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婧
摘要:情景教學方式,是指由老師把帶有某種情感色彩的、適合于學生心智發(fā)展水平的、以形象為主導的生動具體情景帶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心智機能與基本技能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對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藝術欣賞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實施與運用情況加以分析和研究,進一步說明了在現(xiàn)今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的重要性與意義。
關鍵詞:初中美育;美術欣賞教學;美術欣賞課;情境教學法
前言:
在初中美術課程中,對初中生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是改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程的濃厚興趣,使學生有更多的教學選擇,接觸更多美學類型,進而增加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真正達到美術欣賞教育教學的目標。不容忽視的是,在初中美術欣賞課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方式,以及課程體系的改革,初中美術欣賞課程的教學方法與評估模型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變。
一、當前初中美術欣賞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1.美術欣賞課教學內容脫離生活
美術欣賞教學是一個注重實踐性的過程,如果單靠教材的內容進行藝術欣賞課程教育,學習者很難消化、掌握,更無法有效擴大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其客觀情況是部分老師在教學時,并沒有根據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而只是把書本內容當成教學的重心,使美術欣賞的教學內容偏離了初中生的實際生活,從而無法調動學生對美術欣賞的學習興趣。
2.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缺乏參與興趣
受以往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方法的影響,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被剝奪,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宣導。這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只會導致學生既沒學習的積極性,也散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他們并無法了解美術欣賞教學的核心內涵,也無法把教學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3.學生難以完全投入課堂教學
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部分老師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美學鑒賞能力、對學生積累美術鑒賞知識也沒有幫助,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老師以往的教學方法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由于學習者個體差異很大,如果老師沒有因材施教,就不能完全掌握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和學習特點,學生也就無法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學習美術欣賞的方法,進而掌握相應技能。
二、在初中美術欣賞教育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的方法策略
1.設置有效提問,引導學生深思
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甚至問題情境非常關鍵。老師向學生提出與教學相關的問題,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使學生帶著疑問帶著追求學習。而學生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對于美術欣賞教學中的知識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鞏固。在老師所提出的有效問題的引導下,促使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問題,這是一個思維獨立探索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如,當教師在向學生講述色彩調配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詢問學生:"你們知道哪些色彩是通過其他顏色調和而成的嗎?"使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不斷思考逐漸熟悉教學知識點,他們在上課時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積極動手進行嘗試調出不同的色彩,實現(xiàn)美術教學的目標。
2.巧用多媒體,增強學生的感受
信息時代的高速發(fā)展,老師應當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功能,給學生設置生動的課堂情景,鼓勵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從而確保初中的美術欣賞課教學水平得以提高。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學生可以更直觀的體驗到藝術的魅力,對教學過程形成了強烈的興趣。因此,老師要在課前進行多媒體教學課件收集和設計的工作,如此就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出比較自然的課堂情景,同時防止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從而使學生在比較輕松的學習氣氛中,了解美術基礎知識。
例如,在《移步換景,別有洞天--中國古典園林欣賞》的課程中,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觀看并展示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相關視頻影像,學生們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中,慢慢走進了蘇州園林、頤和園、拙政園等等古代園林設計名師所營造的建筑世界,也逐步形成了熱愛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情感。老師還可以通過展示蘇州園林與法國古典園林的圖片,對比感受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之美。通過這些教學方式,使課堂效果得到大大的提高,學生們也能了解這節(jié)課的重要內容和有關知識點,因而更高質量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3.組織學生表演,提升審美情趣
在初中美術欣賞課程中,針對既定的美術作品,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這樣有利于他們理解創(chuàng)作者在作品中所賦予的情感,進而更有效地培育他們的審美趣味。如,秦兵馬俑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珍品,老師可為學生介紹將軍俑的圖片,當學生觀看這個作品時,老師引導學生起立,鼓勵學生表演將軍的亦步亦趨,想象當將軍是一種感受。教師講解霍去病墓雕刻中的《伏虎》后,可以用語言引導學生:"你看它的眼神多銳利,它正趴在地上,聳著肩膀,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隨時準備撲向獵物。"此時教師要結合動作的表演,為學生營造出緊張的氛圍,激發(fā)起學生的緊張情緒,掌握了這個作品中動作的基本特征,進而實現(xiàn)了教育的目標。
4.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培養(yǎng)藝術品位
任何一種杰出的作品中都蘊含著豐富的生活哲學,畫家借助這些作品表現(xiàn)了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如凡高的《向日葵》、《吃土豆的人》、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等,這些畫作都和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在觀看達芬奇的作品《蒙娜麗莎》時,往往會莫名感覺到某種憂郁的心情,因為據說畫中的女孩當時剛剛經歷了喪子之痛。在這里可以看到,在初中美術欣賞課中通過創(chuàng)造生活情景,可以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情感體驗,從而把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潛力激發(fā)起來。在初中美術欣賞實踐教學中,老師通過與實際生活加強聯(lián)系,從而引導學生走出課堂,享受生活中的美,這樣學生所創(chuàng)造的作品才更具有情感和生命韻味,學生的美學品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結語:
在初中美術欣賞課程中,引入情景教學方式可以給美術欣賞教育帶來新的血液,對于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致,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美術教師們應充分認識到情境教育的重要性,使教學效果最佳,從而促使初中美術欣賞教育教學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嚴沁雯. 初中美術欣賞課情境教學法的實施[J]. 參花:下, 2021(3):2.
[2]張小東. 談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C]// 2019.
[3]陸海燕. 初中美術欣賞課情境教學法的實施[J]. 文理導航, 202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