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良
摘要:在小學識字和寫字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近年來,經(jīng)過不斷實踐與探索,游戲化教學脫穎而出,因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互動性和實踐性,在眾多教學方法中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游戲化教學不僅在理念上與新課標相契合,而且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識字和寫字的興趣,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識字和寫字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與寫字;游戲化教學
引言
識字是語文教學體系中的啟蒙部分,語言作為人類交流溝通的工具,文字是組成語言的基礎。漢字的偏旁部首組成都有著很多內(nèi)在含義,學生依靠單純的死記默背很難在大腦記憶中留下很深的印象,造成學習效率低、應用能力差。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課堂應該帶給學生生動形象的學習畫面和輕松快樂的學習氣氛。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點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對漢字的興趣,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繼而提高教學實效性。
一、游戲化教學的應用原則
(一)以學生為主體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游戲化教學在識字和寫字教學中的應用也同樣要秉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v觀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游戲,都是由于生活的啟發(fā)演變而來的,這是一個自發(fā)的過程,同樣在語言游戲中,學生也應該是自發(fā)、自主的。因此,在游戲化的識字和寫字教學過程中,應當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要參與者,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中感受文化的魅力,理解漢字的博大精深。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害怕發(fā)言,課堂氣氛不活躍,其根本原因是教師在課堂上常常與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互動,往往喜歡正確的答案,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以批評為主,導致部分學生出現(xiàn)膽怯心理,害怕與教師溝通,擔心自己回答錯誤招致教師的批評。在沉悶的課堂上,也只有寥寥無幾的學生會對教師的問題作出回應,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惡性循環(huán)。鑒于此,教師應積極開發(fā)學生的潛力,用鼓勵式教學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再害怕犯錯,反而更珍惜試錯的機會,在嘗試和反思中收獲進步。
(三)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識字和寫字教學應關注兒童的心理活動,抓住兒童的特點,結合實際生活中與兒童生活環(huán)境有關的經(jīng)驗,讓游戲與兒童的認知相匹配。為了使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所學的新知識,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通過結合學生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推動學生對新事物的學習和理解,進而掌握新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
二、基于理趣的寫字教學策略
(一)基于理趣的寫字姿勢教學優(yōu)化
寫字教學中姿勢的教學往往是教師忽略的,只是簡單介紹“手指離筆尖一寸,身體離桌子一拳”,然后就講述寫字技巧,此是不正確的。教師要與學生詳細講解為什么要這么做,以趣味的形式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么做。以此保證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1.讓學生饒有趣味地學習握筆教師可利用簡單易學的口訣,將握筆姿勢講述明白,即“肚子對肚子,夾住筆桿子,筆桿愛面子,側靠大個子?!崩脭M人化形式闡述握筆姿勢,讓學生生動地進行執(zhí)筆姿勢的學習。上述口訣只是握筆姿勢中的一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生握筆手形與分寸等問題,教師要施以更細致的指導。將右手的五個手指比喻成五個兄弟,大拇指是大哥,依次類推。寫字的時候大哥力氣大,二哥本領強,三哥是個熱心腸,四哥五弟不幫忙。對于寫字的時候手指離筆尖有多大距離合適,只要從學生的角度看到一點筆桿顏色即可,無須露太多。諸如此類的握筆指導,可讓剛接觸寫字的一年級新生快速上手,同時精準握住筆桿,提升握筆方式的趣味性,獲得良好效果。2.從“趣”的角度研究坐姿對于小學生坐姿的趣味性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其可以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坐姿,即以趣味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長時間保持,再用兒童化的表述形式教學,然后用比賽性的形式即時督促,最后以量化性進行評比反饋。兒童化的教書形式指教師在指導其養(yǎng)成良好坐姿習慣的時候,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即轉變傳統(tǒng)命令式的口吻,而是運用邊講解邊示范的形式,如“雙臂張開,像抱西瓜一樣,身體坐正像個小軍人,雙腳平放在地面上。”以此學生在模仿中了解正確的坐姿,并樂于模仿。比賽形式的即時督促一般是在全體學生寫字時進行的,即時用“比一比”“我最棒”的形式激勵學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并堅持下去。量化性的評比反饋也是坐姿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如教師運用現(xiàn)場抓典型的形式,表揚班級中表現(xiàn)突出的個體。運用獎勵星星的量化形式,讓學生可對自己的寫作姿勢有更加客觀的評價,如有的學生在保持良好坐姿時間長方面獲得較多的星星,有的學生在良好姿勢方面獲得較多的星星等,以此讓學生無時無刻注意自己的書寫姿勢。
(二)創(chuàng)新趣味課堂教學設計
如果教育始終采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不但學生會產(chǎn)生厭煩,教師也會逐漸失去教學創(chuàng)新的意識,導致教學改革遲滯不前。小學語文教師應著重根據(jù)低年級兒童的學習興趣和接受能力來設計教學活動。在以教師傳授為主的教學體系里,教師應修正教學理念,肯定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在“教與學”“學與學”的關系處理中要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以學生的學習感受為授課基礎,觸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融入生活元素,比如鉛筆、皮球、小玩具等事物來設計課程引導學生向學習目標的方向去努力。教師應在課堂設計中融入一些新穎的教學模式。舉例來說,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創(chuàng)新的教學設計,準備幾個生活中常見的火柴盒,作為教學輔助工具。教師引導學生用火柴來組成口、呂、品三個字,可以先組成一個“口”字,然后再拼一個“口”組成一個“呂”,最后再拼出一個“口”字,進而組成“品”字,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然后引導學生將這三個字進行對比。幫助學生理解三個字之間的聯(lián)系,一個“口”是一張嘴,兩個“口”就是姓氏,三個“口”就是三張嘴,就變成了品嘗味道的“品”,這種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既讓學生記住了“口”“呂”“品”三個漢字的構成,又能夠使學生對三個字的意義和使用進行鍛煉,極大地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
總結
在識字教學中,認讀生字時可以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自主編寫歌謠。比如,學習“爐”字時,教師可以通過板書進行簡單的繪畫,在黑板上描繪出一幅房子旁篝火燃燒的圖畫,再配以歌謠“小小房間旁,微微爐火亮,火光輕輕閃,屋子暖洋洋”。當學生以后再見到這個字時,便會立刻回憶起這幅畫面。這樣的游戲化教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注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做到有針對性的教學,并在編創(chuàng)兒歌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識字與寫字融會貫通,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對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而言,游戲化教學的到來無疑是一股溫柔的暖風,為傳統(tǒng)的識字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猜字謎、唱歌謠等不同的游戲形式,無一不強調(diào)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與參與精神,并且滿足了小學語文識字和寫字教學的實際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楊.小學語文識字寫字的“語言游戲化”教學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2]段卓君.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低學段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9.
[3]杜小玲.分析低段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