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斯 邊翠平
摘要:構建高效的課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但是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有很多,只有找到這些影響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去發(fā)揮其正面積極的影響才能保證教學質量。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經驗總結法以及觀察法等探討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其措施,結果表明,影響高中體育教學的因素主要有教師的教育理念、手段、內容與評價。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時期高中體育與健康有效教學策略,旨在提升體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措施
在新課改提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這一要求后,體育教學受到廣泛的重視,如何提升教學質量成為現下教師積極探討的課題。要想提升教學質量,首先要找到有哪些因素影響教學效果,需要從教師這個課堂主導者與學生這個課堂主體者身上著手研究。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以及查閱的相關資料,就高中體育教學影響因素以及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措施進行探討。
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時代意義
(一)從國家意志看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2017版課標”)明確了高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方向、具體內容和具體要求。2021年教育部單獨印發(fā)了《〈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在“2017版課標”的基礎上,對于基層學校具體落實課標要求,完善教學體系,多元化發(fā)展體育與健康教育評價起到了促進作用。從側面可見,黨和國家對高中階段學生加強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也為進一步深化高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奠定了基調,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
(二)從身心發(fā)展看體育與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時期,隨著大腦與身體機能的發(fā)展,學生各方面逐步進入了成熟期,而就在成熟的過程中,體育運動對于有效促進身體的均衡發(fā)展、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此時如何有效地進行體育課程設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運動習慣,孵化健康意識,成為抓住學生運動發(fā)展的敏感期與關鍵期的重要因子,也為“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奠定了基礎。
(三)從學校特色發(fā)展看體育與健康教育改革的戰(zhàn)略性
現階段,高中教育改革還處在關鍵的轉折期,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高校擇生的傾向、社會發(fā)展的呼吁等一系列“聲音”為高中辦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使命。面對“雙減”之下的學業(yè)壓力,如何解決學生強健體魄與復雜學習之間的矛盾,解決精神狀態(tài)與學習壓力之間的沖突?這時體育與健康教課程的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以成立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團隊為保障,以課標中新增添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體能模塊內容為核心,創(chuàng)新體育跨學科運動項目,實現學校體育的特色發(fā)展。
二、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策略
(一)優(yōu)化設計,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學校制訂了校本化的《高中體育學科學習新常規(guī)》《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標準新評價》等文件,把學生的體質健康與心理健康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重要指標,同時不斷優(yōu)化體育課堂教學,提升體育教學水平?!绑w育底色”,重在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學校改變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在室內進行的單一模式,將體育與健康課堂搬到操場,在原本的心理教育教學流程中,適當加入運動元素,讓理論知識安全有效地“活動”起來。教師采用多元的學習方式,結合學生體能發(fā)展的特征,綜合常態(tài)深度學習、合作挑戰(zhàn)學習等,讓學生掌握適切的運動方式?!爸笇Ш筮\動”,旨在完善體育課型設計。在落實體育課程與教學中,學校將體育與健康課程分為技能專項課、體能專項課、健康教育拓展課三類課型。學校將傳統(tǒng)的室內課教學與體育技能課堂進行深度融合,改變固定化的時間界限,以生活中出現的真實情境為主線,創(chuàng)新運動任務,結合小組合作探究,促進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的升級和轉型?!皞€性化運動”,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皞€性化運動”是面向每個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課程,包括各類體育社團課程、吉尼斯闖關課程與團隊合作課程。每一類課程面向的學生群體不同,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參與。在團隊合作課程中,教師從學生的生活情境中尋找主題,開設具有挑戰(zhàn)性、創(chuàng)新性的健康教育拓展課。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過一系列游戲過程,體驗團隊團結協作、互相包容、攻堅克難的情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情境,編織主題式項目體驗
運動技能需要學生在積極學、主動練中習得,體育與健康教育亦然。在健康教育的實踐教學中,學校嘗試改造利用校內資源,將運動場域或運動項目的設計融于真實的環(huán)境中,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有目的地將學校環(huán)境、資源等進行整合,創(chuàng)設出適合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點和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參與、實踐、認知、體悟。通過活動設計,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展示成果,獲得真實感知,形成體育與健康教育課堂的教學模式。例如,體育與健康教育課堂中的“五子連線”體驗活動。課堂伊始,教師利用圖片或視頻導入本課教學主題,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思考;充分利用場地進行簡單又聚神的主題活動游戲熱身后,繼續(xù)帶領學生進入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主題——“五子連線”,在活動體驗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自己與同伴在交流溝通過程中的表現,捕捉靈感、收獲答案,鼓勵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分析和記錄,找到核心要素,并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建立本隊知識結構體系,最后推選學生代表進行成果展示。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看到了學生的智慧表達與生成體驗,遠超出原先的課堂預設。學生也在活動中發(fā)展了自身的身體速度、協調性以及與團隊的合作力。
(三)改革評價,彰顯立德樹人目標
在制訂體育與健康的教學目標時,學校將其與德育目標相融合,既能增長學生的健康教育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還能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師生正確課程觀的樹立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前提,在實際課堂生成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教學設計在實際操作中的可行性、計劃實施的合理性,更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反饋與生成,及時對單元完成目標進行評價。在社會適應單元模塊的學習中,學校設計了多樣化的團隊合作類實踐活動。相對于團隊合作的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更關注團隊合作的過程,及時調整暫時落后隊伍的學生狀態(tài),轉移學生對結果的注意力,鼓勵他們重視團隊合作過程,幫助他們調整受挫折后的心態(tài),樹立迎難而上的決心。教師可從多方面進行客觀評價,如是否能合理調控自己的情緒,是否表現出遵守體育道德、關心集體、與同學友好相處等行為,這也是檢測體育核心素養(yǎng)是否能通過課堂落到實處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決定體育課堂教學最終效果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既有學生層面的,也有教師層面的,而教師作為主導者、策劃者、組織者,他們的教育理念、手段、內容與評價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最終決定了整體教學效果。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結合課改要求重新調整教學策略,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通過革新教育理念、手段、內容與評價充分發(fā)揮這些影響因素的正面、積極作用,從而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促進學生更快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志明.探討新課改下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有效性[J].田徑,2021(08):73.
[2]劉瑛,王文華,楊毅,彭祥忠.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體育有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天津教育,2021(20):10-11.
[3]金雪蓮.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1(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