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琪
摘要:在新世紀,中職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已逐步成為一個重要的主題。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格品質的提高、身體的健康發(fā)展都是有益的。為此,應改變教學理念,以提高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積極開展中職英語教學改革,從多方面面向中職學生開展教學。文章從中職英語的基本素質入手,對其進行簡要的剖析,以期對其有所裨益。
關鍵詞:中職英語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核心素養(yǎng)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一種先進思想,它是實現(xiàn)高校辦學價值、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核心素養(yǎng)文化強調的是全面、多樣化,是一種有價值的教育目的。要使中職階段的英語基本素質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必須從根本上把握基本素質的內涵。只有理解了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品質,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規(guī)劃的制定和實施。
一、文化的核心價值
“核心素養(yǎng)”是指“中職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力”,它的具體涵義是“中職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要具有的重要素質和能力”。核心素養(yǎng)文化是國家“以德育人”思想的重要內容,是貫徹實施國家教育方針的一座橋梁。在新世紀,中職英語教師要從基本素質入手,為新時代的國家人才培養(yǎng)指明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A素質的產生,是對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一次徹底的顛覆,也是一次重要的改革。它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fā)芽。這是一種從實踐中產生的重大科學理論,也是一種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求的教育思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中職學生的基本素質在中職學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教師要從中職英語的教學與核心素質的教育入手,注重對中職學生進行人格品德的培育和對社會的教育。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核心素養(yǎng)是由眾多學者對其進行的研究總結而成,其內容大致可劃分為六大類。本章通過對三個方面的具體分析,幫助英語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含義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使中職英語教學更好地促進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一)基于文化
在素質教育的核心,文化根基可劃分為兩大類:人文傳承與科學教育。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是民族的靈魂,是人類社會變革的重要精神動力。優(yōu)秀的文化能塑造人們的心靈,提高人們的心靈力量。其基本素質的文化根基,體現(xiàn)在對基本社會技能的掌握、對人類發(fā)展重大文化成果的理解、豐富的文化內涵、豐富的文化成果、具備高度的心理活動能力。文化根基中的人文傳承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身的價值觀、文化素質的追求,以及在社會中利用人文科學的知識而形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其主要體現(xiàn)在人文情懷、人文沉淀等方面??茖W教育是與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相一致的一種精神力量。這是中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樹立的一種重要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可以用思想和行動的模式來表現(xiàn),敢于批評、敢于質疑、敢于求真、實事求是,始終堅持科學的唯物辯證。
(二)自我發(fā)展
自主權指的是演員能夠根據自己的意志和思想行動。這也可能是動機和個性。這是哲學、科學、政治的一種觀念。自我發(fā)展是指在學習活動中,中職學生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能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能自如地應付各種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有明確的自尊和價值實現(xiàn)途徑。自我發(fā)展的觀念包括:學習與健康的人生。從字面上看,學習意味著要讓中職學生們知道怎樣去做好。這是中職學生自主意識、自學方法和自學方式的形成,能讓中職學生更加正確地理解和評估自身的逐步學習,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注重“健康”的健康生活。這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中職學生可以關注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健康,正確地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
(三)社會交往
社會性是一種個人的特性,它是一種對社會和集體發(fā)展有利的特性,它體現(xiàn)為個人在參與社會群體或成為社會群體成員時的個人。社會性也是人的本質特征,它暗示著人不能永遠與社會、集體分離。社會參與既注重“社會”,也注重個人的參與。中職學生的社會參與,是指在處理好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承擔社會責任、遵守社會公德、嚴格遵守倫理、行為準則等方面?,F(xiàn)代公民要順應這種精神,在新時期樹立起一種理想的信仰。以及有責任心的社會精英。社會參與主要包括社會責任和社會實踐。
第一,注重中職學生的社會責任?!吧鐣熑巍笔侵钢新殞W生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識、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范的宏觀觀念。二是要有國家意識,要始終愛國,要銘記歷史,要不斷地為國家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復興而奮斗。第三,要具有開闊的世界觀和遠見,懂得自己所處的世界,關心人的發(fā)展,尊重不同的文化。實踐創(chuàng)新的重點是工作實踐。中職學生要具備實際工作的意識,主動地學習技術,知道問題和思考,主動地解決問題,并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文化基礎、社會參與、自我發(fā)展等都是基礎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中職英語教師要主動改變自己的思想認識,把英語的具體內容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之中,并根據自己的特點開設個性化的、個性化的專業(yè)課程。中職階段的學生的心理素質要求是其首要任務。以中職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基礎,對現(xiàn)行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改革。在加強中職學生的職業(yè)素質的同時,還應加強對中職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使其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并把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與生活相結合。在不斷的學習中,中職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從而形成適應時代要求的綜合型人才。
[結語]因此,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是一種關系到高職中職學生終生發(fā)展的基本能力。然而,如何深入實施和成功實施,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在此過程中,中職英語教師要轉變觀念,提升素質,主動變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強化對中職學生的指導。中職英語教師的核心素質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開始。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中職英語教師和中職學生都要有足夠的自信才能戰(zhàn)勝它。
參考文獻
[1]王聰.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滲透研究[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9).
[2]楊建勝.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中職英語教學研究[J].成才 之路,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