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美術是人類對美的理解和感知,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和豐富的教育資源。小學美術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小學美術在教育中的獨特教育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審美能力的教育,審美能力的提高以及感知能力的形成上。本文主要是探討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首先對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進行了闡述,其次對小學美術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小學美術教育的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思考,以期為今后的小學美術的教育教學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作用
一、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美育的重要內容就是要提高審美意識,提高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美育本身具有教育感官的功能,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尤其是2014年《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中就指出藝術教育(包括美術教育)對于滲透德育的重要作用,特別指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現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的目標,學校藝術教育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應有的作用和功能。”簡單地說,美術的育人功能價值主要表現在能夠培養(yǎng)發(fā)現美、追求美的情感與情趣,并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與能力,對于學生的思想、情感、個人修養(yǎng)、綜合素質、藝術創(chuàng)造力、邏輯思維方式、審美能力等多方面有重要影響。
二、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
1.小學美術教育的新穎性
小學美術教育是實施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并通過物理演示使孩子產生興趣。兒童的好奇心特別強烈,對待事物往往有許多的問題,喜歡追根究底。如:低年級兒童在認識三原色、三間色時,教師用實驗導入。用水粉調成紅、黃、藍三原色彩水,分別裝在三個調色杯中,再拿三個空玻璃杯放在桌上,讓兒童認識顏料的三原色(圖2-1)
用玻璃杯演示間色的調配過程,把兩種原色彩水倒入一個杯子里,搖勻后立刻變成間色,兒童頓時興趣勃勃,躍躍欲試。教師引導兒童動手實驗,紅色+黃色=?色,紅色+藍色=?色,黃色+藍色=?色,通過實驗,兒童觀察到:伴隨顏色搭配的不同,可以表現出不同的風格特點。這種奇妙的變化,充分說明,顏色和事物的表達之間存有密切的關系。
2.小學美術教育的多樣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能夠根據小學美術教育的一般特點,全面運用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教學《捏泥動物》一課時,教師帶領兒童唱兒歌導入新課:“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立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好可愛”。當然,教學方法的使用也不能天馬行空一般的隨意使用,應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在教學內容的主導下盡可能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三、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
1.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
“人生不能只剩下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當下正紅的網絡語,展現了當下人們對理想的追求。美術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成分在對小學生的理想教育和人格教育方面充當著良師益友的作用。學習美術可以鼓勵學生激活諸如聽覺,視覺和觸覺之類的感官,并意識到美與情感,引導學生學習積極的態(tài)度,思考生活,思考世界,改善生活的維度,個性發(fā)展和豐富的情感。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發(fā)展綜合型人才,掌握人才市場。
2.帶領學生融入文化的傳承與互動
現代世界是一個個性化的時代,必須尊重和保護每個人的人格特質。美術課對于學生的獨立性和自我完善的發(fā)展和形成非常重要。美術課程對學生具有非凡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標準,以及公共社會價值。它還促進并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獨特個性。個性化發(fā)展既滿足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又是現代教育應達到的效果。美術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必修課,將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展自己的個性。
四、小學美術教育方式的思考
1.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借鑒
民間美術是美術界的重要成員。它的美術表現力粗糙而樸素,美術風格生活而靈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積極引入民間美術表達方法,積極借鑒民間美術教學思想,可以為小學美術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多元化的美術平臺,為精神視野建設做好良好的準備,豐富小學美術教育的教材內容。民間美術和兒童美術通常被分類為亞美術類。民間美術反映了原始美術的少年性和非同尋常的性質,而兒童美術則展現了民間美術的稚氣。這種美麗的風格簡潔明了,美術氣息充滿生機。
2.大眾美術對小學美術教學的影響
在小學進行兒童美術教育的近期目標通常與大眾美術教育的目標一致。兒童藝術教育與大眾藝術教育之間沒有自然的差距,但它們是一體的,可以相互融合。
大眾就是貼近生活。俗話說“大雅若俗” “大俗大雅”俗乃民眾之習慣,民間之風氣。在小學藝術素質教學理念指導下,促使兒童美術教育不斷向大眾化發(fā)展,讓我國大眾美術教育的思想和研究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小學美術教育采取多種形式實施審美教育,引導兒童感悟美的同時,也為他們開啟著心靈之門,落實了大眾美術的審美觀。
五、總結
小學美術教學的目的是傳遞和發(fā)展美術藝術文化本身,讓兒童通過美術等途徑抒發(fā)情感,認識社會,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在身體、智力、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在小學階段,進行美術教育,不僅有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進行感知和文化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在小學美術教育的方式方法中,還可以適當的利用民間美術、大眾美術以及西方藝術來豐富小學美術教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