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寧珺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遵循語言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聽、說、讀、寫”,而語篇研讀就是英語的深度閱讀,教師通過充分研讀語篇,分析文體特征、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并結合課本知識,準確把握語篇內容結構,將語篇內容結構化。從文章中梳理出文本主題和內容,找出常用短語、句式,學習英文的表達方式,進而將其應用在日常教學中,這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途徑之一,也是推動學生仔細閱讀的主要方式,而教師如何確定學生是否能夠掌握語篇的內容呢?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可行方式之一。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篇研讀;閱讀課堂;有效提問
引言:
有效提問能夠讓學生在英語語篇閱讀中充分抓住文章的核心內容,掌握英語語篇的重點,加深學生對英語語篇內容的理解。而英語語篇由于體裁不同,內容較多或較難,在閱讀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和課程重點設計問題,進而通過5種問題類型--常規(guī)管理性問題、認知記憶性問題、推理性問題、創(chuàng)造性問題、批判性問題來設計提問,引導學生層層遞進的了解英語語篇內容,主題和作者意圖等深層內容,從而提升英語語篇研讀教學質量。
一、分層問題設計,增加課堂參與度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不能忽略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的差距。因此,在英語語篇研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問題引導學習,需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分層設計問題。讓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語語篇研讀學習中,并能夠回答上一到兩個簡單的問題。從而提升英語閱讀課堂的學生參與度,優(yōu)化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果。
問題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問題更加準確的了解英語語篇的內容。 而學生了解語篇內容的核心在于閱讀理解,這就涉及到學生的基本詞匯積累量和句式積累量。學生能夠讀得懂才能夠答得出來。因此在問題設計方面,教師應該充分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程度,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設計問題。 第二層問題設計,應該逐步針對語篇內容進行問題推入設計。第三層問題設計,應該在語篇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設計。這樣能夠保證無論哪種基礎儲備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二、設計核心問題,引導自主學習
在現(xiàn)代教學環(huán)境中,提倡少教多學。主要目的是弱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展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而課堂提問的主要目的是帶動學生的學習,將課堂教學模式從以教為主逐漸轉換為以導為主,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設計問題,帶動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規(guī)劃課堂教學內容,并結合課堂的核心內容,設計問題。根據課程內容的推進,設計遞進問題。讓學生能夠在遞進問題的引導下,通過自主閱讀語篇,分析英語語篇內容,進而完成詞、句、段、篇的遞進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教會了學生英語課程的學習方式。
初中英語教學需要關注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英語學科的語言能力,讓學生敢說、會說、能說,掌握英語學科的語言技能,學會英語語法和英語表述方式,鍛煉個人學習能力。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課堂學習效果,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充分研習課堂內容,重點關注語篇內容。并根據語篇掌握的內容設計教學問題。像在外研新標準八下Module 4 Seeing the doctor Unit 2 We have played football for a year now.這個單元的語篇問題設計中。教師就需要結合單元語篇的具體內容,設計出遞階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程內容?,F(xiàn)在課程初始,教師可以用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activity?why?這樣的問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將學生思維中關于sports 的知識調動出來。進而進行課堂教學內容推進。再用Do they have healthy living?來引導學生討論圖片中不同人的不同活動,進而講讓學生探討運動與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關系。以文中第一個人物Anna為例,首先,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并回答問題:What are their changes? What have they done?再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反饋和追問Why did her parents give her a dog? That means perhaps she has taken the dog for a walk since she got him. 為什么?來設計問題并推進內容教學。教師通過課前引導,課中提問,結合語篇內容提問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三、結合知識點提問,加深語篇理解
語篇研讀的優(yōu)勢是教師通過閱讀整篇文章,從文中梳理出重點句子、語法和涉及到的單詞。進而通過全面研讀文章內容,將文章內容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英語語篇的綜合學習效果。通常在教師要求學生自主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忽略語篇中包含的常用短語、語法、句式相關的內容。教師通過梳理,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方式,鞏固英語基礎知識。當然,在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除了自主講解之外,需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英語語篇中包含的英語知識點。在這種情況下,英語教師就可以合理利用提問來提醒學生關注與片中涉及到的知識點。
還是以外研新標準八下Module 4 Seeing the doctor Unit 2 We have played football for a year now.中Anna為例,在完成閱讀之后引導學生歸納語言形式,這幾句話分別用了什么時態(tài)?為什么?來設計問題并推進內容教學,既解決了時態(tài)問題,特別是現(xiàn)在完成時的使用,有更好地幫助學生去理解Anna生活方式的變化。這樣通過問題設計,不但可以完成教學,還能協(xié)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結語:
在語篇研讀中的提問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語篇的基內容,通過五種類型問題的設計推進學生學習語篇內容,教師通過合理設計問題能夠協(xié)助學生達成深度閱讀,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倪創(chuàng)新. 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視角下閱讀課堂提問策略分析[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21(3):99-100.
[2] 關秀靜. 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提問研究[J]. 新東方英語,2019(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