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喜民
摘要:一個秩序井然、友愛包容的課堂,可以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和諧發(fā)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因此,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是教育界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有效的班級管理可以塑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最大限度地減少班級教學制度的缺陷,讓全體班級成員都參與到班級治理中來,實現每個班級成員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策略
在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實行班級教學制度。班級、教師和學生構成了學校教育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系統(tǒng)中,課堂成為師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學生的學習活動大部分是在課堂中進行的,教師的教育活動基本上是通過課堂來完成的。小學生是積極的,對自己的行為缺乏約束。因此,班主任對班級的監(jiān)督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一、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意義
因為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需要班主任在生活和學習上對小學生的關注力度上要大一些,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內容也會相應地比較豐富。班主任肩負著傳授給學生知識的重要責任。因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其每天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要多過科任的教師,小學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重要時期,無論是基礎知識的學習,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都需要班主任教師付出巨大的心力。但是在單一的管理模式下,班主任的工作量較大,工作任務也比較繁雜,不但給班主任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也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yōu)化創(chuàng)新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可以把班主任從基礎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上,這不僅能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有利于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轉變管理理念
想要更好地進行班級工作,班主任首先需要轉變自己的管理理念,想要在新時期開展高效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要意識到學生這個主體的能動性,教師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教師應該充分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是這個班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個學生都對這個班級的建設有著自己的一份責任。當學生有了責任意識以后,就會時刻記得自己管理,主動遵守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由教師的“他律”變成了學生發(fā)自內心的“自律”,這就使班集體的各個成員緊緊凝聚在一起,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減輕了班主任的管理壓力,還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律習慣。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充分地信任學生,在班集體的活動中讓學生參與組織、管理,班主任再從旁協(xié)助,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的目地。
(二)加強自身修養(yǎng)
第一,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班主任作為在學校里每天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關系最密切的教師,對于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在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中,如果班主任自身的修養(yǎng)不足以讓學生信服,那么就無法管理好班級,學生對于班主任所下達的管理要求,也不會認真遵守。所以,想要更好地管理班級,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在教書這方面,這是班主任重要的本職工作,班主任要熟知所要教學的知識,做到精心備課,以應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突發(fā)狀況,預防出現學生提出問題,但是班主任回答不上來的狀況。在生活方面,想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班主任自己要先做到。比如,班主任想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站姿,那么教師在學生面前時,就要做出榜樣,坐在座位上時腰桿筆直,站在講臺上講課時也要身姿挺拔;班主任想要讓學生在課下多閱讀課外書籍,教師也要手不釋卷,增加自己的知識量。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尊重班主任,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共同進步。第二,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可以帶給學生如沐春風的感覺,這也改變了學生心中“嚴師”的形象,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多么的和藹可親,就像他們的家人一樣,這樣學生也會愿意與教師溝通,能夠與班主任敞開心扉地交談,分享他們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面對學生的求助,無論學生是否犯錯,班主任都不能嚴厲地批評學生,這樣會挫傷學生想要分享的積極性。班主任應該就事論事,首先幫助學生分析困難的成因是什么,并且細細厘清學生在這期間是否犯了什么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最后給學生提出中肯的意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班主任殷切的關心,不僅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觀念最早是由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來的,這種教育理念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主張要針對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等不同的情況來進行不同的教育。學生的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在讓學生學好知識的基礎上,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上,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積極發(fā)揮學生的特長。針對管理能力強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讓這類學生做班主任的“小助手”,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幫助班主任處理班級中的一些簡單事務。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還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讓班主任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針對熱愛學習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讓這類學生擔任班級中的學習委員,或者小組長的職務。因為他們本身的學習成績好,擔任這個職位,可以讓班級中的其他同學信服,而且他們擔任職務以后,就會自然地產生一種責任感,平時與其他同學在學習上互幫互助,還能夠融洽同學之間的感情。當然,班主任也要多鼓勵這類學生發(fā)展其他的興趣,做到全面發(fā)展。針對多才多藝的學生,班主任給他們一個平臺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藝。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認識到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及時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堅持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于劍英.現階段小學班級管理中激勵機制的運用[J].中國教育學刊.202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