能對理論知識建立初步的理解,這是教師只要在繼續(xù)進行細化講解,學生就能理解的非常透徹。
總結
總而言之,在生物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優(yōu)化教學模式以及制作教學道具等方面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胡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西藏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及建議——以拉薩市初中為例[J].西藏教育,2019(3):29-32.
[2]吳加玲.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8,449(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