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鹽田區(qū)庚子革命首義中山紀念學校 黃宏鋒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多彩,但在現實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形式往往側重于唱歌教學、音樂視聽欣賞和簡單的綜合訓練,教學手段或學生學習的方式相對單一,那么音樂教學中怎樣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器樂滲透教學呢?
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先要充分研究和熟悉低年級的音樂教學內容及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忍耐力差、持久性弱等的特點,充分解決器樂滲透教學中的主與次的問題,選擇適宜的教材教學內容進行器樂滲透教學,或者是選擇適宜的教學時機有效地進行器樂滲透教學。比如,在歌曲《小星星》的教學中,學生會因為對這首歌曲太熟悉產生一種厭倦情緒,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也會隨之下降。這時,老師如果適宜地選擇簡單的節(jié)奏器樂讓學生用節(jié)奏器樂給歌曲伴奏進行奏唱練習,或選擇有固定音高的鋁片琴讓學生學習演奏這首歌曲。
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形式往往是綜合型課堂教學,在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小器樂的滲透教學,學生用來學習的樂器選擇非常重要,加上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接受能力較差,特別是對演奏技能要求高,演奏難度大的樂器接受能力更弱,因些在器樂滲透教學中最好選擇象三角鐵、碰鈴、木魚、沙錘等打擊樂樂器,或者選擇鋁片琴、木琴、口琴、豎笛等有固定音高的樂器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演奏學習,是提高音樂課堂器樂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一種甚至幾種簡單樂器演奏技能的最佳選擇。當學生經過一年或者兩年有效地進行器樂滲透學習后,他們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音樂基礎,基本技能以及對器樂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等特點,讓學生選擇演奏技巧較高的器樂進入課堂進行器樂教學,進一步提升音樂課堂器樂滲透教學的效果。
1.在歌曲教學中滲透器樂教學,歌曲教學重在讓學生唱會歌曲,但反反復復的唱歌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老師可以用“身體樂器”讓學生跟著音樂進行拍手跺腳,運用速度的快慢、聲音的強弱變化等讓學生感受身體也可以作為一種樂器進行快樂地演奏,
2.綜合技能訓練教學中滲透器樂教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低年級學生的感性認知很強,但如果在音樂教學中單純對學生進行樂理知識講授、視唱聽音等練習,學生肯定會因為這樣枯燥的基礎技能學習導致注意力分散或者根本學習不進去從而無法完成學習內容,這時老師可以選擇象鈴木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中的簡單樂器以及人體手勢,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可以發(fā)出聲音的“樂器”結合綜合訓練內容進行有效學習。
3.欣賞教學與唱游教學中滲透器樂教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音樂欣賞曲目中離不開對我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的認知,其中故事性、游戲性的欣賞曲目較多,涉及的某些樂器學校也不具備(如豎琴、管風琴、銅管樂等大型樂器),即使有此類樂器也不方便移入音樂課堂中作為教具使用。此時,網絡電子樂器就可以大顯身手了。教師多利用網絡電子虛擬樂器軟件為學生提供互動性練習平臺,也是在課堂中滲透器樂教學的好方式,作為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唱游課是小學一、二年級喜聞樂見的游戲式課型。因此,在唱游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簡單的、可以唱奏結合的歌曲進行器樂教學,并在唱游器樂教學中融入各種游戲方法。如通過學生們模擬各種動物叫聲或大自然的“聲音樂器”,在游戲中創(chuàng)設情境及音樂場景。讓學生在游戲中的唱唱、跳跳、玩玩,在唱游中欣賞不同的音樂風格和體驗不同的音樂氛圍,從面使唱游教學和音樂欣賞教學與器樂學習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