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錦
【摘要】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且不斷提高對人才素質方面的要求。語言表達能力對人們的交往產生重要影響,是重要的一種綜合能力,因此近年來人們高度重視這一能力的提高。結合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可知,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對表達能力的認識不足和表達能力訓練不足兩個方面。為了實現(xiàn)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目標,筆者提出了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加強口語訓練和開展實踐活動等方面的策略,希望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語文學科教學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關鍵途徑,學生學習該學科不僅可以鍛煉自身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而且還能提高自身素養(yǎng)。初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合理利用現(xiàn)有條件,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加強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實現(xiàn)預期的教育目標。因此,筆者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經驗談一談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對表達能力的認識不足
課程改革至今已有多年,但仍有教師不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下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僅盲目地給學生講解語文知識,側重培養(yǎng)學生應試能力。很顯然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側重講授理論知識,整個課堂上以自我為中心,幾乎沒有與學生互動,甚至整個課堂上都是教師一個人講課,學生被動地學習,無法充分地表達內心的想法。
(二)表達能力訓練不足
初中生面臨中考的壓力,且語文學科又是三大主科之一,無論學生、教師還是家長都高度關注該學科的學習。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拿到高分通常都制定了完善的教學計劃和任務,但很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學生在家長和教師較高的期望下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繁重的作業(yè)上,基本上沒有時間鍛煉自身表達能力。而家長則是過于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對表達能力的認識不足,錯誤地以為孩子長大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表達能力。因為教師不注重表達能力方面的訓練,最終就會導致學生形成孤僻的性格,不善于人際溝通,在表達能力方面缺乏自信。
二、初中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具體來說可從幾個方面著手探究:
(一)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若教師為學生營造優(yōu)良的課堂氛圍,必然調動學生參與表達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預期的教育目標。因此,教師可以在備課時融入小游戲,以此調動學生語言表達欲望。教師應用游戲時需要注意選擇貼近文章內容,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以教學《范進中舉》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比如學生可以選擇扮演鄉(xiāng)鄰、范進和胡屠戶等等,活動開始時同學們需要通過對話表達出范進的圓滑世故、猥瑣懦弱;胡屠戶的粗俗勢利以及趨炎附勢;鄉(xiāng)鄰的冷漠無情等等。通過活動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產生較高的表達欲望,激發(fā)了學生鍛煉口語表達的積極性。
(二)加強口語訓練
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明確口語交際在語文學科中的地位,并從多個方面設計,調動學生參與語言表達的興趣,又或者通過加強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方式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中給予學生更多鼓勵,積極與學生溝通,強化師生之間的感情,并在課后和學生溝通,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從而讓學生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并在課堂上提出深奧的知識點,并通過分組討論解決問題。若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以教學《鄉(xiāng)愁》這篇文章為例,從內容上看文章主要表達了作者的鄉(xiāng)愁。為此,筆者先是讓同學們聽朗讀示范,之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緊接著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以此加強學生口語方面的訓練。比如“鄉(xiāng)愁本身是一種抽象的情感,詩歌講究的是形象性,這首詩如何將抽象的鄉(xiāng)愁變得更為形象?”提出這一問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探討,最后同學們在小組討論中逐步總結了詩人主要通過“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種意向表達鄉(xiāng)愁,這四種意向代表了漂泊、隔離和訣別,最后是故國別、生死別,最后從個人情感逐步上升到民族情感。如此,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溝通、交流、討論,加強了自身表達能力,實現(xiàn)了預期的目標。
(三)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的開展對鍛煉學生表達能力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這就需要教師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比如說教師可以開展舉辦朗誦比賽、情景對話配音、演講比賽、我是街頭小記者等活動,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逐步提升自身表達能力。比如說教學《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后筆者讓學生們就這篇文章開展一次朗誦比賽,在學生們的努力之下每個學生都入情入境,深刻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此外,筆者還讓同學們針對這篇文章進行點評,給學生更多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得到鍛煉,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師應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立足學生特點制定完善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大膽地表達自身想法,在學習中積累更多語言素材,讓學生表達內容逐步變得豐富,從而實現(xiàn)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目標,這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樣起到促進作用。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6046)】
【參考文獻】
[1]凃進. 初中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分析[J]. 教育觀察(下半月), 2017, 6(4):94-95.
[2]張紹奎. 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分析[J]. 新課程導學:上旬刊, 2017(6):1.
[3]杜永奎. 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途徑分析[J]. 才智, 2020(2):1.
[4]張興明. 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10):1.
[5]祝曉龍. 初中語文教學如何提升學生表達能力[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9(7):279.
(責任編輯:黃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