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列梅
摘 要: 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對小學數學也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需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知數學知識的價值,強化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诖?,文章深入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提供條件。
關鍵詞: 小學數學;生活化;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2)04-0073-04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直接影響著他們日后學習的效果。再加上,數學教學中的知識大多來源于生活,所以說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數學教學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因而需要加強對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一、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新時期,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要求,需要從他們的特點出發(fā),結合生活實踐,分析《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內容,促進數學知識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目的是讓數學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同時,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還需要明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師可以從生活實例出發(f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融入一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數學模型。在這種背景下,數學教師要綜合考慮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應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積極引導他們及時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科學應用所學習的知識,及時解決其中的數學問題。同時,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強化他們的綜合素質。
此外,要想在具體教學中做到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師還要改變以前的教學觀念,明確新課改中相關要求,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有效改編,將其中比較復雜的內容生活化,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效結合,認識到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激發(f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一)不重視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雖然已經認識到了小學數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但是對實踐教學內容并沒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在對教學進行目標分析時,認為其是讓學生掌握具體的知識和學習技能,嚴重忽視了其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部分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對生活化教學目標的科學設計,對此目標并不重視,一般只重視形式,不明確教學服務的目的。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過分強調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掌握,沒有認識到教學目標生活化的重要性,這會對日后的教學質量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
(二)理論和實踐沒有充分結合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是單純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并沒有加強對此部分內容的有效應用,過分強調理論知識,對實踐教學活動不夠重視。在某些學校的數學教學中,有的教師經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更沒有促進理論和實踐內容的有效結合。
(三)生活化教學情境和學生生活實際不符
雖然部分教師已經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創(chuàng)造了生活化教學情境,但是在此過程中沒有綜合考慮學生的生活情況,導致所創(chuàng)造出的數學教學情況不符合學生的生活,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效果。同時,此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還會影響數學教學的穩(wěn)定進行,導致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出現厭倦等情況,進而影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三、 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措施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新課改中已經明確指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總目標之一是讓學生獲得適應社會和生活發(fā)展的數學知識。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學需要從此要求上出發(fā),采取措施,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了解不同學生學習數學的規(guī)律,一定要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等角度出發(fā),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中,能夠親身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對不同數學知識的整合,加強他們對重點和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還需要從總目標出發(fā),結合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要求,保證教學目標的可行性。
比如,在讓學生對“24時計時法”這部分內容進行學習時,就可以與他們的日常生活進行聯系,強化學生珍惜時間的認識。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科學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時間,讓他們在體驗中掌握此部分內容的數學知識和要點。因此,可以將此課教學的目標確定為: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了解和應用24時計時法,明確這種方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區(qū)別,加強這種方法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時間觀念,強化他們的主體意識,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效果。
(二)改編教學題材,保證教學的生活化
在對不同的數學教材進行分析時,我們會發(fā)現其一般都是依據教學大綱進行編寫的,所以說這些教材在知識上的科學性是非常強的。但是,這種編制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每一種版本的教材都要綜合考慮絕大多數學生的特點,這會導致在具體的教材中沒有生活氣息,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要想在此情況下,豐富小學數學課堂的內容,保證整體教學的生活化,需要實現對教材的有效改變和完善。同時,相關的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分析教材的關鍵內容,然后結合本地特色,在具體的教學中加入一些生活元素,實現對教學題材的合理性改編,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對“時間與數學”這部分內容進行講授時,可以從教材的核心出發(fā),對其中的重點知識進行整合。如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yè):“周末,你在家里干家務活,煮飯需要20分鐘,洗衣服需要30分鐘,整理衣服要5分鐘,那么你完成這些家務活需要多少時間?”保證作業(yè)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在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小知識。此外,當學生在完成作業(yè)后,教師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讓他們比一比誰用的時間最少,強化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進而幫助教師更加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充分挖掘教學資源
我們所說的教學資源,一般服務于教學活動,能夠達到實際教學目標的基本信息。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好奇心,要想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需要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實現對不同教材資源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開發(fā)和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各種資源。這就需要相關教師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重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教學資源。由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一般是動態(tài)的教學資源,所以引導學生對這些資源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還能強化他們的實踐能力,進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對“位置與方向”這部分內容進行整合時,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需要了解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幫助學生掌握東、南、西、北這四個基本方向,能夠在生活中應用它們描述物體的方位。可以通過具體活動的體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感受此部分數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家的位置,然后在此基礎上實現對相關知識的進一步拓展,要求他們說說學校大型建筑物和學校本身的位置關系,不斷引發(fā)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從而加強對生活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時都需要體現自主性,并且還需要強化教學空間的開放性,在其中多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數學知識,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從生活中去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同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應用開放性的教學方法,還要以生活化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強化他們的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
由于學生屬于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想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需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社會生活等內容,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實現對生活資源的有效應用,不斷拓寬他們的學習思路,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完善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內容。
例如,在對“校園的綠化面積”進行教學時,要想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可以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教室,開展室外實踐活動,對相關的內容進行實地測量和計算。在此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學生測量長方形和正方形等比較簡單的綠化帶,結合具體的數據計算其面積。然后,要求他們對一些不規(guī)則的圖形綠化帶進行測量,教師在此時需要指導他們應用割、補等方法,對面積進行計算,更加巧妙地解決此部分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
最后,還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注意對此教學方式的歸納和總結,指導他們在日后的活動和教學中要自主學習相關的數據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之間的緊密聯系。此外,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還能夠為他們開放更多的學習空間,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開展生活化實踐環(huán)節(jié),實現學以致用
我們學習數學知識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的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中始終貫徹相關的教學理念。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數學知識不是憑空而來的,其來源于現實生活,能夠幫助我們及時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小學生在學習完長度單位等知識后,不僅能夠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還對具體的數學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對此部分內容進行教學前,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對此部分內容的了解,我們可以積極組織學生猜猜自己的身高、書和粉筆等物體的長度,然后指導學生應用工具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強化他們自身的理性思維。
例如,學生在學習完基本的統(tǒng)計知識后,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對作業(yè)進行科學布置,讓學習統(tǒng)計家門口的實際車流量等。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自身的興趣,還能夠加強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鞏固,更加深刻地體會數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還要積極開展生活化的數學活動,加強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讓他們將自己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在生活中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六)將數學知識應用現實問題中
在日常的生活中,存在非常多的數學知識和例子,這些都是最好的小學數學教材。由于小學生是數學的初學者,所以他們一般不會輕易地發(fā)現這些數學問題。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多舉一些生活中的數學例子,在豐富他們自身數學意識的同時,讓他們在具體的生活中,可以更加全面地感知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將數學知識應用生活實際中,還能夠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去熟悉數學的內容概念,加強學生對數學原理的有效應用,強化他們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在學生的一些練習題中融入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情況??梢越Y合教學內容和教學題目,加強對數學內容的自主創(chuàng)編,將創(chuàng)編好的題目融入小學生的日常作業(yè)中,促進其與生活實際之間的有效結合。在此過程中還要多融入一些創(chuàng)新理念,做好課上和課下的有效性,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應用思維,指導他們將數學知識應用生活中,幫助他們及時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而不斷強化學生的理性認知能力。
(七)創(chuàng)新語言方式,豐富生活化數學教學語言
由于數學知識自身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和概念性,所以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一般比較枯燥,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數學教師本身要具備比較高的語言素質能力,將數學語言和生活語言之間進行有效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不同數學知識的學習。再加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發(fā)育,如果不創(chuàng)新語言方式等,就會影響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要豐富自己的語言,應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完善解題方法。教師在此過程中還要對他們進行及時點評,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生活化思維。
例如,在對“分類”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時,要對其概念進行分析,加強生活化內容與數學理論知識的有效結合,在解決字面意思的同時,還要加強生活事例在其中的有效應用。如果這個時候學生還是難以理解具體教學中的內容。教師可以對他們進行引導性的提問,如:“你們平時去超市的時候一般都會買什么東西呀?”這個時候不同的學生回答是不同的,可以在此基礎上再適時引導,讓學生說自己買的東西屬于哪種類型,幫助學生加強對不同數學內容的了解,加強對此部分內容的深入學習和探究,對其進行科學歸類。
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多種語言的應用。主要是使用更加生活化的語言去講解相關的概念,對復雜的數學知識進行簡化,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數學知識,積極引導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有效結合。此外,豐富的生活化語言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生活知識,加強其與數學學習的有效結合,強化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不斷激發(fā)他們對小學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八)注意評價方式,強化教學的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明白生活化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所以說數學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進而不斷強化他們的數學思維,促進他們在社會中的綜合發(fā)展,為日后的終身學習提供條件。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完成后,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通過改變評價方式,加強對小學數學內容的深入。同時,客觀的評價還能夠讓學生及時發(fā)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幫助他們歸納一些需要解決問題的策略,強化他們的體驗。
科學的評價方式,還能夠在完善解決問題策略的基礎上,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還會遇到一些數學問題,為了讓這些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需要加強其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結合,不斷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對一題多解這類型題進行教學時,由于不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等有所不同,他們在對此類問題進行分析時,會出現不同的解法。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對其進行綜合性評價,找出不同解法的優(yōu)勢和不足,幫助他們掌握更加正確的解題方式,不斷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此外,創(chuàng)新數學學習評價方式,不僅可以保證數學學習評價的全面性,還能夠及時發(fā)現不同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中的問題,從而確保整體評價的客觀性。
四、 結語
總之,要想在新課改背景下進一步提高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實現生活化教學,加強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同時,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保證整體教學內容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鍵廣.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1,3(1):36-37.
[2]李俠.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84):88-89.
[3]鄭普兮.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9(10):46.
[4]范永來.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11):42-43.
[5]王淑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0(2):89-90.
[6]王嘉彰.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讀天下(綜合),2020(1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