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繪本是重要的補充性閱讀材料,小學階段開展英語繪本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本文從繪本教學實踐出發(fā),探究如何運用英語繪本的選擇、閱讀方法的指導、繪本情境的運用和閱讀形式的優(yōu)化等策略,指導學生開展繪本閱讀,幫助學生掌握繪本閱讀方法,獲得多重閱讀體驗,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提升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芳,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飛龍實驗小學。
英語繪本作為教材以外重要的補充性閱讀材料,具有畫面生動有趣、故事情節(jié)簡單易懂、詞句復現(xiàn)率高、寓意內(nèi)涵豐富等優(yōu)點。英語繪本種類繁多,如何合理選擇并使用英語繪本開展教學成為當下很多小學英語教師面臨的難題,本文從繪本教學策略入手,探究如何引導學生閱讀英語繪本,幫助他們掌握繪本閱讀方法,獲得多重閱讀體驗,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提升英語素養(yǎng),養(yǎng)成堅持英語閱讀的習慣。
一、合理選擇繪本,形成閱讀資源
當前,英語繪本資源極其豐富,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范疇,但如何選擇適合的繪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教師目前面臨的一個難題,筆者建議教師從以下方面著手對繪本進行挑選:
(一)繪本的內(nèi)容
根據(jù)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繪本的選擇可以從以圖片為主的繪本逐漸過渡到以文字為主的章節(jié)書,從有趣的故事逐漸過渡到科普等非故事內(nèi)容。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生動形象的圖片可以輔助他們更易理解繪本故事,這樣就可以減少中文輔助教學。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繪本的文字可以逐漸增加,趣味性強的故事更能吸引學生,更能激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針對部分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培養(yǎng)他們廣泛閱讀多種題材繪本的習慣和興趣。
(二)繪本的主題
首先,教師可以選擇和教材主題近似的繪本,利用和教材的契合點,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共鳴;其次,可以選擇和學生生活體驗比較接近的主題,這樣學生在遇到類似情景時,馬上就可以回想起并應用繪本中的語言,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果選擇的繪本跟教材或學生的生活很遠,放下繪本,學生基本不會再用到這些語言,那么學生從繪本中學到的內(nèi)容很快就會遺忘,無法學以致用。
(三)繪本的難度
國外的英語讀物有比較規(guī)范的分級制度,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比較統(tǒng)一的英語繪本分級制,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家長給孩子挑選課外讀物時比較常用的方法——“一只手”原則,即一頁上的生詞如果超過5個,對于孩子來說就太難了。
有的教師覺得生詞多了能增加學生的詞匯量,但太多的生詞會對學生的閱讀造成理解障礙,削弱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得不償失;而太簡單的繪本又起不到提升英語閱讀水平的目的。所以,一般情況下,選擇一頁上有2-5個生詞的繪本比較合適。
繪本的篇幅也不宜過長,三年級學生讀的繪本應控制在10頁以內(nèi)。隨著年級升高,可以逐漸過渡到20多頁的繪本。篇幅太長的繪本也會對學生的理解造成障礙,從而影響他們對繪本閱讀的興趣和持久度。
(四)繪本的語言
不少英語繪本采取中英對照的方式,學生在閱讀時會自然地依賴母語,有的學生會先讀中文,或者遇到不理解的詞句就去看中文,這樣學生就沒有興趣再閱讀英語部分的內(nèi)容了,而且對學生猜測詞義的意識和能力也起不到提升作用,所以教師應該盡量選擇純英文的繪本,促使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進行閱讀和理解的習慣。
繪本的語言形式可以由單詞、詞組逐漸向簡單句、長句、復合句過渡,年級越低,詞匯和句型的復現(xiàn)率應該越高,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和句型表達。
為了保證輸入語言的地道和表達輸出的準確性,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時要確保作者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作家,并盡量選擇知名外語出版機構出版的繪本。
(五)繪本資源類型
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不少電子繪本,有文字、音頻、視頻或動畫等形式,它們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繪本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的語音水平。所以,教師在選擇紙質繪本的時候,最好選擇帶有音頻或視頻材料的,這樣有助于教師提高繪本教學的效果,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科學地選擇適合學生的英語繪本,能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將這些繪本根據(jù)年級匯編成集,逐漸更新完善,形成資源庫,循環(huán)使用,可幫助他們養(yǎng)成長期閱讀的好習慣。
二、依托教材學習,滲透方法指導
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教材的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板塊都是圖文并茂的文本,有對話、詩歌、日記、童話、寓言等,形式多樣,跟常見的英語繪本內(nèi)容形式有相似之處,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可以系統(tǒng)地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方法的指導,例如:
1.根據(jù)圖片預測故事內(nèi)容。
2.通過觀看動畫驗證預測。
3.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了解故事內(nèi)容。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設計有效問題,引導學生運用跳讀、略讀、細讀等方法,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故事內(nèi)容;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去猜測生詞的意思,可以利用自然拼讀規(guī)律或相似讀音遷移等方法引導學生試讀生詞發(fā)音等。
4.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逐步形成語感。
5.對教材文本進行表演或改編,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依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可以采取差異化的閱讀指導策略。例如:三年級學生詞匯量較小,教師需要借助肢體語言和中文輔助,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語言積累,教師出示圖片后,可以利用“Who”“When”“Where”“ What”等關鍵詞來引導學生預測故事;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基本的英語思維,教師出示圖片后,可以鼓勵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預測;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教師可以指點學生進行模仿閱讀或獨立閱讀,梳理故事內(nèi)容和大意。
學生通過教材學習,掌握了基本的英語閱讀策略,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學習能力,這將成為接下來的英語繪本閱讀的基礎。
三、利用繪本情境,豐富閱讀體驗
不同內(nèi)容的繪本會帶給學生不同的閱讀體驗,開闊他們的視野,體驗不同的情感,豐富學生的閱歷,這既是對教材的補充和拓展,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指導三年級學生學完Phonics kids后,可以選用美國作家蓋多斯編寫的《我的第一套自然拼讀故事書》,或英國作家休斯等編寫的《培生幼兒英語·預備級》進行繪本教學,生動有趣的畫面,簡短重復的詞句,朗朗上口的語音,既能及時鞏固自然拼讀規(guī)律,又讓學生體驗到了繪本的語言美和故事美。
外研社的麗聲系列、蘇斯博士兒童英語聽說繪本、I can read!系列等,都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涵蓋了動物、植物、交通、童話、寓言、科學、歷史、人文等各個方面的故事內(nèi)容,再加上教師有效的閱讀策略的指導,學生一定能從英語繪本閱讀中體驗到別樣的精彩。
在利用這些繪本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對繪本角色和情境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改編,帶領學生體驗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境,豐富他們的閱讀體驗。
以繪本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選自“跟上兔子”系列)為例,故事中Vicky面對從天而降的禮物不是獨自占有,而是不畏嚴寒,徹夜將禮物一一送給朋友,和他們分享節(jié)日的喜悅,而且它覺得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就是它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帶領學生進行情境和角色體驗:
(一)利用繪本角色,體驗繪本情境
指導學生將繪本改編為劇本,扮演繪本中的角色進行表演。在解讀繪本文本、理解繪本故事的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重現(xiàn)繪本故事情境,代入繪本角色,呈現(xiàn)繪本人物的語言、動作和情感。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繪本內(nèi)涵的理解,也能讓他們獲得生活之外的特殊體驗。
(二)進入繪本情境,體驗真實自我
很多繪本的情境經(jīng)過作者的藝術加工,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但又是對真實生活的映射,對學生性格、品德、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讀完這本繪本之后,教師可以用繪本中的情境來引導學生思考:“On Christmas Eve, you get Santa Claus' bag,What will you do? Will you share the presents like Vicky? ”
教師利用繪本的情境,帶領學生以自我形象進入虛擬情境,指導學生在面對繪本中的情境時,展現(xiàn)真實自我,也許有的學生會采取和Vicky不一樣的處理方法,進而探討哪些做法是值得認可的,哪些做法是不提倡的,指導他們作出正確的抉擇,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三觀。
(三)利用真實生活,體驗繪本角色
當這本繪本的角色走進真實生活,學生是否會幫助角色成長,從而促進自我成長呢?“Chinese New Year is coming. Li Ming's parents can't go home.If you are Vicky,you are his friend, what will you do?”教師創(chuàng)設與繪本情境相似或相反的生活情境,帶領學生以繪本角色的形象進入真實生活,感受繪本角色的優(yōu)點或不足,在真實生活中促進繪本角色更好地成長,利用情感遷移,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成長,使繪本的育人價值得到升華。
(四)以真實的自我,體驗真實生活
很多英語學習者面臨著無法學以致用的尷尬局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關注語言與生活的聯(lián)系,思考如何通過教學讓英語走出書本。
“You have many toys, but Lily doesn't have any, what will you do?”在這本繪本的閱讀過程中,學生理解繪本內(nèi)容之后,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以真實自我面對這些真實的情境,指點他們用英語解決問題,讓語言走進生活,體驗英語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使繪本成為連接文本和真實生活的橋梁。
四、優(yōu)化閱讀形式,提升學習能力
(一)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拓展閱讀途徑
隨著科技水平和人們對英語學習需求的提高,眾多英語學習軟件或平臺應運而生,這些軟件或平臺拓寬了繪本閱讀的渠道,比如“納米盒”“趣配音”“一起作業(yè)”“可可英語”等,它們除了能提供與課本配套的錄音之外,還可以進行有聲繪本聽讀、朗讀、配音,有的平臺甚至能舉行英語繪本配音競賽;而在“無憂課堂”等平臺,學生可在外籍老師的實時指導下進行繪本閱讀和口語交際,對于中國學生來說,這是學習純正英語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英語閱讀興趣、體驗英語魅力的重要途徑。
(二)創(chuàng)編競演英語劇,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不論是教材,還是繪本,在閱讀后,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把它們改編成英語繪本劇并進行表演,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創(chuàng)新力和表現(xiàn)力。
例如,學完五年級上冊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后,筆者指導學生閱讀外研社版“麗聲經(jīng)典故事屋”第三級中的Right for me,這一繪本的主題和教材內(nèi)容相似,但是難度略低于教材,于是放手讓學生模仿教材學習時的策略進行自主閱讀,并要求他們創(chuàng)編繪本劇。令人驚喜的是,學生把教材和繪本中的語言進行了整合,并且把學習教材時進行的續(xù)編遷移到這個故事中,整個繪本劇無論是詞匯、句式還是故事架構都有了全面的提升,學生也從這次創(chuàng)編中體驗到了閱讀和創(chuàng)新的樂趣。
教材和繪本中有許多可供挖掘和開發(fā)的素材,利用好這些素材,就能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體驗到創(chuàng)新帶來的喜悅和成就感。
(三)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協(xié)作能力
團隊協(xié)作能力是當代人才必備的能力之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好的途徑。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為每一位小組成員各展所長提供了平臺,還為他們?nèi)¢L補短提供了機會。特別是對于后進生來說,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不僅得到了小組同伴的幫助,也擁有了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
例如,六年級上冊 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中文版故事《皇帝的新裝》,是學生耳熟能詳?shù)耐捁适?。學完之后,筆者從網(wǎng)上找到了一個難度較大的同名英語繪本,指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然后指點他們對教材的故事進行改編和競演。
學生對這次活動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因為他們可以天馬行空,任意改編。在筆者的指導下,每個小組長根據(jù)組員特點進行了分工,有的負責上網(wǎng)搜索劇本和原聲動畫電影,然后商量劇本改編;有的負責角色分配,然后制作道具和服裝;有的進行表演指導,糾正語音語調,設計動作,然后進行彩排。
競演效果好得出乎意料,每個小組都對故事進行了創(chuàng)編,對人物性格的把握也相當?shù)轿?,表演比課文動畫精彩多了。更令人振奮的是,所有組員都積極參與進來了,連最弱的組員都很認真地揣摩著群眾的心理變化,說好唯一一句臺詞。這不僅比單純表演Story time或Fun time更生動有趣更富創(chuàng)造力,而且整個競演從前期準備、彩排調整到正式演出,整個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體驗到了團隊協(xié)作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五、結語
教師要注重英語繪本的選擇、閱讀方法的指導、繪本情境的運用、閱讀形式的優(yōu)化,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英語繪本教學成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使他們在閱讀中愛上英語,在閱讀中享受體驗,在閱讀中自我成長,養(yǎng)成堅持英語閱讀的習慣,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顏娟.小學英語課主題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4(9):64.
[2]陳秋露.學生表演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3]張米嵐.基于故事教學的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