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慶玲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著重要影響。 而其中班主任又是和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的,作為教育工作的組織者與實施者,其中作者不言而喻。 因此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教育不僅是引導學生對教學知識進行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實。 只有注重德育教育,才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本文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對落實德育教育的途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啟蒙階段,所以在小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不但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也需要重視自身責任的有效承擔,充分發(fā)揮自身引領作用,注重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確切落實德育教育,讓學生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現(xiàn)狀
(一)過于重視學業(yè)成績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人才需求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小學教育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為了獲取更高的升學率,提升學校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教師通常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1]。 同時大部分教師認為,德育教育不包含在升學考試范疇內(nèi),就沒有必要花費過多時間,使得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視。
(二)教育途徑過于單一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班主任不重視對教育途徑的有效創(chuàng)新,無法對教育、管理工作進行科學分析與落實,通常只是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無法對家庭教育進行有效融合,使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并且幼兒家長缺少正確觀念,參與孩子教育沒有積極性,不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2]。 此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沒有在德育要求的基礎上對相應的家庭教育機制進行變革與完善,班主任無法合理應用科學手段開展德育教育,所獲教育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的途徑
(一)注重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蓖ㄟ^以德服人,才能夠更好的落實教育、管理工作[3]。 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班主任相比其他老師和學生接觸的更為密切頻繁,在此過程中有的學生就會情不自禁的對老師的行為進行模仿。 所以想要更好的落實德育教育,班主任自身就需要重視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yǎng)正面的興趣愛好,建立積極的道德情操。 然后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對學生產(chǎn)生正確影響,進而在潛移默化中落實德育教育。 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重視對社會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的系統(tǒng)性學習,并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充分結合,針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講解,以更加清楚、明白的展現(xiàn)給學生,同時能夠依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要求自己,以在不斷的接觸中影響學生,使其成長為高素質(zhì)的接班人。
(二)營造良好氛圍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可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提升其道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首先,教師需要對班級紀律提出嚴格要求,逐步構建良好班風,進而為學生成長創(chuàng)設優(yōu)質(zhì)環(huán)境,讓學生在相對自由的空間中得到自我成長;其次,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恰當引導,通過自身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學會接人待物,更好的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同時教師還需要重視對學生發(fā)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能夠看到身邊有著較強得到素養(yǎng)的人,并積極學習,從而讓學生成長為遵紀守法、勤奮好學、樂于助人的好學生。 此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認識自身不足,并幫助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樹立明確的是非觀;最后,班主任可以通過豐富的班級活動打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以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對良好的行為習慣、思想道德產(chǎn)生深刻認識。 同時教師還可以邀請家長共同開展主題班會,讓學生可以由不同場合中充分認識到,優(yōu)質(zhì)道德素養(yǎng)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多快樂。 通過對良好氛圍的創(chuàng)設,可以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可靠保障,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zhì),有效促進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落實,顯著提升小學教育水平。
(三)合理協(xié)調(diào)學業(yè)與德育的關系
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業(yè)與德育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這就需要班主任能夠重視對兩者關系的有效協(xié)調(diào)。 德育不僅是對學生品行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視學生積極情感的形成,所以聰明的班主任會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以德為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構建良好班風。 而良好班風的形成可以為學生帶來正確指引,對學生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班風是班級面貌的重要標志,是落實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所在。 在一個團結、奮進、守紀的班級體重,學生必定可以學習好、生活好。所以在實際工作只能夠,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同學之間開展良性競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此外,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的有效實踐,使其充分認識到實踐、理論是同等重要的。 這樣學生在實踐中可以對德育教育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并可以更好的配合老師實現(xiàn)小學德育教育目標。 將德育教育和實際教學內(nèi)容進行充分結合,借助學生所熟悉的教學內(nèi)容落實德育教育工作,在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學知識的同時,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以此獲得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能夠拓展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
三、結束語
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而班主任引導對學生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并將德育教育工作貫穿到教育活動中,盡可能爭取各科教師的有效配合。 同時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充分結合,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刻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給予教師良好配合,從而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冰冰.網(wǎng)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100.
[2]劉妤瀟.小學德育中尊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4):66.
[3]王國強.淺析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