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
【摘 ?要】積極的心理學教育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極重要的現(xiàn)實作用,能充分地以心理暗示以及相應的鼓勵,使中學生獲得相應的心理慰藉,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能進一步使學生得到綜合性發(fā)展。積極心理學在構建過程中會對人的發(fā)展?jié)撃苡枰钥隙ǎ瑢ιl(fā)展中所存在的各類積極態(tài)度以及愿望現(xiàn)象予以體現(xiàn)。因此,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需要進一步使中學生心理教育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創(chuàng)新。
【關鍵詞】中學生;積極心理學;教育理念;生命教育
20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便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相關概念,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積極心態(tài)對人類所存在的各類心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分析人類在生活中所存在的各類心理問題,使個體能夠充分應用較為積極的心理,并對各類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綜合性干預,由此使人能夠擁有更多的積極因素。積極心理學在開展過程中其主要的對象在于人類的行為美德及積極力量,并且進一步地指導人類積極的心態(tài),在逆境之下?lián)碛懈鼮榉e極的態(tài)度。教師需要充分對積極心理學的優(yōu)點進行綜合性應用,對學生展開更加高效的心理健康干預工作,使學生能夠構建更為良好的成長心態(tài),使學生獲得更加健康的發(fā)展。
一、對積極心理學進行分析
積極心理學屬于創(chuàng)新型的心理學觀念。在研究過程中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具有高度相似性,但在心理層面的研究會比傳統(tǒng)心理學更積極。21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便對積極心理學相關概念的討論予以發(fā)表,而由此也證明了心理學與積極心理學的誕生。積極心理學在應用過程中,主要認為需要進一步應用更加科學合理化的方式,使人們能夠建立更具積極意義的心理價值取向,通過對個人所具有的和諧發(fā)展予以關注,并且關注個人所具有的幸福程度以及心理健康,對個人的綜合發(fā)展進行分析。積極心理學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問題研究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作用,能夠進一步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心理問題得到有效的預防,并且能夠進一步使學生逐步構建更加健康積極化的生活態(tài)度,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高效的成長,并且得到綜合性發(fā)展。
二、對初中階段學生所存在的各類心理問題進行分析
(一)過重壓力導致心理問題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較為巨大的學習壓力,初中階段學生由于教師的教學壓力,學生心理健康受到較為突出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主要來源于考試成績、不斷增加的課程難度以及教師的現(xiàn)實態(tài)度,同時在初中階段,在年級不斷上升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任務也相應增加,也使學生有諸多學習壓力。學習壓力使學生逐漸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初中階段是走向高中的重要過渡階段,初中階段既能夠對小學所擁有的各類知識進行綜合性總結,也能對高中階段的知識進行有效銜接,因此,隨著初中年級的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大幅度增加。隨著中考的不斷臨近,部分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會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焦慮心理,并且存在嚴重的不安情緒,甚至會給學生的正常學習帶來嚴重的影響。
(二)對人際關系進行詳細分析
與學習壓力相比,人際關系是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第二大因素。人際關系會對學生自身的生活、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中學生在初中階段就進入了青春期,就其自身的身心角度會存在較為明顯的現(xiàn)實變化,同時在生活中會對外部所的各類事物有較為突出的敏感性,并且由于其自身交際環(huán)境所存在的現(xiàn)實限制,無法擁有更加豐富的經驗,無法對各類不同的交際狀態(tài)予以應對。
(三)對青春期的典型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學生進入青春期,其生理會產生一定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初中學生就會有焦慮情緒。就正常情況下而言,會使學生心理容易崩潰,無法有效調控情緒,會存在較消極的生活態(tài)度。由于初中學生還未完全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還處于自我認知及發(fā)展的過程中。雖然學生的心理層面會逐步成熟,但隨著社會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同樣會出現(xiàn)許多心理問題。由于學生自身沒有更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成長過程中會有迷茫感,精力容易分散,會對其學習成績產生嚴重的影響。
三、分析中學生生命教育所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
(一)生命教育內容缺乏高度系統(tǒng)性與科學性
在生命教育的教學工作中,整體教學工作具有高度復雜性,其內容具有高度豐富性。由于人是自然社會精神生命的統(tǒng)一體。因此,在進行生命教育內容的開展過程中,不可進行單一化的知識傳授,需要涉及生命美學、倫理學、生命哲學、社會學等現(xiàn)實內容。在對中學生開展相應的生命教育過程中,不可只進行生命知識以及生命技術的講述,需要進一步培育學生生命價值觀以及相應的生命精神,使學生擁有更優(yōu)質的心理調適方法。目前,我國初中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無法經過專門的生命意識及生命科學技術培訓,以至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生命教育的綜合素養(yǎng)及能力不足,致各項生命教育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無法充分體現(xiàn)生命教育的系統(tǒng)性及科學性。教師在開展生命教育過程中,僅能傳授自身所擁有的生活經驗,有待提升自身理論高度。由于部分教師知識結構較單一,無法對生命科學進行綜合性應用,無法從心理學等諸多角度開展更加高效的教學工作,因此,課堂教學受到較嚴重的影響。
(二)生命教育模式合理性及規(guī)范性有待提升
生命教育有著較高的實踐性,如果只對理論教育方式予以注重,則很難提升教育效果。目前,我國中學的生命教育在開展過程中,整體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并且科學規(guī)范性相對缺乏,雖然部分學校能夠開展相應的生命教育課程,但具體教學中只能應用生物課以及思想品質課等對學生開展生命理論教育工作,很少能對學生所具有的生命意識以及相應的行為開展實踐性教育,并且無法從心理角度對學生的生命認知情況進行了解,雖然學生了解了部分生命理論知識,但無法真正做到愛護生命,實際操作能力相對較低。例如,當生命遇到危險時,無法應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規(guī)避危險,同時從其主觀意識及心理而言,無法積極救護他人,也無法應用各類有效的方式使他人脫離危險。反之,部分學校在進行教學時,往往過度重視實踐教育,對理論倫理教育不予以重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對學生的實際心理進行綜合性考量,無法提升其生命文化的自信與自覺感。
(三)生命教育方式靈活性有待提升
在初中階段的生命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應用更加靈活的教育模式,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得以提升,而心理教學模式便是較為優(yōu)質的教學方法,但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仍然采用較為單一的被動灌輸知識方法開展相應的課堂教學,使整體生命教育教學效果相對欠佳。通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僅有少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應用討論式以及啟發(fā)式教學方式開展具體的課堂教學,并且,只有少部分教師能夠從心理層面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工作,由此也使得整體生命教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其自身的完善性相對較低,無法擁有更為優(yōu)質的多樣性與靈活性,使整體生命教育的實際效果無法得到優(yōu)化提升。
四、以積極心理學角度開展初中生命教育的方式
(一)堅持更加積極的生命教育價值取向
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中,中學開展的生命教育不是指對相應的受教育者其自身所存在的不良品性予以忽視,而是需要強調在具體教育過程中優(yōu)先對教育者的實際生命質量進行有效的提升,并且使其生命價值的創(chuàng)造性得以提升,并不是以消極方式對生命進行認知,也不是以消極方式對傷害行為予以忽視。因此,生命教育工作不應局限在將青少年的抑郁、焦慮等諸多情緒予以減少或消除,需要充分地從積極生命品質的養(yǎng)成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需要充分配合較為優(yōu)良的社會環(huán)境,激發(fā)中學生所具有的生命才能,引導中學生能充分利用環(huán)境的支持,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積極能量,進一步形成優(yōu)質的自我德行成長的現(xiàn)實動力。由此,初中學生能夠在積極品質的形成過程中,逐步改正各種不良品行,生命活力得以煥發(fā),生命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以情商培育對中學生開展有效的生命教育
中學生屬于較為特殊的群體,在其自身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獨特之處。就情商角度進行分析,雖然中學生能夠認識到情商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在生活中從主觀角度對涵養(yǎng)自控能力進行提升,但由于其自身無法擁有較為系統(tǒng)且科學化的指導方式,加之自身思想還不夠成熟,身心發(fā)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部分中學生在其情商發(fā)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自控能力較差以及人際溝通不暢等諸多問題,也會對其個體成長的完整性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所以,可以在情商教育角度使得生命教育得以大幅度的優(yōu)化。首先,需要進一步地通過較高的情商對健康心理予以涵養(yǎng)。通過相應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高情商個體自身有較強的自尊心以及同情心,同時能夠察覺自我情感,并且對人生有較為積極的態(tài)度,在生活中會積極與他人和諧相處,而這些均是健康心理的真實體現(xiàn),也是當前中學生命教育在開展過程中需要充分實現(xiàn)的重要情感目標。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初中學生生命中的固有潛力與力量得到有效激發(fā)。其次,需要應用高情商引發(fā)使命的靈性。靈性可以將其看作是人類與動物區(qū)別的主要內容,能夠進一步地對個體的自身行為價值與意義進行有效的追尋。在發(fā)展過程中,靈性需要進一步使個體能夠對自我狀態(tài)進行更加客觀且清晰的把握,能夠對自身言行進行更加正確的感悟,同時需要對其言行所具有的意義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且及時地調整。在生命教育的開展過程當中,需要進一步挖掘情感力量下中學生生活各個層面的各類問題,需要引發(fā)學生能夠產生對未來幸福人生予以向往的關鍵品質與思想,需要使學生能夠逐步獲得“利于己”的認知觀察能力,同時能夠獲得“超于己”的人際溝通能力,由此使生命教育所具有的完善性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五、結束語
在當前的初中階段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地開展有效的生命教育工作,生命教育就其主要內容而言,需要進一步地使學生感知生命的真諦,從多角度對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使自身能夠樹立更加正確的價值觀念。目前,我國在生命教育開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然沿用較為傳統(tǒng)的方式,而積極心理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我國的生命教育提供創(chuàng)新思路,教師需要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之下,進一步對生命教育進行綜合性的優(yōu)化,使我國的生命教育工作得到不斷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樂燕霞,張丹.以生命影響生命,以生命發(fā)展生命 ——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高中生體驗式生命教育探索[J].教師,2021(23):3-4.
[2]張丹芳.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校自然與生命教育中的實踐研究[J].青春歲月,2019(31):130.
[3]趙懷杰.積極心理學背景下中職學校生命教育的反思與探索[J].文淵(高中版),2021(3).
309050033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