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摘 要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據(jù)著較大比重。而文言文教學具有多重教育價值,它蘊含著寶貴的民族精神財富,可有效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通過強化誦讀教學,引導學生領悟文言文的情感;挖掘文言文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以此提升文言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教學途徑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據(jù)著較大比重,它在高考語文各類題型中也占據(jù)著較多的分值。在新課改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愈發(fā)重視文言文的教學工作。而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學水平及教學效率已成為語文教學工作者的研究重點。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思考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提高文言文教學水平。文言文教學還具有多重教育價值,它蘊含著寶貴的民族精神財富,可有效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深入挖掘文言文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一、強化誦讀教學,引導學生領悟文言文的情感
在文言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應認識到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應對各項教學任務,結合教學大綱與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學習進度、認識能力,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帶領學生領悟文言文的情感,反復誦讀文言文,使學生與文章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即便文言文晦澀難懂,只要學生花時間、花精力反復誦讀,就能夠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內涵。在文言文誦讀中,教師不能拘泥于形式,可以采用齊讀、范讀、領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熟悉和掌握正確的誦讀方法。然后,安排學生按照課堂上學會的方法自己去誦讀課文,掌握和運用重音、語速、音調等誦讀技巧。通過這些誦讀方法,讓學生深入領悟課文的內在情感,與作者形成情感交流。
二、重視文言文的美感,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文言文蘊含著較高的教育價值,也具有美感與魅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文言文的美學特征,帶領學生發(fā)現(xiàn)、了解、分析文言文的美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調動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與探究熱情,并將興趣與熱情轉變?yōu)閷W習的動力,使學生深刻領悟文言文的內涵。在教學中,教師應始終秉持發(fā)現(xiàn)美的理念,由學生自主找尋文言文中美的元素,如意境美、詞句美。如果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文言文獨特的美感,則有助于他們深刻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將自身融入文言文所蘊含的獨特情感意境中。此外,通過發(fā)現(xiàn)文言文的美感,有助于學生逐步領悟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切實強化文言文的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師也可將趣味性的小故事融入到文言文的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講解文言文課文時,教師也可利用聯(lián)想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將文言文與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相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文言文的內容及情感。通過挖掘文言文的美感,可使學生樂于接受文言文知識,解除學生對文言文的敬畏之情、排斥之感,強化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與認識。
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散學生思維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各項要求,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帶領學生深入學習文言文,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通過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緊密融合,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受文言文中所蘊含的信息。同時,教師也可督促學生廣泛收集與課文相關的文言文資料,圍繞課文進行深入討論,從多種角度對課文進行研習探討。比如,在《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本文篇幅不長,也沒有太多的生僻字,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大,學生一般都能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因此,教師可以挑選幾個學生代表,讓他們代替教師給其他同學進行講解。在講課之前,學生代表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廣泛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料,以應對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比如,有學生提出疑問:作者為何將“文章”比作大好山河?為何將“大塊”比作自然界?文中的“假”應作何解釋?這些問題如果學生代表解決不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最終尋找到正確的答案。通過課堂討論,可以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使其對文中的詞句形成獨到的認識與理解,從而凸顯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特色。對于部分篇幅較長且具有一定難度的文言文課文,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教師應深入分析課文的特點。若文言文的故事性較強,則教師可組織班內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不同人物,通過表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課文內容。例如,在《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以此引領學生梳理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內容,賞析人物特點,感悟文言文魅力。
四、將閱讀與寫作教學融合起來
許多語文教師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時,往往比較強調文言文的閱讀而忽視寫作,導致學生的文言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存在缺陷。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中大量的文言文課文運用了獨特的寫作技巧與巧妙的寫作手法。如果學生能夠將文言文中的寫作技巧理解、消化并吸收,并逐漸將其轉變?yōu)樽陨淼哪芰?,則可以大幅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诖耍谖难晕慕虒W時,教師應帶領學生仔細揣摩課文中的寫作技巧,并將其融入到自己的寫作訓練中去。在教學中,教師可采取下列方法著重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一,改寫課文,在改寫訓練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尊重課文,并適當?shù)厣罨n文的主題。在此背景下,學生要深刻理解原文的思想感情,體會文章細膩的寫作手法。同時,學生還要善于運用聯(lián)想,發(fā)展自身的思維,彰顯學生的個性,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通過圍繞文言文課文組織學生開展改寫訓練活動,有助于強化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使其將生活實際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充分展現(xiàn)語文知識的獨特功用。
第二,圍繞文言文課文開展讀后感的寫作。在文言文教學時,教師應意識到讀后感寫作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讀后感的寫作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在完成《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文章內容寫作讀后感。學生可以圍繞課文中的故事、人物、主題等,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獨到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強化文言文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重視文言文教學的價值,并通過強化誦讀教學,引導學生領悟文言文的情感;重視文言文的美感,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散學生思維;將閱讀與寫作有機融合起來,從而切實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
[作者通聯(lián):南京師范大學灌云附屬中學]
育人是課堂教學的應有之義,將育人作為價值追求和根本任務是課堂教學的實踐品格。那么,課堂教學中的育人功能是何以生成的、又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
教師教學是“教書”與“育人”的辯證統(tǒng)一。課堂教學是以課程文本為中介的“雙主體”(師生)之間的“對話式”交往過程。在教學活動中的師生對話,是師生之間內在精神世界的敞開和溝通,是師生在相互理解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觀點、思想和精神上的相遇、相通與相容,從而達到生命質量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完滿建構。這說明,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啟迪與生命的感召,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容忽視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絕不能僅僅做一個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特別是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要以至真至愛的教育情懷和春風化雨的教學智慧尊重、啟迪和浸潤學生的心靈。這足以說明,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應是言傳與身教、教書與育人的動態(tài)和諧統(tǒng)一。
(李鐵安《中國教育報》2021年11月19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