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
摘要:應用文是一種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廣泛的文體,但由于其格式和內容的限定性,因而教學方法易形成程序化的模式,導致教師教得枯燥,學生學得乏味,最終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教師應該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教學目標,開展帶有“感情溫度”的應用文教學。根據學生的年級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式。開展快樂教學模式,讓學生快樂地完成學習目標,并且對應用文寫作產生興趣。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教學方式;興趣激發(fā)
寫作一直是很多小學生無法逾越的學習鴻溝,很多小學生認為寫作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自己無法完成艱巨的寫作任務,所以在面臨寫作教學時,往往會比較抵觸。應用文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文章,應用文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而且整體學習難度也比較低。另外,教師開展應用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遵循快樂教學的理念,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一、知其然——應用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
任何教育都應該從學生小時候抓起,對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該如此。應用文寫作要求較高,而且后續(xù)實用性較強。在學習和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用到應用文,例如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如果需要跟教師請假,請假條就是應用文的一種類型。 但是目前部分小學生在書寫請假條時并不知道請假條正確的格式規(guī)范。這就說明在小學階段,很多小學生并不了解應用文寫作的基本概念。
二、知其所以然——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探索
(一)讓學生了解應用文
高質量的教學需要豐厚的理論基礎,所以,教師應該以理論基礎教學為中心,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靈活轉換。學生是應用文教學中的接受者,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師的講課內容,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應用文的概念,并且讓學生知道如何書寫應用。為了增進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例子,例如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給他人留言留言寫的紙條叫作留言條或者學生請假時寫的請假條。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能夠接觸到的真實的例子,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模板,讓學生對照參考。讓學生懂得基本的書寫規(guī)范和書寫格式,然后自己對格式進行整理。教師讓學生了解應用文的實際概念之后,進行應用文寫作時會更加容易。
(二)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同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因素,學生學習需要目標,教師講課時不能漫無目的的隨意發(fā)揮,應該切合實際考慮到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和發(fā)展需求,結合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特點,實現(xiàn)多方面的考慮之后,給學生呈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內容。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應用文練習寫作時,不能讓學生直接進行練習寫作,首先應該為學生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要讓學生知道應用文寫作的要點結構以及下筆點。學生了解基本的寫作內容之后,還需要幫助學生克服“陌生字詞”的問題。低年級小學生漢字詞匯量薄弱,書寫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出現(xiàn)困難的情況,這種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用拼音代替漢字。但是,寫完之后應該通過查閱字典的方式知道正確的寫法,擴充自己的知識點。
(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1.故事引入,培養(yǎng)興趣
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應用文是十分陌生的知識,如果生硬地灌輸這一知識,學生便會產生對陌生知識的畏難情緒。如何讓這種新知識、新能力為學生樂于接受且愉快習得呢?我們可以與故事鏈接,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登臺上場。從統(tǒng)編教材的編排來看,也滲透了將故事與應用文學習巧妙融合的思想。如一年下冊《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文,就借助童話故事,可以對童話故事的情節(jié)進行分析,研究狗熊的播報通知內容,可以讓學生對通知的內容進行復述。學生在復述內容的過程中,能夠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能夠了解應用文的真實要素。再通過修改通知等方法進一步鞏固所學,效果就更好了。
2.創(chuàng)設情境,習得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面對面地演一演,說一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輕松、愉悅地掌握了寫應用文的訣竅。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制造一個情境:“小紅過生日,小明約他來家里吃蛋糕。但是這時候小紅的媽媽還沒有下班,小明害怕媽媽擔心,所以給媽媽寫了一張留言條”。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好情境之后,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和創(chuàng)作,把整個的過程演一遍,然后將自己要面對面告訴對方的事情寫在紙上,這樣就解決了人稱轉換的問題,然后再讓學生在課上為小明寫一張留言條,告訴學生只要把剛剛大家說的變個人稱就行了。
三、教然后知困——應用文寫作教學之思
總之,應用文寫作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寫作能力。教師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不能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應該真正以快樂為導向,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和心情下完成應用文的學習目標。除了自覺的完成學習目標之外,激發(fā)興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興趣之后,后續(xù)煩瑣的教學步驟會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并且能夠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英杰.“角色互換”教學法在小學應用文教學中的使用[J].品位經典,2020(02):154-155.
[2]宣乃瑜.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心得[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0):34-35.
[3]楊晉.關于應用文寫作教學方式轉變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10):31-32.
[4]劉新.關于應用文教學從小學開始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1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