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浪丹?王靜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各界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中職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關鍵課程,在中職思政課堂融入黨史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黨史教育融入中職學校思政課教學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措施,以進一步培養(yǎng)新時代中職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黨史教育 中職思政課
百年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取得了一系列偉大成就,創(chuàng)造了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鑄就了寶貴的革命精神,形成了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這些都是當代中職生應該汲取與繼承的精神營養(yǎng)和寶貴財富。中職思政課教師要學會運用這些財富為思政課堂增添色彩。中職思政課擔負著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而黨史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因此,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學校思政課教學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立足于中職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重點探討如何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進一步提高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堂的實效性,培育全面發(fā)展的高技能人才。
一、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yǎng)新時代中職生的必然要求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職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學校黨史教育的重要載體。中職生作為新時代改革發(fā)展的建設者,應積極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成為高素質人才、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中職生應自覺接受黨史教育,進一步堅定愛國主義信念,爭做新時代優(yōu)秀的中職生,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獻出一份力。
(二)有利于更好地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中等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新課標(2020年版)》提出了思政課的五大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其中政治認同素養(yǎng)居首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不僅為中職思政課教學指明了方向,而且要求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要注重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職思政課堂是培育中職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黨史教育的重要平臺。在具體的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融入黨史教育內容,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奮斗歷程,全面理解黨的方針和政策要求。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以培育中職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主旨,從中職生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課堂中汲取精神力量,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從而更好地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有利于豐富思政課堂教學內容
新課標一直強調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讓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需要,就要不斷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思政課堂的吸引力。中職思政課堂是中職學校對中職生開展黨史教育的重要場所,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所蘊含的精神財富也是寶貴的思政素材。因此,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堂,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思政課堂教學內容,還能為教師進行思政課教學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為思政課堂增添不同的色彩,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黨史知識。
二、黨史教育融入中職學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的重視不夠
中職思政課教師主動將黨史教育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中,有利于更好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要求。然而,一些中職思政課教師對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的重視不夠,他們有的認為黨史教育是歷史課的內容,與思政課教學關系不大,在認識上存在偏差;有的本身未能全面掌握黨史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沒有深入思考融入的切合點,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往往浮于表面,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黨史的興趣。另外,部分中職生忽視了對黨史知識的學習,認為其與專業(yè)課學習沒有太大關系,導致部分學生對黨史知識了解不夠深入。有的學生認為中職學校學生只需掌握職業(yè)技能就行,德育和文化知識學習無關緊要,黨史教育不是專業(yè)課,理論性較強,內容空洞乏味,學不學無所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進一步影響了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二)黨史教育與中職思政課教學內容融合度不高
當前,中職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教學授課過程中,著重講授思政課教材理論知識要點,未能將黨史教育充分融入到思政課教學內容中。中職思政課有其特有的知識框架,教學內容也有所不同。如“經(jīng)濟政治與社會”課以闡述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為主要教學內容,由于教材內容理論性較強,為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教師更加注重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知識,著重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政治、文化,很少將黨史教育融入其中來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在講解第七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時,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如何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知識與哪些黨史人物、黨史事件所蘊藏的內涵相對應,教師在這一方面往往很少涉及。中職思政課教師未能深入挖掘史實背后所蘊含的科學哲理及精神實質,使得教學內容與黨史教育融合度不高,以致一些學生對黨史的理解不夠透徹。因此,學生通過學習黨史,增強理想信念、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往往也就難以實現(xiàn)。
(三)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的教學方式單一
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堂,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黨史知識的興趣。當前,中職學校思政課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相對單一,教師進行黨史教育的方式還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課為輔,未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價值需求,師生互動性不強、教師對學生的感染力不強,導致一些中職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往往僅停留在表面,對黨的認識還不夠深刻,難以將學習的內容真正滲透至學習和生活中。同時,教師在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僅將課本中有關黨史教育的內容通過PPT課件,采用文字描述、圖片展示和視頻播放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教師雖然在其中融入了相關黨史教育內容,但呈現(xiàn)形式較為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不能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難以實現(xiàn)思想共鳴。此外,傳統(tǒng)的教師通過課堂講授的方式也無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自己是否真正了解黨史的相關內容,不能及時獲得教學反饋,因此影響了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效果。
三、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的措施
(一)提高融入意識,主動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
中職思政教師是對中職生開展黨史教育的主體,將黨史教育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中有利于更好發(fā)揮黨史的育人功能。思政教師應提高融入意識,主動將黨史教育融入到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因此,中職思政課教師要加強黨史理論學習,通過認真閱讀黨史相關書籍、黨的領導人物相關著作,參觀革命圣地、紅色教育基地等場所,積極參加黨史教育相關的主題講座等方式,進一步深入了解黨的歷史,堅定理想信念,切實履行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在理論學習和各類實踐活動中,了解黨的歷史脈絡,挖掘富有價值的素材,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在課堂上分享,營造輕松愉悅、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應主動轉變觀念,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認真研習黨史知識,幫助學生學會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高效地將黨史教育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中。
(二)合理利用黨史素材,提高黨史教育與教學內容的融合度
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需要依據(jù)教材的內容、講課的目的,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合理運用黨史素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與黨史相關的內容,找到兩者的結合點,增強兩者的融合度,真正做到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教師在利用黨史素材時,應選擇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的素材,同時也要符合中職生特點。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領袖和英雄人物,這些人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優(yōu)良道德品質和動人的故事值得當代中職生學習。這些素材用在思政課堂上,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其更好地接受黨史教育。例如,在講到“經(jīng)濟政治與社會”第五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小康社會的提出”這一知識點時,可通過展示鄧小平同志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視頻、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等,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偉人鄧小平對于我國改革開放所作出的貢獻,了解黨的歷史上偉大領袖關于改革發(fā)展的相關論斷,使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使學生更加愿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三)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融入的方式方法
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十分重要。創(chuàng)新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思政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采取圖片、視頻等直觀方式,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教師在講到黨史史實時,可以將相關的黨史人物、事件通過視頻、圖片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課堂上直觀地看到、聽到、學到相關的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此外,教師也可在課堂中設置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例如,可開展5~10分鐘的“黨史故事我來講”的活動,讓學生結合教材知識和黨史故事談談對黨的認識,真正在思政課堂中學懂黨史知識。在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學?;虻貐^(qū)的資源優(yōu)勢,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參觀紅色文化教育場館、紅色旅游景點,在參觀的同時為學生講解其中的黨史故事,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黨的光輝歷程。為增強黨史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可將學生在課后搜集的影視資料、黨史文章的次數(shù)和質量記入其平時成績,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可促進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堂,達到育人的目的。
四、小結
中職思政課擔負著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使命,也是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陣地。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黨史中所蘊含的精神養(yǎng)料為中職思政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堂教學資源,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水平,運用黨史的育人功能也符合新時代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要求。將黨史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作,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增強融入的意識,提升思政課教學內容與黨史教育的融合度,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進一步幫助學生增強愛黨、愛國的信念,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新時代的高技能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玲,韓美群.知史愛黨 知史愛國——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思考[J].學習與實踐,2021(4) .
[2]鄭傳春.利用思政課對中職學生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1(7).
[3]鄭麗萍.黨史學習教育融入中職思政課的實踐路徑與長效機制的構建[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
[作者單位:江西省醫(yī)藥技師學院(江西省醫(yī)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