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玲
摘要:激勵是指通過特定的語言、行為對人予以鼓勵,其表示對對方的認可和贊許。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開展和應用激勵策略,能夠進一步滿足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并完成對他們參與班級事務、德育活動的動力激發(fā),這對于提升德育工作質量帶來了重要支持。為了進一步落實激勵策略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對其應用模式予以分析至關重要。
關鍵詞:德育管理;激勵先行;小學班主任;激勵對策;
引言
激勵教育對小學生而言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體系中,通過激勵教育策略的應用可以全面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幫助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德育教育的熏陶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德育水平應用能力。
一、明確激勵目標
班主任在具體運用德育激勵方法之前,應根據(jù)每一位小學生的性格愛好、思想道德水平等確定具體的激勵目標與方案,并根據(jù)小學生德育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變化調整其激勵標準、手段與內容。同時,班主任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素質教育改革與激勵教育三者的融合模式,確定德育工作激勵方式融入總目標,并根據(jù)德育課時安排分解該目標,提高了激勵教育方法內容與小學生實際情況的吻合性。班主任根據(jù)德育素質教育改革目標、小學生思想品質及性格愛好等設計層次化的德育工作激勵目標,在引導小學生珍惜一粥一飯、規(guī)劃課余學習時間等基礎上,逐步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節(jié)約用水、珍惜時間等良好品質。從而實現(xiàn)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培養(yǎng)效果的逐步提升。
二、運用激勵教育,培養(yǎng)拼搏精神
考慮到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心智水平,所以為了保證激勵教育應用的科學性,筆者會在設計階段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爭取做到準確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心智狀態(tài),并以此為基礎設計出符合他們成長需求的激勵教育策略。如筆者發(fā)現(xiàn)班級中很多學生都存在畏難心理,這種畏難表現(xiàn)在學習、生活等多個方面,如課堂上不敢與教師進行互動,害怕被教師點名回答問題,班級活動中也不夠積極,常常躲在其他同學的身后等。為了改變他們的這種現(xiàn)狀,讓他們能夠養(yǎng)成自己的拼搏精神,筆者就在班級中設計了以班級生活為基礎的激勵教育策略。例如筆者會在班級中組織“發(fā)獎勵券”的活動,當學生按時交作業(yè)、校服穿戴整體等,學生會領到一張獎勵券,獎勵券可以進行積累,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后可以兌換相應的獎品,例如免今天的作業(yè),或摸到一等獎可以得到什么小禮物。在這種方式的激勵下,學生們會嚴格要求自己,教師還可以學年末時給學生們設計一次“意外的獎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為了突出對學生的激勵,教師要將學生們做出的優(yōu)秀事件進行講解,其目的就是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得到獎勵券肯定學生的做法,鼓勵這些學生,同時進一步激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由此完成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和教育,為他們的奮進和拼搏精神樹立帶來幫助。
三、設計多種激勵教育措施,延伸德育教育模式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過程中,激勵教育的具體運用應當通過多種措施進行完成。使學生始終保持對于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同時幫助學生全面體會德育教育的引導及熏陶作用,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為了全面延伸德育教育方法,小學班主任可以將德育教育與日常生活進行緊密連接,結合激勵教育作用,幫助學生了解德育元素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全面培養(yǎng)學生德育水平應用能力。例如,針對課堂教學過程中遇到的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其在生活中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幫助學生深度理解學習的內容,強化學生知識應用水平,促進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四、實施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激勵措施
對于教育的過程當中小學班主任,如果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成績,也就是讓學生培養(yǎng)更強的德育素養(yǎng),就要實施一些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激勵措施,不能夠讓激勵措施浮于表而無法真正的進入到學生的心中,只有讓學生從思想上產生共鳴,才能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明白當前德育教育的重要程度,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德育知識,并且學習到了理論知識,也不會隨著學生的成長而丟失,只會讓學生進一步加深這些知識,在心中的印象,比如說班班主任可就可以開展一些比較有意義的德育活動,只讓學生切實的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才可以認識到接下來的教育的關鍵。除此以外,還可以和家長進行合作,班主任和家長之間進行溝通,利用家長會的平臺,實施激勵措施,對于一些平時在德育教育當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在家長會上還可以進行表揚,讓家長和學生都明白德育教育當前的現(xiàn)狀,提高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認同程度,從而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德育知識的學習,并且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結束語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證激勵策略的應用效果,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需求,保證激勵策略與學生心理需求的合理適配,真正做到在提升學生道德素質的基礎上,也為他們正確的意志品質和價值觀念樹立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朱艷慧.把激勵方式融入到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J].成功:教育,2018(23).
[2]李芳.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9(06).
[3]陳文東.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速讀(上旬),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