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飛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話是一、二年級學生書面表達初級階段的“內(nèi)容”和“方式”,它為下一步“習作”做好鋪墊,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書面語言表情達意。這一階段小學生發(fā)展的水平?jīng)Q定了教師要給予他們切實的指導,材料的選擇、活動的組織、內(nèi)容的表達,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啟發(fā)??梢哉f,教師對落實寫話內(nèi)容,提高寫話質(zhì)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寫話?逐步引導他們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我們認為明確教師的指導任務,把握寫話訓練的有效指導方式,對探究如何有效開展指導寫話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寫話;觀察;交流;有效指導
寫話一般從指導學生寫一句話開始,逐步過渡到寫幾句話、一段話,以至兩三段話。無論是一句話還是一段話,都應有一定的要求。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教師的指導任務貫穿學生寫話活動的全過程。教師要針對一二年級小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其興趣和愛好、學生所處的生活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選擇合理的寫話題材。在活動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觀察,留意事物的特點,體驗那些美的場景、有趣的事物,在學生的大腦儲存表象,使他們具有寫話的豐富題材。當然要有效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通過寫話訓練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又通過發(fā)展思維能力更好地發(fā)展語言。抓住核心,把訓練語言與發(fā)展智力結合起來進行。在具體的寫話訓練活動中,針對學生的實際,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要引導學生著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獲,指導學生真實記錄個人體驗,寫好內(nèi)容。
一、加強對學生寫話創(chuàng)作過程的切實指導
低年級學生的寫話雖篇幅不長,但寫話時,從用字到組詞,到連詞成句,再至連句成段,一詞一句必須根據(jù)要表達的內(nèi)容,通過思考去組織語言,再用文字寫下來。對詞匯量積累不多的低年級學生來說,產(chǎn)生一定的難度。年級越低,指導的力度應越大。
1.引導觀察,隨意寫話
出現(xiàn)在眼前的事物、發(fā)生在跟前的事情,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這是兒童的心理特點。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并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我采用了常見的“每天一句”“觀察寫話”,使學生寫得開心,寫得隨意,興趣
2.重視閱讀,積累詞句
課堂上,引導孩子們在自讀自悟、邊讀邊思、合作交流中積累喜歡的詞語、句子和段落,為寫作打下基礎;課余,鼓勵孩子們堅持課外閱讀,激發(fā)孩子們閱讀和積累的興趣,為寫作奠定基礎。寫作是厚積而薄發(fā)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積累的東西多了,寫起來就得心應手。
3.搭建平臺,增加交流
寫話的內(nèi)容,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這意味著低年級兒童的寫話內(nèi)容是自由表達,可以自主。通俗地說,兒童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象到什么就寫什么,沒有限制和束縛。教師考慮低年級學生寫話內(nèi)容時應首先關注學生的生活。充分挖掘校園環(huán)境資源,引導學生對學校周圍事物留心。例如:你在花壇里看到了什么?你發(fā)現(xiàn)果園里和上一星期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當你看到了,你心里有什么感覺?你心里想說什么?如此引導,增加了學生交流的機會,學生會比較樂意地表達出來,也易于表達出來。從而促進寫話的興趣。嘗試一、二年級互動交流同一話題,使學生在多元互動中獲得積極體驗,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開闊的思考空間,同時也提高了寫話的有效性。
二、把握寫話訓練的有效指導方式
1.創(chuàng)設情境,樂于表達
低年級在寫話時,不能要求學生對身邊的事物描述得多么生動具體,也不要求學生運用華麗的詞語,更不要限制內(nèi)容的長短,要將寫話的要求適當降低,消除學生的畏懼感。只要能寫完整一句話就行。甚至只要學生能把自己的想法寫清楚,讓人能讀明白,就要給予鼓勵。比如: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我讓學生寫寫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寫到:“紅旗升起來了”,“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升起來了”“我看見紅旗升起來了”。這些句子是一年級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語言學習,已經(jīng)具備的詞語。
2、引發(fā)思考,豐富想象
情境創(chuàng)設了,學生的興趣也有了,從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從周圍事物中獲得了表象,學生愿意用筆忠實地記錄屬于自己真實的體驗。接下來就要引導學生思考,在熱烈的情緒以及啟發(fā)下促其組合成新的形象。寫話的教學過程不能只限于課堂,要讓學生到活動中去尋找源頭。如:我組織學生進行“夏天到了”的實踐活動,帶著學生走進校園的勞動基地。我在菜地里,在石榴樹下,引導他們:“你們找到夏天了嗎?”學生自由馳騁,有的說:“石榴花真鮮艷?!庇械恼f:“樹上開滿了火紅火紅的石榴花,地上躺著一大片一大片石榴花,難道他們在比多少。”有的說:“菜園里一眼望去都是綠的,我仿佛來到了一個綠色的世界。”還有的說:“那樹上的桃子正悄悄和我說話呢?”兒童的想象是老師無法替代的,但又少不了教師的啟發(fā)、引導,提供創(chuàng)造想象的契機。讓學生盡情地玩,再讓學生寫,會使學生感受到許多寫話的樂趣。在《夏天到了》的活動中,學生在互相交流中介紹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想到的夏天,在流利的口語表達基礎上,寫下夏天的故事就隨心所欲,得心應手了。
《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寫作作出了重新定位:“寫作時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苯處熞獮閷W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作為教師要明確自由表達的真正含義,不能錯誤地認為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就是要淡化教師的指導。作為一名低年級的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寫話的“結果”時,要凸顯“過程”,在指導驗收“預設”時,要關注“生成”,在指導做出 “評價”時,要明確“導向”。要不斷更新作文教學的理念,直面學生習作中以套話代替深入觀察、代替生活體驗、代替獨立思考的現(xiàn)狀,自覺反思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在作文教學中,真正幫助學生找回自己的語言生命。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2]蔣愛鳳.低段學生寫話教學的有效嘗試[J].教學月刊小學版, 2007,9
[3]馬孝花.兒童習作話語的“解套”[J].教學月刊小學版, 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