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鋒
淺談小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
王春鋒
(積石山縣民族中學,甘肅臨夏731706)
從“過程和方法”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激發(fā)和保持小學生的讀書興趣讓讀書變成一種習慣;通過小學生對書是什么及讀書原因的了解進而讓他們自覺主動地讀書;通過改變教師和家長對小學生閱讀課外書的看法,使小學生樹立正確的讀書態(tài)度,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進而讓讀書變成一種良好習慣。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是為了解決課外閱讀總量不達標與課外閱讀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小學生;良好;讀書習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文使用《課程標準》)提出“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4年級)”與“第三學段(5~6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分別為“不少于5萬字”“不少于40萬字”和“不少于100萬字”??吹竭@些數(shù)據的教師和家長會不由自主地想:根據當下學校教育現(xiàn)狀和小學生實際讀書情況,這么多的課外閱讀總量對各學段的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兩年之內是很難完成的而且就其實際閱讀效果來說也很不理想。那么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兩個難題呢?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習慣”的解釋為“在長時期里逐漸養(yǎng)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顯然從“長時期里逐漸養(yǎng)成的”可以看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易,然而一旦養(yǎng)成就會成為“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這樣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達標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那么怎樣才能比較容易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讀書習慣呢?
激發(fā)與保持小學生的讀書興趣使讀書變成習慣成為可能?!艾F(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閱讀需要?!币虼酥挥惺剐W生對讀書產生濃厚興趣,他們才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享受快樂。
1.激發(fā)小學生的讀書興趣
因為“小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漸向以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彼运麄儗σ恍﹫D文并茂且?guī)匆舻耐?、寓言類書籍很感興趣,喜歡的更多是帶有人物、場景及他們熟悉的圖畫書籍。
根據這個特點,教師可以為小學生選擇幾種合適讀物并通過一定方式激發(fā)小學生的讀書興趣。比如可以讓小學生課外多讀童話類的小故事,不管多短,只要孩子們拿來家長簽字的讀書條,就給它們貼上小紅花以示鼓勵。當然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應該采取一些措施協(xié)助教師。比如小學生最愛聽故事,家長在給他們講故事的時候,講到最能引起孩子興趣的地方突然停下來不講了,這時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去看,看不懂時就會粘著家長,直到聽完故事。
2.保持小學生的讀書興趣
作為教師可以在班里舉行一周或兩周一次的故事比賽,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比賽結束后由學生和教師共同評選出十名左右的優(yōu)秀學生并給予獎勵。同時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每學期讓每位學生借書兩到三次。作為家長不僅要定期開展有益的讀書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而且更應該每月陪伴孩子到書店逛逛,為孩子購買合適的課外讀物。
保持小學生良好讀書興趣的方法,除了教師和家長定期舉行讀書活動外,家長更應該額外下功夫。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讀書榜樣而且更應該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與孩子共讀。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被感興趣的事物吸引而轉移到別的地方,即使注意力集中了也只能維持較短時間。心理學家認為:7~10歲的兒童可以連續(xù)集中注意20分鐘,所以家長與孩子的共讀時間最好在20分鐘左右,并且時常討論書中的精彩內容。長此以往,孩子不僅保持了良好的讀書興趣,增長了許多知識與經驗,而且親子之間的感情會更加親密。
事實說明,興趣只能使小學生的讀書行為維持較短時間,使讀書效果得到一時好轉,它很容易轉移到別的地方。因此要使小學生自覺、主動地讀書,就必須讓他們明白書是什么與讀書的原因。
1.書是什么
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在《漫談讀書》的開篇就提到“書是人類認識的載體,有知識的人把所見所聞或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便成為書?!睂πW生來說,書是伙伴,是快樂的源泉,是神奇而又精彩的世界,更是開發(fā)心智的重要工具。
2.讀書的原因
哲學家胡適先生在《為什么要讀書》中提到讀書的原因有三點:第一,因為書是過去已經知道的知識學問和經驗的一種記錄,我們讀書便是要接受這人類的遺產;第二,為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第三,讀書可以幫助解決困難,應付環(huán)境。那么小學生為什么要讀書呢?
(1)讀書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課程標準》提出“第一學段”“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薄暗诙W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第三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會寫?!备鶕冬F(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其中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可以推斷小學生正處于大量積累詞匯的時期。
而詞匯和語法又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多讀課外書不僅可以激活課本中的舊詞匯、接觸更多新詞匯,而且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一些組織詞匯單位的規(guī)則即語法。同時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會與作者或文本進行或多或少的交流。長此下去,小學生不僅會積累越來越多的詞匯和語法,而且也會借助它們與作者或文本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然而,當那種無聲的交流借助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效果就會顯而易見。因此讀書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重要工具。思維的范圍很廣,大致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兩類。小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漸向以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形象思維的進行固然不用語言,但是如果要把思維的內容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又必須通過語言的渠道……經過抽象思維的加工,借助語言來體現(xiàn)和組織?!毙W生通過多讀課外書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會促進抽象思維的發(fā)展。
(2)讀書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人生價值觀
小學四五年級是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抓住這段時期,努力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方面,教師和家長應該重視榜樣的作用,一方面要為小學生樹立現(xiàn)實的好榜樣,另一方面家長要為孩子購買一些名人傳記,如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之一的《童年》等等。同樣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就曾呼吁:每個學生的桌洞里都應該具備一本名人傳記。
習慣的培養(yǎng)很困難,需要經過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然而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再改變??墒橇晳T有好壞之分,好習慣有助于事物的發(fā)展,壞習慣則阻礙事物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解決小學生閱讀效果很不理想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
對小學生來說,雖然閱讀教材教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課外書籍的閱讀也是非常必要的。關于這一點,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先生在《親子共讀應成為潮流》中寫:教科書就像母親的乳水,在孩子最初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關鍵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給孩子最初的生命力量。但是如果在兩三歲還繼續(xù)吃乳水,那就肯定是發(fā)育不良了。
然而一提到課外書,很多教師與家長就會認為在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之外再讓他們閱讀大量課外書是會影響學業(yè)成績的。其實從大量實踐看,他們的看法是不合理的,而且與大多數(shù)人想象的情況正好相反,喜歡閱讀課外書的小學生思維開闊,學習興趣濃厚,智力漸增,發(fā)展?jié)摿薮螅酵?,學習成績就越好。這一點已被國內外實驗證明。
因此教師與家長要改變對小學生閱讀課外書的看法,讓小學生將閱讀教材教輔與閱讀課外書結合起來,以閱讀教材教輔為基礎,大量閱讀不同種類的課外書。
讀書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自古便流傳著許多令人耳熟能詳?shù)淖x書故事。如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西漢經學家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晉朝車胤和孫康,囊螢夜讀的故事等等??梢姽湃藢ψx書的態(tài)度是十分堅定的。那么小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讀書態(tài)度呢?
第一,讀書不是為了消遣和娛樂,而是為了增長見識獲得智慧。因此讀書得下苦功夫。
第二,讀書不需要太多條件,唯一的條件就是抓緊時間。想讀書,等到溫度光線適中,安靜,桌凳搭配合理,鋼筆合手,本子合意,心情舒適等問題都解決了無異于待河之清,可以說永遠沒有機會,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的。
美國第十六位總統(tǒng)林肯說:“如果給我5個小時的時間來砍到一棵樹,我會先花3個小時來磨快我的斧頭?!蓖瑯印独献印芬蔡岬健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笨梢姺椒ㄊ欠浅V匾?。那么對小學生來說應該掌握哪些方法呢?
1.學會朗讀與默讀
《課程標準》提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在兒童閱讀心理的發(fā)展中朗讀技能的發(fā)展一般先于默讀技能的發(fā)展。因此對小學生來說應該先學習朗讀后學習默讀。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關于朗讀的要求,《課程標準》提出“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南宋教育家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边@句話不僅說明了朗讀的基本要求,而且道出了朗讀的一個重要作用即多朗讀可以自然成誦。然而要使優(yōu)秀作品的語言“若出于吾之口”就必須朗讀到滾瓜爛熟。當然朗讀還應該做到不唱讀。
默讀是一種不出聲的閱讀方式。關于默讀的要求,小學的最高要求是“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關于默讀技能的培養(yǎng),“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默讀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經過從‘小聲默讀’到‘無聲默讀’這一過程”,而“無聲默讀階段,也有一個從大聲到小聲、從小聲到輕聲、從輕聲到嘴動、從嘴動到默讀這樣循環(huán)漸進的過程?!蹦x技能的學習時間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
與朗讀相比,默讀的優(yōu)點是閱讀速度快、理解效果好。朗讀與默讀在教學中各有長處,應該根據課文內容與訓練目的選擇使用。
2.學會精讀、略讀與瀏覽
《課程標準》提出“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關于精讀,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在《我的讀書經驗》中提到“所謂精讀,是說要認真地讀,扎扎實實地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本x要做到:一、眼到。眼到指個個字要認得、認準,不可隨便放過。二、口到??诘街敢痪渚湟畛鰜恚叭苏f“口到”是要念到爛熟背得出來。三、心到。心到指要用心揣摩每段、每句、每字的意義。學生可以借助字典、詞典、參考書等工具。四、手到。手到指讀書要做筆記。古人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泵珴蓶|在讀《二十四史》時,作了無數(shù)的批注、評點,在空隙處密密麻麻寫滿了自己的看法。對小學生來說從小養(yǎng)成動手做筆記的好習慣會終身受益。
略讀指快速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的讀書方法??焖倭私馕恼麓笠?,可以借助以下幾點:第一,特別注意首句和尾句的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呼應關系;第二,找出段落的主題句,總結段意;第三,抓住時間線索掌握事件或者故事的梗概;第四,抓住記敘文的六要素。
瀏覽指粗略、大致地看文章,尋找相關信息的閱讀方法。瀏覽大致分為掃描式和跳讀式兩種。掃描式指在閱讀中要一目數(shù)行,迅速掃射,摘取字里行間的重要信息,如目錄、結束語等。跳讀式指根據一定的目的或某種需要,舍棄一部分不讀,只快速閱讀相關部分,如大小標題、起句、結句、配圖等相關信息。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是教師與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良好讀書習慣的形成必須經歷一個較長時期與逐漸領悟和實踐的過程,因此教師與家長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1] 馮永紅.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6):151-152.
[2] 毛志遠.淺談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2,27(7):5.
[3] 伍鐵平主編:《普通語言學概要(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25.
[4] 孫曉艷.把握閱讀心理,提高小學生語文默讀能力[J].文教資料,2009(35):2.
G622
A
1002-7661(2022)15-0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