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超萍
摘要:小練筆是語文課堂中一種良好的學習形式,能夠讓學生利用瑣碎的時間練習寫作的技能,可以幫助學生發(fā)展寫作的能力?,F階段,如何有效實施小練筆教學,使小練筆在課堂中“動”起來,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小學生寫作思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將從三種方面闡述實施小練筆教學的方式,明確教學的目標,提高教師教學的能力。
關鍵詞:語文課堂;小練筆;培養(yǎng);促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貫穿了小學生學習的始終,教師教學的方式與方法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學習的發(fā)展,影響著小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小練筆作為隨堂教學方式之一,其優(yōu)點在于普適性,適合不同能力,甚至不同成績的學生,對學生寫作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性的意義。所以,語文教師在小練筆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反思自身教學的方法,為學生規(guī)劃出良好的學習計劃。
一、明確訓練目標,提升小練筆效率
小學生在小練筆訓練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思考小練筆的內容,還需要注重小練筆的效率。當下,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低效率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反而會限制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語文教師在小練筆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明確學生訓練的目標,不斷提升學生練筆的效率,同時優(yōu)化繁瑣的教學步驟,提高教學的標準。
例如:教師可以為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制定“每日仿寫百字”的目標,讓學生自主選擇仿寫的段落,夯實學生的練筆基礎,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針對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制定“每日創(chuàng)作百字”的練筆目標,讓學生根據生活中切實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尋寫作的內容,從而突破學生寫作的極限。因材施教,對學生制定不同的訓練目標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制定學生練筆目標時,必須按照學生的能力進行規(guī)劃,才能夠發(fā)展學生寫作的潛能,讓學生更為高效地進行學習,推動學生學習的進程。
二、扣準關鍵要素,發(fā)展小練筆思維
小練筆是一種寫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在長時間的訓練中可以樹立科學的寫作觀念,積累寫作的素材,提高寫作的技巧等。小練筆思維的發(fā)展是小學生學習的目標之一,是學生需要通過不斷努力才能夠實現的目標。從而,語文教師在小練筆教學時,需要扣準關鍵的要素,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練筆形式,以發(fā)展學生的小練筆思維。
《威尼斯的小艇》是馬克·吐溫一篇寫景散文,其文句靈活多變,形神兼?zhèn)?,文章中展現了異國風景與小艇的獨特作用。教師可以使用這篇課文發(fā)展小學生的練筆思維。在教師的指導下,小學生可以擴寫文章中的第一段,“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錯,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威尼斯的小艇種類極多,有的可以載人、有的可以載物。我喜歡載人的小艇,因為可以見到不同國家的人”。在小學生擴寫后,語文教師需要指出其中的不足點與優(yōu)點,完善小學生的練筆思維。在擴寫文章內容時,小學生既能夠了解文章的含義,還能夠發(fā)展練筆的思維,提高布局謀篇的能力。所以,語文教師需要扣準練筆的關鍵要素,鍛煉小學生練筆中的弱點,升華小學生整體的寫作能力。
三、總結文章內涵,提高小練筆能力
小練筆的方式多樣多樣,針對學生學習的需求,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練筆方式訓練學生,以提高學生練筆的能力??偨Y文章的過程中,小學生需要了解文章每個部分描寫的內容,認知文章中的特殊句式詞匯等,通過對全文賞析,以解析文章的內涵。小學生在小練筆時總結文章的內涵,能夠大幅提升總結、推理、分析等能力,從而提高寫作的成績。
在學習《兩莖燈草》的過程中,學生根據教材中的注解及教師的講解,能夠初步了解到“作家用諷刺的手法,描寫了封建社會讀書人對功名的追求,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文章中寫的是嚴監(jiān)生臨終時的內容”等知識?;诖耍W生需要拓展寫作的思維,深入解析嚴監(jiān)生的性格,才能夠練筆“嚴監(jiān)生臨死前伸著兩只手指頭不斷搖晃,眾人詢問他想說啥,最后由趙氏掐掉了一莖燈草,嚴監(jiān)生才斷氣。從此表現出嚴監(jiān)生生性吝嗇,愛財如命”內容。小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文章中的內容,可以提高解析文章的能力,從不同的角度解析文章中的內容,提高對文章的掌握程度。語文教師在小學生總結文章中含義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對小學生進行點撥,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成績。
總而言之,小練筆不同于正式的作文訓練,其篇幅較小,形式靈活,不僅可以對課文段落的內容進行編寫與擴寫,還能夠對其他文章進行仿寫。小學生寫作興趣的提升和作文水平的發(fā)展,都在小練筆教學的優(yōu)勢內。小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參與小練筆的教學,符合現階段學習的需求,符合未來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唐靜林.我在“課堂教學變革”中的感悟[J].赤子(上中旬),2017(06):221.
[2]殷亞清.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的類型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6(2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