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亞
摘要:目前為止,初中生對英語的了解普遍局限于英語課本和閱讀學習材料上,尤其大部分學生英語起步都比較晚,從小學三年級才開始系統(tǒng)化英語教學。閱讀理解在初中教學中一直是一個難題,這主要是由于學生閱讀積累較少,且和其他科目相比,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低下,導致閱讀理解能力薄弱。因此針對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教學策略的不足,進行長期戰(zhàn)略性的探究,以達到解決此問題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教學研討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基于國內(nèi)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方面的不足,需要對其進一步梳理,再提出合理的策略。閱讀理解作為英語學習的著重點,對學生此方面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任務(wù)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A(chǔ)是一切形成的先決條件,閱讀是獲取知識的直接途徑,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是提升英語能力的關(guān)鍵。獲得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優(yōu)渥的語感、達到流暢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獲得自如運用英語的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終身受益的作用。
一、影響英語閱讀的因素
第一,心理因素與閱讀習慣。心理因素是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的障礙之一,學生從小受到的是拼音、漢字、詞語所組成的句式,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閱讀固定模式,在母語的學習中,學生更加注重對詞語、句式的精確翻譯。但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中出現(xiàn)了反向模式,英語的閱讀模式更加隨性,更加注重語感,并非止于字面意思,思維更加宏觀。且考試時間有限,大部分學生在解答閱讀理解習題時一般都比較著急,承受著過大的心理壓力,導致閱讀理解成績低下[1]。
第二,缺少興趣。在初中階段,老師一般都會重點講解和考試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讓學生做大量的“聽”、“說”練習,或者單純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很難提高自身閱讀理解能力[2]。
二、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多樣化教學
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過度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而為了學生中考做準備,老師在英語教學當中只是重點講解和考試相關(guān)的知識,而且一般采取“鴨子聽雷式”教學方法,老師在上面“興致勃勃”地講解英語知識,而學生在下面“神情呆滯”地記著筆記,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感到課堂枯燥、乏味,難以集中注意力聽講。但是在實際英語閱讀理解中,包含大量的生詞,這就需要老師帶領(lǐng)學生進行趣味閱讀,增加學生的生詞積累,讓學生可以根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猜測不認識單詞的含義,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例如老師在課前5分鐘可以為學生播放帶有教育意義的英文短片。拓寬學生視野。此外,在閱讀理解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加入多媒體教學法,將閱讀理解內(nèi)容通過動畫的方法展現(xiàn)出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理解分析當中[3]。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會對閱讀理解感興趣,可以積極主動的完成閱讀理解習題。
(二)提高學生興趣
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對于英語學習,大部分學生都處于厭煩狀態(tài)。因此,要想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首先就需要讓學生理解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英語是三大主科之一,在中考,甚至是高考中占據(jù)較大的分值。同時英語也是國際通用語言,掌握好英語語言,對于學生未來工作具有極大的幫助,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都需要進行語言溝通。其次,改變上課方法。英語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初中這一階段的學生很難適應(yīng)。這就要求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競爭心理,通過比賽的方法幫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學習。比如在學習新單詞的時候,老師可以列出幾個單詞,讓學生進行瞬間記憶,在一分鐘后進行提問,看看哪個同學記得又多又準,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課堂上及時反饋學生的狀態(tài),便于老師進行評價。最后,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老師可以推薦一些趣味性英語故事書,通過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加詞匯量的積累。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做閱讀理解習題時,大致分析文章主旨,增加答題正確率。
(三)提高課后作業(yè)質(zhì)量
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習的時間比較有限,如果僅靠課堂上的時間去學習那么就無法充分掌握英語單詞。以往的課后作業(yè)一般都是機械性的進行單詞或者是句子的抄寫,雖然學生都可以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wù),但是在寫單詞的過程中并沒有記憶,這種作業(yè)只是在浪費學生時間,并沒有起到任何學習效果。在留作業(yè)的時候,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分層布置作業(yè),為不同層次學生選擇難度適宜的閱讀理解材料。例如,第一層次學生只需要完成閱讀理解習題即可;第二層次學生需要找出文章中生詞,并進行通過手機、字典等查找翻譯;第三層次學生需要分析文章中的時態(tài)、段落大意。通過層層遞進的任務(wù)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yè),積極尋找解題思路,解答自己在寫課后作業(yè)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提高課后作業(yè)的質(zhì)量,進而保證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作業(yè)時可以跟上老師的思路,不但可以拓寬學生詞匯積累量,還能提高學生英語成績。
(四)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大部分學生在剛開始做閱讀理解時都會花費大量時間,有些學生邊做邊查,或者是重復閱讀文本材料,并沒有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嚴重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而有些學生卻是大致閱讀文本材料,然后直接進行答題,導致經(jīng)常因為理解失誤到時回答錯誤。以上種種原因,都導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較差。這就要求,英語老師需要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改掉不良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時可以練習上下文,在閱讀時如果無法猜測生詞意思,可以先用筆標出來,然后再看問題,如果問題和生詞相關(guān),那么可以根據(jù)選項進行猜測;如果問題和生詞無關(guān),那么可以直接略過。然后在完成整個閱讀理解后再查找詞典,并將其記錄在生詞本上。
結(jié)語
初中英語教學大部分是從聽、說、讀、寫的順序進行學習,從而提升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閱讀是提升英語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知識的效率接收不是被動的,而是需要主動接受的,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主動接受方式,課堂上教師的教學不能成為學生的全部學習內(nèi)容,學生還需閱讀實踐。學生構(gòu)建獨立的知識體系對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具有很大的重要。開創(chuàng)“彩色”課堂,增加書本以外的閱讀,利用資源開創(chuàng)英語閱讀環(huán)境,為初中學生英語閱讀打下良好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吳淑瑜.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26).
[2]王九琳. 巧設(shè)英語閱讀活動 提升英語課堂實效[J].當代教研論叢,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