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赟
摘要:目的:評價CT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準確性和臨床價值。方法:選擇2021年7月~2021年11月期間就診的7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病患,先后開展X線檢查、CT檢查。對比兩種方案的診斷準確率。結果:CT檢查的診斷準確率(97.14%,68/70)高于X線檢查(70.00%,49/70),統(tǒng)計學對比有差異(P<0.05)。結論:CT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準確性較高,優(yōu)于X線檢查。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CT;診斷準確性;應用價值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高發(fā)于中青年男性的骨科常見病,大多數患者保守治療病情便可緩解,仍有部分患者需要采取手術治療[1]。X線可用于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但其分辨率較低,重疊部分難以準確診斷,相比之下,CT檢查不僅分辨率高,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可達到90%左右的診斷準確性,更是可以反映病變節(jié)段的結構異常,進而輔助臨床的診斷和治療[2]。本文選擇2021年7月~2021年11月期間就診的7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病患,試評價CT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準確性和臨床價值。
1 方法及資料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1年7月~2021年11月期間就診的7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病患,具體信息如下:(1)性別:男性40例,女性30例;(2)年齡:最小19歲,最大84歲,平均(51.75±11.23)歲;(3)病程:最短3年,最長21年,平均(12.73±3.71)年;(4)病變類型:中央型40例,旁側型20例,椎間孔型10例,其他類型0例。入選標準:①所有患者無CT檢查和X線檢查禁忌證;②非妊娠哺乳期女性;③主要臟器無重大疾病;④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⑤患者對研究知情;醫(yī)學理論委員會也批準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其他腰椎間盤病變;②近期接受過治療;③近期接受過X線或CT檢查;④患有精神疾病或依從性差;⑤臨床資料不全。
1.2 方法
X線檢查:選擇新東方公司研發(fā)的1000CB型數字化醫(yī)用X射線攝影系統(tǒng)注冊證編號:京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4第2300644號)。為患者取平臥體位,使頭部放平,軀體與臺面正中相對,腰背部與臺面靠近,膝蓋呈彎曲狀態(tài),給予腰椎正位片拍攝;使脊椎與臺面中線對準,背部垂直于臺面,脊柱平行于臺面,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彎曲,給予腰椎側位片拍攝。
CT檢查:選擇Philips公司研發(fā)的Access CT機(注冊證編號:國械注準20153302260),設置電壓380kV,輸入功率46KvA。為患者取仰臥體位,進行定位,設定掃描線,隨后對腰椎間盤進行全方位掃描,掃描后給予圖像多平面重建處理,以獲得矢狀位和冠狀位的圖像。
兩組安排同一批(2~3名)具有豐富經驗的影像科醫(yī)師進行閱片,得出統(tǒng)一結論后才可作為最終診斷結論。若有分歧,必須進行協(xié)商。
1.3 觀察指標
對比CT檢查、X線檢查的診斷準確率。
1.4 數據分析方法
以軟件SPSS-23.0處理本文中涉及的各項數據,計數資料表現為(n,%),檢驗c2值。若經計算得出P<0.05,則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見表1,CT檢查的診斷準確率(97.14%)高于X線檢查(70.00%),統(tǒng)計學對比有差異(P<0.05)。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可使患者出現腰腿疼痛和肢體功能障礙等表現,嚴重者雙下肢可能會發(fā)生不完全性癱瘓,日常生活大受影響,臨床需要為患者早發(fā)現、早治療,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X線檢查是一種非?;A性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將其用于診斷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清晰展現出病變椎體的大小、位置、形態(tài)、生理曲度以及椎弓情況、腰椎間隙變化,因此其經濟性強、操作簡單,因此非常受到基層醫(yī)院的青睞[3]。但是,X線檢查分辨率低,椎間盤情況無法被清晰完全地展現出來,神經根脊髓受到壓迫的程度也無法清晰反映,對于一些結構復雜、存在重疊的區(qū)域,難以獲取清晰的圖像,因此診斷準確性一般[4]。而CT檢查可以基于骨骼和周圍組織的密度差異以及CT自身較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來實現對病變情況更加準確的診斷,其不僅可以在圖像中展現出神經根的受壓迫程度,還可以展現更加全面的椎間盤信息,椎體附近存在的突出物也可以在CT圖像中展現出來,因此其診斷準確性非常高,并且醫(yī)生在治療時也可以從CT圖像中了解到椎間盤形態(tài)及與周邊組織之間的解剖關系,從而準確判斷臨床分型,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5]。見結果,CT檢查的診斷準確率(97.14%)高于X線檢查(70.00%),且對不同臨床分型CT檢查的診斷準確率均高于X線檢查,正可以體現CT檢查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有更加顯著的診斷準確率和應用價值。
結語:
相較于常規(guī)X線檢查,CT檢查有著更高的診斷準確性,其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能夠價值顯著,臨床應為患者積極推行。
參考文獻:
[1]蔡業(yè)珍,邢曉偉,殷鋒,等.CT影像學和JOA評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病情程度診斷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21,25(07):1042-1045.
[2]鐘治暉,鄭珍.回顧性分析16排CT在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的臨床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0,4(07):12-13.
[3]趙振寶,王承蓮.CT影像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診斷效果及影像學特點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1,5(06):186-187.
[4]李蓓蓓.腰椎間盤突出癥X線診斷及應用意義探討[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9,3(24):123-124.
[5]錢向輝,王波.CT檢查及圖像后處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價值和射頻消融治療的定位意義[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21,39(05):76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