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婷
摘要: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是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機會最多的學科。所以語文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對小學生日后的成長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閱讀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語文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也能夠將學生的知識來源擴展到課本之外,促使學生全面成長。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教育;閱讀研究
引言
如今,小學教育正在深入地改革。其中,語文教育已經取得應有的成果。但是,在小學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學生平靜下來真正進入閱讀狀態(tài)中,開展閱讀知識的學習。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仍然占據(jù)主要位置,依據(jù)閱讀實際情況做出提問。這種教學形式往往是從教師的角度設計問題,學生對閱讀的材料不能做出真正的感悟,往往是依據(jù)教師的觀點開展閱讀任務,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外讀物閱讀時間占據(jù)的比重較小。
一、生本教育理念基本概述
(一)生本教育理念內涵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廣大教師已經初步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模式,會將語文閱讀文本內容進行分解和詳細的解讀,以此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感知閱讀文本內容。但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作為一個被動的學習者身份,并不會對教師的教學內容產生任何主觀情感認知。學生缺少對于學習內容的主觀認知,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被局限于課本之內。雖然學生學會了課本例題的解答方式,但是如果題目稍微有所轉變,學生將無法展開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展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學習地位。而生本教學理念可以成為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重要方法,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學習與探索中,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結構的構建,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被動聽從者,真正讓學生利用個人思維對知識內容加以思考,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在當前教學改革背景下,廣大教師已經開始認識到生本教育理念對于學生發(fā)展和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已經開始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生本教育理念完成知識教學。生命教育也能夠讓教師認識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改變教學方法,結合課本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語文閱讀內容,再對閱讀教學過程進行精心的設計。與之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互動中,讓學生發(fā)揮個人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解讀閱讀素材,這樣每一名學生的思維認知和文本閱讀能力才能夠得以提高和發(fā)揮。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一視同仁,不能夠過度關注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是應當給每一名學生自主發(fā)展和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多元化發(fā)展。特別是對于后進生來說,利用生本教育理念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閱讀中的獨特魅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二、生本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運用情景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過程中,要使用情景教學保證課堂的教學氛圍和教學形式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所閱讀的課文興趣逐漸增加,教學會取得期待的效果。例如,語文教師在對《桂林山水》這篇課文講解的過程中,僅僅是開展課文講解不能獲取良好的教學效果。此時,教師可以基于“生本理念”,結合新時期的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將背景音樂與桂林山水的美景做好結合,進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興趣的不斷激發(fā)。通過運用直觀生動的形式,學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真正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
(二)借助分角色表演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
小學生在開展知識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引學生,讓學生做角色扮演游戲,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種教學形式能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提升,進而更好地參加閱讀,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穩(wěn)步提升。例如,在語文教師對《賣火柴的小女孩》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按照不同的課文片段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學生通過自身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對自身的角色做出理解并扮演。這種教育形式能讓學生自主地開展學習任務,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增加。同時,教師要對學生作出正確指引,包括角色扮演中的任務所具備的性格,其在語言表達時所展示的語氣并選擇合適的肢體動作,將場景更好地展示出來。另外,良好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增加,更好地掌握閱讀內容,閱讀教學也會取得應有的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閱讀教學除了是語文教學以外,更加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途徑。語文閱讀內容不僅僅是語文教學材料,同樣也可以是其他學科。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更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全學科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年齡偏小,對新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一旦好奇心失去則積極性會很快消失。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學會閱讀、懂得閱讀。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思想方式,在教學上給予學生合適的閱讀材料,為學生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語文閱讀材料可以是多方面的,強烈的故事性和多彩的畫面感是小學生最喜歡閱讀的書籍。為學生提供多系列的閱讀材料,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閱讀內容。教師在閱讀過程中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變?yōu)檎n堂閱讀內容的篩選者,把握學生的成長方向,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結束語
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閱讀是開發(fā)學生思維方式和培養(yǎng)學生思想情感的重要教學手段。所以如果教師能夠以學生為主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則有利于塑造小學生的精神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林高亮.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05).【2】陳小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