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龍燕
摘要:體能主要是指借助速度、耐力、協(xié)調力以及力量等呈現(xiàn)出的基本能力,是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獲取優(yōu)勢的關鍵。通過強化體能訓練的方式,不僅能夠提升籃球訓練的效率,還能降低學生在籃球訓練過程中存在身體損傷的可能性,為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長遠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诖?,以下對校園籃球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校園籃球活動;小學體育教學;應用分析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創(chuàng)新教學、高效課堂等理念的提出,小學體育教學面臨新的調整,以游戲助力高效課堂的構建逐漸成為諸多教師的共識。但是在當前小學體育游戲化高效課堂實踐工作中,由于教師缺乏對“如何運用游戲”的正確認識,出現(xiàn)了大量的“高效課堂構建無效”問題。對此,教師應先分析游戲與課程之間的相關性,再探尋具體的工作路徑。
一、將校園籃球活動融入技能教學中
技能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形式過于單調,會遭到很多學生的排斥。這時,教師可以將校園籃球活動融入技能教學中,從而消除學生對技能學習的抵觸心理。例如,很多教師喜歡讓學生繞操場跑圈,但是有些學生一跑步就會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以至于在跑圈時偷懶裝病。為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以運籃球跑的方式進行比賽。如此,枯燥的跑步運動就變得有趣味了。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跑步過程中逐漸掌握籃球基本運動技巧。在理論認知與實踐結合之后,教師還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其進行溝通交流,明晰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潛移默化地在學生大腦中埋下運動的種子,喚醒學生潛在的體育素養(yǎng),使其自覺融入體育教學活動中。此外,在籃球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技能,使學生掌握領接球的技術。但如果長時間只是采取兩兩對練的教學方式,仍然容易使學生失去對技能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校園籃球教學計劃,提升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投入到對領接球技術的練習中,促使學生從主觀思維上認為領接球技術有趣、有用,從而產生技能學習的主動性。應用校園籃球活動,可以安排多名學生統(tǒng)一站好,并且圍成一個大的圓圈。再挑選兩名學生在圓圈內部負責進行籃球的搶截,同時允許圓圈上的學生相互傳球,使學生在游戲中完成領接球的訓練。以此不僅能夠在技能教學中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使學生樂在其中,加強鍛煉學生手眼、四肢等協(xié)調能力,使其掌握相應的運動技能。此外,運用該游戲進行籃球教學,也能夠使學生的運球和控球技術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二、調整教學方式
小籃球訓練問題與教師不當的組織與教學方式之間有著密切關聯(lián)。在優(yōu)化小學體育小籃球訓練模式時,應關注并調整小籃球運動訓練與組織方式,改變教學小籃球運動知識的方式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一)理論學習實踐化
小籃球訓練的順利推進需要有效的理論指導。有效的小籃球理論指導是需要在實踐中進行的。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了解小籃球的場地、規(guī)則時,可將其帶入小籃球比賽現(xiàn)場,讓其利用卷尺親測場地,觀看比賽、討論規(guī)則。這樣小籃球理論知識就能成為學生的“新發(fā)現(xiàn)”,不僅強化了學生對小籃球理論知識的記憶效果,也讓小籃球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具趣味性和體驗性。
(二)技能訓練游戲化
在開展小籃球運動教學時,技能的傳授是必不可少的。在優(yōu)化小籃球運動方式期間,教師要改變機械、重復的技能訓練方式,將單調的技能訓練融入趣味游戲之中,在游戲場景總開展技能訓練與解說任務,從而達到更優(yōu)良的訓練效果。例如,在組織帶球過人訓練時,筆者設計了“螞蟻搬家”“緊急號令”等多個游戲活動,將同一技能訓練任務以多種方式呈現(xiàn)。并且,在技能訓練中,筆者重視對訓練目標的分層設計,以游戲出現(xiàn)的時間早晚為依據,設計分層訓練目標,提升技能訓練的針對性。
三、優(yōu)化體能訓練內容方法
在小學階段,體能訓練內容具有多樣性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柔韌訓練、速度訓練以及耐力訓練等多方面內容,在落實各項訓練任務時,應當重視以下幾方面。第一,柔韌訓練,柔韌訓練以靜態(tài)拉伸與動態(tài)拉伸為主,在落實柔韌訓練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將動態(tài)拉伸融入與運動準備階段,用以代替徒手操練習,以達到快速熱身的效果,降低身體損傷發(fā)生的可能性。靜態(tài)拉伸應當在訓練結束后。在落實今天拉伸時,體育教師應當對課程訓練內容進行把控,在體育運動中加速跑、起跳以及定向跑較為常見,對此,在準備階段的動態(tài)拉伸,主要包括腳外側走、蜘蛛爬以及屈蹲退步走等多種方式,在課程結束后,采用肢體靜態(tài)拉伸的方式放松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第二,速度訓練,一般而言,速度訓練應當融入與戰(zhàn)術速戰(zhàn)、技能訓練之中,訓練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步伐訓練,高抬腿跑、小步跑以及上步加跨步跳等;其次,限時跑,短距離計時沖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爆發(fā)力;再者,信號刺激跑,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反應力;最后,結合球跑,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團結意識與身體協(xié)調力。
四、鼓勵創(chuàng)新,樹立終身運動理念
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有助于激發(fā)其強烈的創(chuàng)新運動意識,使之積極主動地思考籃球技能的提升方法,樹立終身運動理念。教師在訓練中要滲透中華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根據學生的籃球訓練特點來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鼓勵其不斷思考創(chuàng)新的訓練方法,形成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學習思維。而在實際訓練中,部分學生將理解籃球理論知識當作學習的終點,未能樹立終身運動理念,無法高效地完成各種訓練活動,也就難以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一些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鼓舞,以至于學生很難形成優(yōu)秀的運動精神,無法深入理解終身運動理念的內涵。
結束語
體能訓練作為籃球訓練的重要構成,其側重于通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方式,促進學生籃球比賽中優(yōu)勢地位的獲取。對此,體育教師應當強化對小學籃球體能訓練的重視,通過優(yōu)化體能訓練模式,把握體能訓練內容的方式,促進小學籃球體能訓練訓練的提高,為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創(chuàng)造條件,進而達到增強籃球訓練效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慶龍,張姍姍.體育游戲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7):49-50.
[2]王堅.小學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教育界,2021(36):54-55.
[3]吳忌.小學體育教學中高效率的籃球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1(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