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霞
摘要:現(xiàn)階段,青少年抑郁癥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青少年抑郁癥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tǒng)檢查)、心理檢查、臨床隨訪和心理檢查量表來確定。抑郁癥的病因更多地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青少年抑郁癥的預防和治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
關鍵詞: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R74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5--01
一、青少年抑郁癥發(fā)病現(xiàn)狀
青春發(fā)育期,也稱為“心理斷乳期”就是指從第二性特征逐漸到20歲上下的那一段時期,是青少年進到成熟的表現(xiàn)[1]。在這個時期,青少年的生理發(fā)育較快,因而,心理狀態(tài)發(fā)育很可能會落后與生理發(fā)育,造成心理狀態(tài)和生理發(fā)育上的不融洽,在這個時期發(fā)生各種各樣心理健康問題。青春發(fā)育期最常見的疾病就包含憂郁癥。抑郁癥是一種長久的、消沉的、傷感的心態(tài)主要表現(xiàn),情節(jié)惡劣的還出現(xiàn)人體上的食欲不振、不適感和失眠病等問題。對于大部分人而言,抑郁只是短暫的、偶爾的情緒表現(xiàn),但還是有一少部分人會長期處于抑郁狀態(tài)。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癥是屬于兒童抑郁癥的后面一個階段,情感性障礙問題就是兒童青春期抑郁癥,它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表現(xiàn)為長期的語言交流和行為的障礙,有持久性和長期性的顯著特征。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一般表現(xiàn)為“厭學”和“情緒不佳”這種心理現(xiàn)象常常會被大人所忽視,認為只是小孩短暫的鬧情緒的表現(xiàn)。實際上,許多自殺的青少年都有患抑郁癥,只是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而已,他們一開始,只是在某些行為上表現(xiàn)的不同,比如學習成績下降、和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有一些古怪的行為和常常自言自語等。除此之外,抑郁癥的情緒還會讓他們和別人保持距離,習慣性的沉默甚至是暴躁和愛挑事,這些行為就像是他們已經放棄了自我,可以不顧一切。目前,出現(xiàn)了青少年為了改變自己的情緒而去隨意服用藥物的現(xiàn)象發(fā)生,青少年輕生,自傷的情況日益增多,因此,我們應該給予青少年更多的關注和關心。
二、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癥的臨床表現(xiàn)
青春期所患有的精神障礙會導致患者的社會功能受損,給青少年帶來痛苦,甚至造成嚴重的后果,青春期抑郁癥有以下幾種臨床表現(xiàn):
(一)情緒低落
患有抑郁癥的青少年,常常會出現(xiàn)不愉快、悲傷、難過、過低的自我評價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他們不愿意上學,不愿意與人交流,對日常的生活活動喪失興趣,甚至出現(xiàn)企圖自殺的行為。
(二)行為遲緩
青春期抑郁癥的臨床表現(xiàn)還為動作遲緩、活動減少以及麻木狀態(tài)。這類青少年反應遲鈍、時常低聲自語,容易自責自卑。年齡較大的青少年會出現(xiàn)罪惡妄想和反向癥狀,表現(xiàn)為出現(xiàn)不良行為,不聽從管教,發(fā)生對抗和攻擊行為。
(三)身體癥狀
身體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各種身體上的不適,比如頭痛、乏力胸悶、呼吸困難和睡眠障礙等。
三、青少年青春期的發(fā)病原因
一個家中患憂郁癥的概率比一般群體高約8至20倍,并且親屬關系越近的,患病率越高。調研發(fā)覺,大概71%的憂郁癥青少年有精神疾病或適應障礙的家族史。身患憂郁癥的少年兒童和青少年的一級親屬占比在20%到46%之間[2]。在家中基因遺傳方面,兒童抑郁癥的風險源包含:(1)親子分類或母嬰早期失去聯(lián)系;(2)有精神類疾病的父母;(3)父母凌虐或忽略;(4)家族中有抑郁癥和自殺史(5)一些慢性身體病癥。
先天性易患素養(yǎng)的兒童歷經外傷性感受后非常容易促成情感性阻礙。有調查提及憂郁癥兒童精神實質刺激性事情比對照實驗多三倍。一個人早些年和兒童階段欠佳的日常生活歷經會使憂郁癥的風險性大大增加:第一、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港灣,家庭相處溫馨融洽會給青少年帶來歸屬感和愛,如果家庭不和睦會給青少年的心理造成創(chuàng)傷,引發(fā)抑郁癥。第二、學習因素。在學校中,青少年的壓力大部分來源于成績,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都會讓青少年變得敏感和焦躁,很容易因為學習壓力而患上抑郁癥。第三、人際關系?,F(xiàn)代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除了在家需要跟父母溝通以外,和朋友的交流也是重要的控制抑郁的途徑之一,人際矛盾和人際關系等都會影響到青少年的情緒變化。比如,青少年在社會人際交往當中感覺到自己被集體邊緣化,逐漸就會因為這種不良的人際關系而抑郁,這種壓力如果長期性的持續(xù),就很容易引起抑郁癥[3]。
四、預防和治療方法
針對青春期抑郁癥重點在于提升鑒別能力,不論是家庭或是學校都應當關心青少年的心情轉變.一旦發(fā)現(xiàn)存有心態(tài)問題。應立即到心理精神專科就醫(yī)資詢,立即給予及時的醫(yī)治。當然,具體實施措施為預防。與青春期抑郁癥有關的外在要素主要是來源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發(fā)展對孩子的期待值太高,學習培訓壓力大及其青春叛逆期的感情問題和人際關系問題等。一方面,現(xiàn)如今的青少年兒童的學習壓力不少于成人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青少年兒童又欠缺應有的挫折教育、生存教育、生存技能和單獨能力的訓練等。學校、家庭和社會發(fā)展應當在這種層面攜手并肩勤奮奮斗,一同為下一代健康快樂成長造就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認知行為療法關鍵以心理狀態(tài)的支持為主導。給與關懷激勵的時候,想盡辦法讓青少年覺得和了解到自身的存在和擁有的能力,而且盡量造就他們取得成功成就感,或是具體指導患癥兒童通過回憶成功的經歷。在患兒周邊營造活躍友善的氛圍,根據團隊活動來找尋患癥兒童與人相處的機會。若可以引起患兒的興趣愛好、期待,并幫助他提高自信心和正確的價值觀念及參與市場競爭的觀念,這樣則可緩解病癥,防止輕生行為。除此之外。較情況嚴重還可利用三環(huán)抗抑郁藥物等開展醫(yī)藥學醫(yī)治[4]。
五、結論
綜上所述,目前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癥發(fā)病情況逐漸增多。因此,關注青少年的抑郁癥狀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學校和社會都必須對此進行重視,攜手共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余強芳,林琳.青少年抑郁癥治療和護理的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11):141-142.
[2]張玲.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家庭功能及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2019.
[3]關子易,薩日,劉丹妍.骨密度測定在青春期抑郁癥中的應用價值及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8):1930-1932.
[4]周喆,鞏洋瑞,郭帥.平衡心理治療在青少年抑郁癥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山西青年,2021(3):175-176.
194850170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