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春
摘 要:數(shù)學科目是一門思維性和綜合分析性占比非常大的重要課程,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所以在教授數(shù)學科目時,教師必須讓學生習慣獨立思考。一個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非常長,影響也非常久遠,學生的思維活躍,正是打基礎的好時期。數(shù)學科目要求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熟練運用到題目中,獨立思考可以幫助學生更熟練地運用知識和學到的技巧。本文結(jié)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就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獨立思考問題做出探討。
關鍵詞: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小學數(shù)學教育;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06-0186-03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ZHANG Mingchun (Huafu Guangcai Primary School, Liuchuan Town, Jingyuan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course with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tudents are very dependent on teachers. Therefore, when teaching mathematics, teachers must make students get used to independent thinking.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 good habit is very long and the impact is very long-lasting. The active thinking of students is a good time to lay the foundation. Mathematics subjects require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and apply them to problems proficiently. Independent thinking can help students us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learned more proficiently. This article combines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o discuss the independent thinking of student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Keywords】High school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Training
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堅持、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終期望的目標。數(shù)學是應用型科目,在學生之后的成長路途中,數(shù)學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數(shù)學難題的能力,不僅是家長對學校的期望,更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遵守的準則。很多學生都認為數(shù)學很難,如果在數(shù)學解題中養(yǎng)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之后學生面對其他科目的難題有積極影響。學生剛剛踏入校園,很多事情需要依賴教師完成。教師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獨自解題的習慣,慢慢引申到讓學生獨立處理事情。
1.獨立思考能力概述
所謂獨立思考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沒有其他人的指導和影響下,通過自行思考對某個問題進行思考、挖掘以及實驗的過程,全程自己解決來自生活或者學習中的各項難題,與此同時,學生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不免會遇到不懂之處,這樣也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程度有一個明確認知,通過自我解決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劣勢,找準方法及時完善,以此使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方面是否具有主動性顯得尤為重要,勇于主動,是學生挖掘、思考、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前提。
2.獨立思考能力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有效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邏輯和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是一個需要互動的過程,單純按照教和學的模式進行,課堂效果肯定達不到預期效果。學生自制力差、活潑好動,讓學生保持四十五分鐘的高度集中非常困難,需要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變換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集中精神后,讓學生獨立解決難題,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邏輯分析能力,讓學生對之后的數(shù)學學習更加期待。興趣是最好的引導老師,學生有了期待,就會對自己更加嚴格,會自覺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想在相關領域取得更多的成就,得到更多的夸獎。學生剛踏入學校難免會不適應學習節(jié)奏,離開父母后學生會把教師當作依賴對象,在回答問題時習慣由教師引導,這種習慣性的依賴會給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多困難,教師必須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這樣更有利于學生之后的成長和成才。
(2)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符合素質(zhì)教學的要求
教學目標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生活水平不斷調(diào)整,現(xiàn)如今我國新課程標準要求重視素質(zhì)教育。素質(zhì)教育包括讓學生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道德水平、審美能力和勞動能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德行方面更加注意。學校需要與家長合作,貫徹落實新發(fā)展理念。通過數(shù)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獨自處理情緒,讓學生學會自己調(diào)整狀態(tài),學生的成長要漸漸地脫離教師、脫離家長,學生必須具有獨自生活的基本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從小培養(yǎng),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習慣,之后把這種習慣帶到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加輕松自在。
(3)通過提升獨立思考能力,提高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學生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引導,但絕不能直接告訴學生解題過程,可以給予線索讓學生獨自分析,獨自解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吸收知識,將教師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方便之后的使用。教師講授的技巧是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進行的總結(jié),學生只有在運算過程中慢慢調(diào)整,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去概括,用自己的思考方法去調(diào)節(jié),才能讓這些方法真正適合自己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可以改變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戒掉對教師的依賴性,遇到困難時學生也會習慣冷靜下來獨立思考解決,而不是一味地尋求幫助。在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可以做到獨立解題,可以做到認真聽講,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這在一定程度上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課堂吸收效果。教師在課堂中也不必過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可以專注于知識點的講解,這樣講解的效果會更好,課堂流程也能有序進行。
3.小學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近年來,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雖然已經(jīng)有很多學校和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方式方面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調(diào)整,但仍然有很多教師難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局限性,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一直無法得到體現(xiàn),綜合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這樣的教學方式,無論對學生的性格還是心理都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往往會出現(xiàn)學生膽怯、害怕遭遇批判,不敢在課堂上發(fā)言的情況,這種情況若一直得不到改善,會直接阻礙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道路。另外,還有部分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真正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非常少,總是直接將解題思路和方法告知學生,然后再安排學生課后復習,一旦學生處于沒有任何約束的環(huán)境中,復習效率一般比較低。
4.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對應的有效措施
我國部分學校關于應試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平時也是填鴨式教學,教師習慣性地主導課堂的節(jié)奏和方向,習慣讓學生跟隨。教師只注重知識傳輸,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數(shù)學教育中,部分教師對數(shù)學概念和方法并不作深入講解,只要求學生背誦,教師對學生是否掌握知識的標準就是是否熟記。但這種運用是死板的、不靈活的,學生只會做教師講解的題目,考試中的題目稍微變形,學生就難以理解。這種學習并不是真正的學習,因為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知識,只是囫圇吞棗,將知識印在腦海里罷了,并不會實際運用。現(xiàn)在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涉及的方面更廣,學習壓力也與日俱增。學生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非常多,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教師難免會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教師不能把自己的壓力和任務轉(zhuǎn)移到學生身上,教師應該改變方法、采取措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1)在實際活動中滲透獨立自主教學
教育事業(yè)是一個長期的事業(yè),教書育人的目標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具有耐心,讓學生把學到的內(nèi)容逐漸滲透到現(xiàn)實生活中。數(shù)學學習不僅存在于課堂中,還存在于課余時間或者教師帶領的課外活動中。教師應該學會充分利用手中的各種資源、各種時間穿插進行數(shù)學教學,在實際活動中滲透數(shù)學教學。在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更愿意配合教師,積極參與。教師在提出問題時,可以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和實際活動或者周圍的場景進行提問,這樣更易于學生理解問題,更能夠凸顯學生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踏青的活動滲透獨立自主教學。踏青周圍有很多事物,包括各種形狀的植物,各種形狀的屋子,還有學生帶來的各種形狀的零食或者用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物品進行提問,讓學生思考這些問題的形狀,并且做出延伸,回答出問題的形狀之后,還可以再舉例哪些也是同樣的形狀,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在之后的過程中如果有碰到圓形或者正方形、長方形之類的事物,引導學生積極搶答,在激起學生好勝心的同時,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可以翻閱課本,可以和同學討論,但是不能向教師求助。
(2)在教學過程中借用生動形象的案例
學生的年齡特征導致其不能一直保持認真聽講,并且有些學生比較好動,在凳子上坐的時間長了就會控制不住自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用語言講解,還要讓學生動手參與,這樣也是給學生活動的機會,鍛煉學生動手處理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活動時會調(diào)動自己的各種感官,讓自己的視覺觸覺等集中到活動的手上,教師此時在旁引導效果會比較好。學生在剛剛結(jié)束數(shù)學課時,首先接觸到的是數(shù)字,在認識數(shù)字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將數(shù)字擬人化,讓學生覺得數(shù)字能夠活動起來,覺得數(shù)字非常有趣,并不是死板地印在課本上的文字。在講解數(shù)字加減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學生舉例子,也可以用身邊的東西舉例子,身邊實際存在的東西讓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到,興趣會比較高。在教師看來,數(shù)字的加減非常簡單,但對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的學生而言,這些知識很難。在學習數(shù)字加減的時候,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數(shù)數(shù)這個技能,所以教師在提問幾加幾的時候,可以把這些數(shù)字換成同等的物品,如學生的鉛筆學生人數(shù)。提問一加一就可以換成現(xiàn)在有一個學生,又來了一個學生,一共是幾個學生?讓學生自行思考,由淺入深。
(3)激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獨立思考
在課堂中教師并不是主宰一切的,教師是輔助者,在課堂中教師應該讓位于學生。教師的填鴨式教育并不適合現(xiàn)在的發(fā)展,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會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更加壓抑,使得課本知識變得枯燥乏味,這樣不利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要求走,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也被壓低。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自在且有趣的學習氛圍,對學習內(nèi)容逐步加深,讓學生漸漸適應,并且能深入思考。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鐘表的知識,學會認時間,在三年級開始接觸鐘表時間的計算方法。因為中間間隔較長,所以教師在講授時可以帶領學生先進行回顧、進行基礎訓練,之后再開始講解時間的計算。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最渴望的事情作為問題,一般的小學課堂中都有鐘表,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看鐘表然后計算還有多長時間下課。教師給出放學時間和到家的時間,讓學生計算他在路上花了多長時間。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給予鼓勵,對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問題形成一個正向的激勵。
(4)通過多個角度引發(fā)學生思考
教師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應當主要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傳授,而非直接傳授給學生正確答案,讓學生死記硬背,尤其是對抽象性比較強的數(shù)學學科而言,若不為學生傳授方法,會使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感到非常吃力。為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教會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大大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如,當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平行四邊形的形狀作為教學出發(fā)點,利用形狀的不斷變化引導學生學會對各種形狀的面積進行計算。比如,教師可以提供一個能夠活動的長方體,在課堂中將其進行拉伸便會發(fā)現(xiàn)長方體變?yōu)榱似叫兴倪呅巍=處熆梢話伋鲆蓡枴爱旈L方形變?yōu)槠叫兴倪呅沃?,它們的面積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如若無變化,為什么,如若有變化又是為什么?”當教師結(jié)束提問后,必然會引發(fā)學生熱烈的探討。那么,教師便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題目中出現(xiàn)兩種形狀,需要對兩種形狀的面積進行計算,學生在計算過程中便會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長方體拉伸之后會變成平行四邊形?二者之間的面積與周長是否會隨著它們之間關系的變化而進行變化?”通過這種問題延伸的方式對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
5.結(jié)語
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對數(shù)學科目影響深遠,對學生的發(fā)展也影響重大。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好課上時間和課外活動時間,為學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小清.試析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5(09).
[2]周淑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05).
306850058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