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 要? 為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目標,在組織開展大學體育教育工作中,應當進一步做好大學生體能測試工作。通過大學生的體能測試,把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和大學生身體健康情況,從而制定出針對性的大學生體育教育措施,切實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本文立足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備后續(xù)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能測試? 改革探索? 大學體育? 教育問題
中圖分類號:G804.49?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1-093-02
大學生體能測試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大學體育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體能測試不僅僅是對大學體育教育成果的評價,也是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的評價。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都在關注理論知識的輸出,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和成績。這一問題即便到了大學階段也沒有得到改善。學生在高中階段一味被追求分數(shù)和成績,大學生階段更有了專業(yè)證書方面的要求。同時,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就業(yè)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就增加了學生的焦慮感,使學生更加關注自身的專業(yè)成績問題和證書考試問題,也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專業(yè)課的學習中。一部分學生更是從天亮一直學習到天黑,完全沒有安排體育鍛煉的時間。同時,大學生比較年輕,身體素質的健康程度比較好,沒有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問題,這也使得大學生本身不夠重視體育鍛煉。另外,則是從體育教育的角度來看,當前大學生的體能測試內容比較老舊,測試的結果往往不能夠準確反映學生的狀況。同時,在完成了體能測試后,也沒有提出對應的鍛煉方案,如此難以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目的。
一、現(xiàn)階段大學生體能測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大學生體能測試管理的系統(tǒng)比較繁瑣
針對當前大學體育教育中大學生體能測試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仍存在很多問題,但首要問題仍是大學生體能測試管理的系統(tǒng)比較繁瑣。一般來看,在組織開展學生體能測試工作的過程中是需要提交專項體能測試計劃的。同時,也需要體育教師針對體能測試的內容來做好統(tǒng)籌和安排。過程中不僅僅是需要體育教師完善體能測試的準備工作,也需要體育教師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體能測試時間來做好規(guī)劃,這就增加了體能測試的復雜程度。從體能測試計劃的審核來看,同樣有著復雜的審核流程和較長的審核時間,加劇了大學生體能測試中的時間成本消耗,也影響了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銜接性。
(二)大學體能測試的器材老舊
在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器材是工作展開的重要物質基礎。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體能測試中的器材往往比較老舊,多是一些傳統(tǒng)的體能測試器材。學校方面沒有對先進的器材進行引進,這導致了在進行體能測試的過程中,無法達到理想的體能測試效果,并無法針對一些問題進行發(fā)現(xiàn),也無法通過體能測試的結果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體育教育指導,從而影響了體能測試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因此,針對這一問題,還需要學校方面重視起體能測試的器材問題,確保硬件基礎的完善。過程中,需要做好體能測試中的資金投入,通過充足的資金來引進先進的體能測試器材,指導體能測試工作的科學有效展開。
(三)大學生普遍對體能測試不重視
在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大學生是體能測試的對象,也是體育教育的主體。那么只有保證了大學生對體能測試的正確認知,才能夠合理開展體能測試工作。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往往不夠重視體能測試。首先,大學生的生活有著更大的自主權,但學生本身并不是成熟的,缺乏科學合理的自我規(guī)劃。同時,在大學時期與高中時期的反差下,學生也會心理排斥一些高中階段的嚴苛要求,希望打破這種束縛。因此,這就導致了大學生對耗費體力的體育活動的抗拒,即便是進行體育活動,也多是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自己的時間來展開,沒有具體的規(guī)劃。其次,在大學教育中,體育并非是重點學科。學生需要學習的是專業(yè)課程,專業(yè)導致了學生對體育的不重視,從而影響了體能測試工作的展開。
(四)各個年級大學生體能測試的時間安排不合理
在當前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存在時間安排不合理的問題。一般認為,大學的學生數(shù)量是比較多的。同時,在我國高校持續(xù)擴招的當下,大學生的數(shù)量也在進一步增多。而在組織開展體能測試工作的過程中,則是需要針對多個年級的學生來進行安排。這就很容易因為時間安排的不合理而導致學生之間的時間沖突。另外,從當前大學生體能測試時間安排的情況來看,教師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課程銜接問題,在包括體能測試時間、體能測試順序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在這一因素的影響下,也給體能測試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二、大學生體能測試改革創(chuàng)新的具體措施分析
(一)簡化大學生體能測試的管理程序,提高體能測試效率
針對以上問題,在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首先是需要進一步簡化大學生體能測試的管理程序,從而保證大學生體能測試能夠達到更理想的效率。對大學體育教育進行分析,體能測試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體能測試能夠收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信息,從而針對大學體育教育進行指導,制定出針對性的大學體育教育方案,提高大學體育教育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受到了管理程序的繁瑣因素影響,這就給體能測試的展開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此,這就需要切實做好體能測試管理程序的簡化,確保體能測試工作的順利展開。期間,主要是針對大學生體能測試中的流程、時間、計劃等方面,在審批中能夠更加快速,并同時結合體能測試的特點以及體能測試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針對性的體能測試措施,從而確保體能測試工作可以達到預期的體能測試目標。在簡化的體能測試管理程序下,提高整體效率,促進大學體育教育的有效落實。
(二)加強資金投入,引入先進的大學生體能測試器材
在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做好體能測試的資金投入,在充足的資金下,引入更多先進的體能測試器材。目前,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在進行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情況評估的過程中,標準也在進一步細化和進一步科學化。因此,如果在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仍是使用傳統(tǒng)老舊的器材,則很難得出科學的結果,難以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進行準確評估?;诖?,這就需要通過資金的投入來引入更多先進的體能測試器材,指導大學生體能測試工作的順利展開,得出科學準確的大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數(shù)據(jù)信息,從而為后續(xù)的體育教育提供參考和借鑒。其次,先進器材的引進也能夠推動大學生體能測試向智能化發(fā)展,對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更加科學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進一步提高了體能測試的水平。
(三)做好大學生體能測試的宣傳工作,提高大學生重視程度
在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做好大學生體能測試的宣傳工作,以此來提高大學生對體能測試的重視程度。同時,也需要在大學校園內營造出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對于大學生而言,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的場所,也是生活的場所。那么通過體育文化氛圍的營造,便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認知。首先,學校方面可以定期組織體育活動,包括競技性的體育活動、集體性的體育活動等。例如,籃球比賽、足球比賽、集體體操比賽等。通過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喜好,從而在興趣的引導下,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其次,學校方面應當發(fā)揮出社團的作用,積極組建體育相關的社團,通過社團活動來由秩序地開展體育鍛煉。同時,在體育社團中也能夠營造出內部的良好氛圍,學生可在彼此的鼓勵下檢定他們的體育決心。最后,學校方面可以開展講座活動讓學生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能理解體能測試工作,并通過體能測試來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情況,以此來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合理安排大學生體能測試的時間
在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做好學生的體能測試時間安排。過程中,由于體能測試要同時面對多個年級的學生,那么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從整體上來進行分析和統(tǒng)籌,切實做好時間方面的規(guī)劃與統(tǒng)籌,尤其是要考慮到學生的課程問題,避免體能測試與學生的課程發(fā)生沖突。同時,在組織開展各個年級體能測試的過程中也需要提高銜接性,可采用各個年級穿插體能測試的方式,避免因為體能測試時間安排得不合理而影響體能測試的效果。最后,在大學生體能測試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預先制定好年度的體能測試計劃,從而細化每一個年級的體能測試時間,并嚴格按照時間來落實,避免出現(xiàn)時間上的混亂。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的體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生體能測試能夠有效分析和評價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和身體健康情況,從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大學生體育教育方案,對大學生的體育鍛煉進行規(guī)劃,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侯振宇,黃雪穎.河南大學體育教育專業(yè)本科生對教育滿意度的調查研究[J].運動,2019(06):44-45.
[2]付宏.試論大學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06):110.
[3]熊偉平,李航,余剛.大學體育教育教學方法研究——評《大學體育教育理論知識與運動實踐研究》[J].中國高??萍?,2021(Z1):150.
[4]唐麗.大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分析——評《高校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理念與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1(05):117.
[5]李振中.素質教育背景下大學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策略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5):102-103.
[6]莫冬麗,鄭建宙.淺談中國特色大學體育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9(36):173-174.
[7]喬銘,李曉汝.大學體育教育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葉,2020,4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