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在時代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教育事業(yè)也迎來更高挑戰(zhàn),同時也有更多新形勢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不斷應用而生。職高英語也需要與“課程思政”相融合,在提高職高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結合職高英語教學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四方面探討“課程思政”背景下職高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課程思政;職高英語;教學改革
引言
英語課程本身包含一定的西方意識形態(tài)內(nèi)容,對學生個體思想的發(fā)展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在微媒體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學生了解外界的途徑更加多元,要全方位引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健康發(fā)展,就必須重視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構建多元化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為教學改革和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1英語課堂中“課程思政”滲入的必要性
一直以來,思政都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可以說是貫穿學生學習始終的課程內(nèi)容。學生進入到高校之后,學習與生活的環(huán)境更加復雜,所面臨的社會誘惑也更加多元化,如果學生的思政素質(zhì)不高,其很容易會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和干擾,個人積極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也難以有效形成,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發(fā)展實際上都是極為不利的。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其成長環(huán)境更加的復雜,網(wǎng)絡上的多元化信息對學生的思維認知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而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將其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結合,則能夠端正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其是響應時代發(fā)展號召的外在表現(xiàn)。英語是職高院校學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將英語與思政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幫助學生多角度的了解思政知識,與此同時還可以豐富英語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可謂是一舉多得。對于我國教育事業(yè)而言,其必須與我國體制制度相契合,做好“四個服務”,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育更多可靠且合格的人才。職高英語作為一種具備較高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學科,有著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任,而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的主旋律,發(fā)出中國化的特色之聲,宣揚中華文化與精神,這對于社會主義職高育人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2“課程思政”視角下職高英語實踐途徑
2.1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方式,與思政內(nèi)容緊密結合
傳統(tǒng)的職高院校大學英語學習活動實施期間,一般都是以學生英語知識獲取為主,考核主要是以閉卷考試的方法進行,模式相對單一。而在將課程思政與英語教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適時對自己的教學評價方式進行調(diào)整,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只是單純地以英語成績?yōu)楹诵?,而是要將思政?nèi)容與之融合在一起。同時考核方式也可以多樣化,不僅關注期末考核,同時關注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使得考核評價更加立體多元。在評價時,教師還應當聽取學生的意見,將學生納入到評價主體之中
2.2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英語教師也可以通過剖析《新編實用英語》第六單元的精讀課文“Dancing Beijing(舞動的北京)”來激發(fā)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在口語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播放中國申奧成功的視頻,讓學生討論問題通過和學生討論以上問題,讓學生學習不畏艱難、奮勇拼搏的體育精神;讓學生體會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感受祖國強大后對世界的影響和成功舉辦奧運會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影響。也就是說,教師在教授學生基本語言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作為中國人享受綜合國力提升帶來的成果的同時,真切感受國力強大帶給我們的幸福感、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提升愛國主義情感和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
2.3開設拓展課程,助力思政落實
在編制英語校本的基礎上,職高還應開設拓展類的英語鞏固選修課程,以此來擴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促使其愛國情懷、民族自信等均得到良好培養(yǎng)。例如,我曾在課上增加了“英語影視欣賞”教學板塊,該板塊作為一種拓展性的英語學習內(nèi)容,有著較強的理論批判性、現(xiàn)實針對性以及意識形態(tài)性特征,其中蘊含諸多價值觀教育元素,通過電影賞析這一契合職高生愛好的方式,來讓他們獲得語言技能和道德觀念的雙提升。又如,職高學校可設置英文版的“中國文化概況”選修課,一方面能讓拓寬學生英語學習途徑,另一方面能開闊其文化視野,培養(yǎng)其運用英語來認知、理解和表達我國文化的能力,為其民族歸屬感與自豪感的樹立提供良好助力。
2.4構建更加完善的考核體系
在職高英語教學活動中,要將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深度落實和融入到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之中,還需要從完善考核體系方面入手,通過考核引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從兩個基本層面做起:一是構建完善的過程性評價體系,即將學生日常出勤、課堂學習表現(xiàn)及日常行為表現(xiàn)等納入考核體系,實現(xiàn)由知識評價向綜合評價的轉換。二是將以分數(shù)為主的考核評價模式轉變?yōu)楹w學生互評、實習單位考評和學生自評在內(nèi)的綜合性評價模式,實現(xiàn)對學生全方位的評價,使學生對自身有一個客觀認識。好的考核體系能夠有效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水平,為英語教學的組織提供良好幫助,促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響應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關于“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的總要求,職高院校要將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將思政工作全面貫通各門課程,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建構全程育人新格局。對于職高教育的必修科目職高英語亦是如此,職高院校要認識到英語教學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必要性與可行性,除了要強化英語知識技能培養(yǎng)以外,還需深度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從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全過程思考“課程思政”如何“進課堂”,充分發(fā)揮英語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將思政教育全面貫穿到英語教學的各個單元主題,實現(xiàn)職高英語課程的隱性思政,為更好地培育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社會主義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芳.基于傳承中國精神與文化的大學英語線上課程思政建設[J].高教學刊,2021(3):173-176.
[2]吳倩.職高英語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4(1):78-79.
[3]楊修平.職高英語“課程思政”:理據(jù)、現(xiàn)狀與路徑[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20(8):36-41.
[4]王小玲.新時代“課程思政”背景下職高英語課堂教學研究———以教學單元“HolidayCelebrations”為例[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19(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