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飛
摘要:在常規(guī)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雖然看似參與了課堂教學活動,但是與教師的有效互動行為并不多,通常是由教師統(tǒng)一講解英語知識,學生聽講、背誦的方式展開教學。部分小學生無法適應英語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出現(xiàn)了無意義學習行為,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難以積累有效的英語學習經(jīng)驗。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調(diào)整課堂教學策略,打造一個有趣生動的新課堂,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學習活動。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策略
引言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非常關鍵,將體現(xiàn)出“解放教育”思想,更易于讓學生學好英語,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此,小學英語教師便要從課堂導入、課堂探究與賞識激勵等多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準備。
1在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的激趣分析,讓學生集中精神
1.1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在建構主義理論下,皮亞杰等人已經(jīng)明確提出,學習是以學生的主動學、自主學為中心的,但是學習通常是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下發(fā)生,教師應該要充分整合各類教學媒介,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在英語課上,小學英語教師同樣也要嘗試以情境導入新課知識,一方面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調(diào)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另一方面便是為了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讓學生放松下來,順利達到激趣教學目的。
1.2運用游戲?qū)?,體現(xiàn)寓教于樂
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的吸引力是其他事物無法取代的,每個小學生都活潑好動、愛玩愛動,所以如果可以充分利用游戲資源去組織英語教學活動,那么則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學英語、說英語。在近些年來,隨著寓教于樂思想深入人心,以及英語課程改革環(huán)境的極大開放,游戲教學法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對此,小學英語教師便要主動設計英語游戲,用游戲?qū)胝n堂活動,以便切實優(yōu)化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
1.3運用對話導入,激發(fā)學習欲望
不管是哪一種教學策略,都離不開師生雙方的和諧對話,而教師的溝通藝術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為了讓小學生帶著好奇、愉悅的心情學英語,教師便要重視對話導入活動,通過和諧的、貼合生活現(xiàn)實的人文對話導入課堂教學,自然而然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讓學生實現(xiàn)有效學習。
2組織以生為本的英語探究教學指導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度
2.1小學英語教師要設計學習任務
小學生的英語認知經(jīng)驗并不豐富,不少學生都缺乏做計劃、做決策的學習意識,也因此難以主動學英語,在課堂上比較依賴教師的講解行為,學習主動性并不高。對此,小學英語教師便要設計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一節(jié)課要學什么,由此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思考如何學、怎樣做,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做準備。在“My hair is short”單元教學中,我就編訂了導學案,詳細列出了學習目標,具體內(nèi)容為:認讀單詞:nose、eye、mouth、ear、hair、head。學習英語句子“My/Your...is/are...”,并且能在實際的對話情境中使用這一句型說出自己的身體部位特征。本單元知識的整體認知難度并不高,且是貼合生活現(xiàn)實情況編訂的單元知識,所以當小學生閱讀了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內(nèi)容時,也就能明白自己要在本節(jié)課上學什么。
2.2小學英語教師組織“小講師”活動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從方方面面進行,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主動去探索英語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去講述英語概念,促使學生實現(xiàn)自主表達,帶著思考與教師對話,讓學習真正發(fā)生。為此,小學英語教師便可組織“小講師”教學活動,讓學生多探究、勤表達,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為促使學生實現(xiàn)有效學習做準備。在“My hair is short”單元,我所設計的學習任務難度并不高,學生只要熟練背誦英語單詞,并根據(jù)教材對話與插圖去學習新句型即可。因此,我就在課堂上組織了異質(zhì)分組學習活動,讓小學生在小組內(nèi)共同拼讀本單元的詞匯知識、分析句型結構。之后,各小組便可輪流參加“小講師”活動,分享識記單詞知識的方式方法,并用“My/Your...is/are...”句型造句。
2.3設計主題小組對話活動
目前,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便是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讓學生多說、多讀、多聽、多寫。其中,英語口語交際活動應該發(fā)生在每一節(jié)英語課上,教師要主動設計小組對話活動,讓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初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交際習慣,展現(xiàn)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為促使小學生實現(xiàn)有效學習做準備。在“My hair is short”單元上,我就設計了一個“Introduce yourself”的主題對話活動,小學生需在小組內(nèi)利用本單元知識去介紹自己的身體部位特征,并且結合前期所學的英語知識,介紹自己的名字、愛好與特長等,盡可能全面介紹自身個性,將各單元知識融會貫通,切實豐富英語對話。這樣一來,就可以營造良好的對話情境,讓小學生主動說英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小學英語教師組織賞識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1學生語言能力的賞識
語言能力,即小學生應用英語素材完成現(xiàn)實交際的聽、說、讀、寫能力,賞識小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信,有利于促使學生產(chǎn)生更強勁的學習動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主動賞識學生的語言能力,準確說出學生的實踐水平。
3.2學生學習行為的賞識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的基本目的便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突出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那么,在賞識教育中,小學英語教師也要主動嘗試學生的有效學習行為,方便學生總結學習經(jīng)驗,反思學習得失,促使學生在一次次的學習經(jīng)歷后總結學習教訓,直到學生可以做出正確的學習決策、學習計劃,切實實現(xiàn)有效學習。
3.3學生思維成果的賞識
賞識教育必須要客觀公正、符合現(xiàn)實,如果教師使用“溢美之詞”,那么會影響學生的個人判斷,并不利于促使學生實現(xiàn)有效學習。對此,小學英語教師便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選擇是否要組織賞識教育活動,肯定學生的思維成果與進步表現(xiàn),要做到公正客觀、實事求是。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去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本文探討了提高小學生課堂參與度的英語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王雙寶.關于小學英語學科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研究[J].好家長,2020(A1):43-44.
[2]李文娟.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的調(diào)動[J].校園英語,2020(2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