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伶俐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必學的一門課程,小學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本階段。堅持閱讀課外讀物,對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學生經常閱讀名著有利于知識財富的積累,拓寬視野,還能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可見閱讀名著的重要性。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課外讀物,多閱讀名著,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名著閱讀;拓展視野;強化能力;積累素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重要,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有些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導致閱讀理解能力差,在寫作方面也有些吃力。課外讀物有很多,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有趣的書籍,不會考慮有什么好處,往往這些書籍都是較劣質的。這樣不僅會讓學生上癮,而且對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沒有好處。因此教師要引導他們正確選擇書籍閱讀,推薦學生閱讀名著,長期閱讀名著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學生得以積累知識量、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拓寬自己的文學視野,強化自主閱讀能力和促進寫作素材的積累。
1.拓寬學生文學視野
小學語文課本上知識內容大部分都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語文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有效的閱讀方式拓展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范圍,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學鑒賞能力的提升。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外文學閱讀任務,大部分學生會為了完成任務而以偷工減料或單純?yōu)g覽的方式閱讀。名著是能給人們帶來深遠影響的文學作品,文學涵養(yǎng)高。小學語文教師應開展相對的文學作品專題課,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經典文學作品,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文學鑒賞能力?;蛘吲e行優(yōu)秀文學討論會,學生表達看法和見解,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使學生更深層次理解優(yōu)秀文學,拓寬文學知識面。
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時,《草船借箭》選自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沒有閱讀過的學生根本不知道這個故事怎么來,看著標題會想“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作為古代名著,文言較淺近,學生會感覺到內容乏味,不感興趣。教師在教授這篇課文時可以以專題課的形式,給學生分享古代《三國演義》其他篇章并推薦學生閱讀,引入更多的故事情節(jié),指導學生細讀文章,體驗草船借箭的過程,比如可以邀請幾位學生分角色把故事演一演,能磨煉學生的代入感且更近的了解人物。和學生一起討論和交流人物在對話時的心理活動,分析人物的特征,感受優(yōu)秀經典文學的獨特。
2.強化自主閱讀能力
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提高語文閱讀水平的關鍵,這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能真正掌握閱讀方式,廣泛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查閱資料讀懂文章是學會自主閱讀的表現。無論如何,想要做好一件事情,興趣是首要,教師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就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小學生可以以聽、講故事;觀看電視提高自主閱讀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做好教學輔助,交給學生產生質疑并自己解決的方法,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深化思維、自己謀策略以發(fā)展認識。教師和學生開展討論,各表達各的觀點,多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讓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敢于質疑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以強化自主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授《少年閏土》時,學生的預習成果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自主閱讀,不懂的生字生詞自己查字典。設下問題,閏土是個活潑可愛的少年,作者分別從哪些方面寫閏土?提示學生應該分別從動作、語言、心理、外貌等方面去分析少年閏土的形象。可以播放小視頻版給學生做輔助,學生要學會一邊觀看一邊思考作者魯迅為何如此向往和憧憬閏土的生活,發(fā)現難疑要自主查找資料解決難疑。魯迅的作品在文學史上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可以結合課文和魯迅的其他作品來回答自己心中的“為什么”培養(yǎng)自學能力,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3.積累優(yōu)秀寫作素材
積累就是堆積如山,是知識的聚少成多,教師要求學生在增加見識、積累素材的基礎上有見必記,不僅動眼、動腦,還要動手。作文教學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學生知識量、素材量不夠,就不知道該怎么寫,也不知道該寫什么。在寫作方面有的學生丟了重要的分數,原因就是積累的寫作素材稀少,少部分學生是本有天賦,沒有寫作天賦的學生大部分靠閱讀課外名著,日積月累。所以教師還是要多鼓勵學生保持課外名著的閱讀,自覺積累寫作方面的優(yōu)秀素材以免寫作丟分。
例如,在教授《威尼斯的小艇》時,第二個自然段描寫威尼斯小艇的特點“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還有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小艇像新月和行動像水蛇,提示學生可以摘抄這些美句并學會寫批注分析。教師做好榜樣,可以閱讀名著有感寫自己的讀書筆記,和學生分享且告訴他們自己是經常閱讀名著積累知識寫出來的,指導學生多閱讀名著并學會摘抄,告訴他們可以在考試中寫作題上運用這些積累的知識可以讓教師另眼相看,這相當于一種激將法,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累心理。
總之,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少的學習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必須的,這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就比如鼓勵閱讀課外名著,名著的文學價值高能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自主閱讀能力,還能為以后的寫作積累優(yōu)秀素材。學生要在閱讀過程中挖掘未被發(fā)揮的潛能,動腦思考還要動筆積累,一步一步的去領略文學知識世界。閱讀名著能使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常志丹.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習作編排特點及教學中須注意的問題——以三年級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8(22):48-52.
[2]陳先云.文體協(xié)調:小學語文教科書選文的語言形式標準[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12):47-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