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蔭
【摘 ?要】在我國初中教育體系改革發(fā)展背景下,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它要求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積極融入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并依托于此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轉變,切實提高學科教學的綜合成效。本文先闡述了核心價值觀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意義,再在明確當前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最后從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做好榜樣示范作用、結合時事熱點事件、使用小組分工模式、組織開展實踐活動等五個方面,探討了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融入策略。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道德與法治;信息技術
在新課改全面推行以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也迎來了諸多變革,要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教師積極融入核心價值觀的相關要素,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重要意義
結合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來看,全方位融入核心價值觀具有較為顯著的實踐意義。第一,核心價值觀的融入可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當前,我國已進入多元文化交融發(fā)展的新時代,學生在平時學習與生活過程中也容易受到一些負面文化的影響。這時積極融入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就可較好地減小這些負面文化對初中生的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第二,核心價值觀的融入可較好地提高學科教學效率。結合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材內容來看,很多教學活動都跟核心價值觀有較大關聯(lián)。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能在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全面融入核心價值觀元素,就可提高學科教學的針對性,也可為學科教學內容提供新的落腳點,有效提升了學科教學效率。第三,核心價值觀的融入有利于推動整個學科教學格局的創(chuàng)新轉變。在新課標體系下,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成了學科教學新格局建設的重要元素。在這種情況下,積極融入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就可較好地豐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方式,也較好地增加了學科教學的靈活性,使學科教學活動進入新格局。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基本現(xiàn)狀
在全面貫徹新課標理念后,我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活動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部分教師開始在課堂教學時積極融入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元素,并推動整個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轉變。在具體融入核心價值觀元素以后,學科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同時拉近了課堂教學活動跟學生的距離,使學科教學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教師在引入核心價值觀元素時,沒有達到較好的效果。這也使核心價值觀很難深入初中生群體,不僅影響了核心價值觀在我國新生代中的傳承蔓延,也致學科教學活動變得非??贪澹焕谠谛抡n標體系下完成預期的工作目標與任務。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部分教師在融入核心價值觀時,并沒有掌握有效的教學方式。第一,部分教師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利用水平較低,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枯燥,很難集中學生在課堂環(huán)境中的注意力,最終也就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第二,部分教師在平時未約束自身行為,導致一些不良行為影響了學生,也使自身開展的教學活動沒有說服力。第三,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注意融入時事熱點事件,導致基于核心價值觀的教學內容很難有深度,最終也無法充分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第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靈活使用各類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環(huán)境中的交流互動不足,也很難全面沉浸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第五,部分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實踐性,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理論教學模塊,很難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統(tǒng)一。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價值觀教育氛圍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靈活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原本枯燥的課本內容轉化為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模體信息,顯著改善課堂教學氛圍。當代初中生本身就生活在信息時代,他們對各類信息技術也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能結合教材內容靈活使用教育信息技術,就可以顯著提高學科教學的綜合成效。因此,教師應充分明確教育信息技術的價值,切實優(yōu)化價值觀教育氛圍。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考慮積極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等工具,使價值觀教育內容可以實現(xiàn)信息化轉變,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綜合體驗。這樣一來,核心價值觀元素融入就變得更加靈活,可提高學科教學效果。
如教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親情之愛》時,教師可積極使用多媒體信息化工具,優(yōu)化價值觀教育氛圍。本節(jié)課教學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充分認知親情之愛,提高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孝道的認知水平,并依托于此提高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認知水平。在具體開展多媒體教學時,教師可以跟學生家長進行密切溝通與交流,讓家長提供一些可以體現(xiàn)自己跟孩子之間感情的圖片或視頻等。在課堂環(huán)境中,教師可將這些圖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優(yōu)化課堂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使用學生圖片時也應提前征求學生的意見,避免課堂教學活動起到反作用。
(二)做好榜樣示范作用,形成價值觀導向教育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好榜樣示范作用,依托于自身行為來引導價值觀元素在學生群體中延伸。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時期,同時他們的心理也非常敏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在引入核心價值觀元素時沒有注意約束自身行為,就很難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對學生群體來說,如果教師自己無法做到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那么教師的教學內容就很難有較強的說服力,導致基于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活動無法取得預期成效。因此對各個教師來說,一定要在教學和生活中積極約束自身行為,致力于弘揚正能量,并對學生起榜樣示范作用。通過這種方式,教師開展的課堂教學活動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小事件,對學生學習核心價值觀正向引導。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中講述的小事件應該是生活中真實發(fā)生的事件,不要為了教學效果而虛擬案例,避免自身跟學生之間出現(xiàn)信任危機。在課堂下,教師也要約束自身行為,全面貫徹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這樣教師就可以在學生群體中梳理核心價值觀傳輸?shù)陌駱有蜗螅瑢Π嗌蠈W生群體產(chǎn)生正向引導,也能提高學科教學的效果。
(三)結合時事熱點事件,實現(xiàn)價值觀滲透教育
教師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應積極結合時事熱點事件,實現(xiàn)價值觀元素的全面滲透。當前我國部分初中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內容的認識不到位,較容易受社會負面文化的影響。特別對時事熱點事件的理解時會在認識上出現(xiàn)偏差。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做好時事熱點事件的解讀,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內容的認知水平,也可以在后續(xù)時間里將核心價值觀當成自身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準則。通過這些方式,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活動就可以變得更加和諧,就可以引導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核心價值觀的熏陶,提高自身對社會主義的堅定性,避免受社會負面文化的影響。
(四)使用小組分工模式,提高價值觀認知水平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使用小組分工模式,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互動交流水平,切實提高學生的價值觀認識水平。結合當前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不高。這種被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教師應在后續(xù)時間里進行靈活的調整與轉變。但在采用了小組分工學習模式以后,教師就可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小組分工協(xié)作,使學生在相互討論交流過程中對課堂教學內容有更深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應切實提高核心價值觀元素的融入水平,使學生在交互過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價值觀認知層次。
如教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網(wǎng)絡生活新空間》時,教師要考慮在班級開展小組分工模式,提高學生的價值觀認知水平。在具體進行小組分工時,教師可以提出網(wǎng)絡上討論度較高的“祖安文化”“鍵盤俠”等話題,引導學生在組內探索這些元素給網(wǎng)絡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以及應該怎樣規(guī)避這些問題。事實上,當前部分初中生已受到了“祖安文化”的顯著影響,教師直接將這些元素拿到課堂中討論,也可讓學生通過跟同齡人的探討,充分認識到“祖安文化”的負面影響,并對核心價值觀要素有更深的認識。
(五)組織開展實踐活動,推動價值觀全面落實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課堂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還要關注學科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可以較好落實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事實上,道德與法治并不是理論學科,要求學生將學科教學的各個內容落實到自身行為中。但是在以前的學科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過于關注課堂環(huán)境中的理論教學模塊,忽視了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而在融入核心價值觀元素時,教師就應做好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設計,使實踐教學活動可以在凸顯學科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能起到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
比如教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積極奉獻社會》時,教師就可開展一些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充分感知核心價值觀的相關要素,并將其內化到自身行為中。在設計教學實踐活動時,教師可結合周圍教學資源,開展關愛養(yǎng)老院老人、愛護周圍環(huán)境、弘揚傳統(tǒng)美德等各類活動,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可真正貢獻自己的力量,整個社會會變得更美好。在學生參與完活動以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活動感受,強化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
四、結束語
綜合來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過程中全方位引入核心價值觀元素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切實提高學科教學效果,也能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后續(xù)時間里也應全方位探索核心價值觀與學科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lián)。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靈活應用教育信息技術,使課堂教學氛圍可得到較好優(yōu)化。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提高課堂環(huán)境中的師生交互水平,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這樣,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活動就可以取得較好效果,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yǎng)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晨.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0):149-150.
[2]趙春玲.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考[J].新課程,2021(39):47.
[3]周軍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J].學周刊,2021(29):189-190.
[4]謝亞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讀寫算,2021(19):9-10.
[5]馬蘭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路徑探究[J].考試周刊,2021(47):113-114.
[6]黨海林.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路徑[J].新課程,2021(21):3.
316150033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