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桃
摘要:小學時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如何全面落實新課改的素質教育理念,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改革與創(chuàng)新,通過打造高效課堂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從思想根源上愛上數學,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學習數學,從而發(fā)揮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是當前數學教育工作者尤為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學習興趣;缺失原因;優(yōu)化對策
引言
現代化的高效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并通過多種新型的教學策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
數學科目的特點使得課堂不會如語文課堂一樣充滿詩意,因此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一定的互動,學生的個人興趣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實際互動,在課下也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造成師生間的距離較大,不利于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出具體且更具針對的教學計劃,從而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綜合成效。
(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
很多教師觀念守舊,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時仍以黑板教學為主,很少應用多媒體教學,數學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使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反感。還有一些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課堂教學僅僅圍繞教學大綱進行,對教學內容沒有拓展、延伸和創(chuàng)新,教學的目的就是為完成教學任務,因而在課堂上只注重數學知識的講解,缺乏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技巧的指導,使得小學生的思維僵化,所學的數學知識只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學以致用。
二、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際策略
(一)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逐步進入網絡時代,以網絡技術為平臺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學中,小學數學也不例外。首先,多媒體在小學教學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減輕了教師的板書工作,而且給小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感受,使得那些復雜難懂的疑難點變得直觀形象,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豐富教學內容。由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重新被激發(fā),教學的效率大大提升。其次,以移動網絡技術為基礎的微課教學深受師生的喜歡,微課視頻的教學時間較短,維持在8-15分鐘,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制作微課視頻的素材是重難點,學生不易掌握的內容,其針對性較強,在培養(yǎng)學生較強思考能力的同時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深入。微課還可以讓學生反復學習,如果在一次學習沒有掌握的情況下,可以有效避免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因精神不集中或沒有理解而遺漏知識點的弊端。最后,微課還可以滿足學生在任何時間或地點的學習,當然要有網絡為支撐,學生可以在學校自由活動時間、家中晚飯前后等時間,也可以在公交車上、宿舍內等進行學習。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自由自主的學習,直至完全領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以現代化的手段作為全部的教學方式,只能以輔助教學的手段加以適當運用。只有這樣才能主輔結合,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
(二)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
情境教學是一種氛圍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起到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的作用。數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貼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結合教學內容,盡量設計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這樣,學生能夠快速融入情境中進行學習和思考。學習是一種個體化行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從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態(tài)度、能力、心理特征等方面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同化和消化。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能夠發(fā)現更多問題,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能夠具有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意識的形成。例如,在教學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商品買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購買者,將學生的文具和書本等作為商品,并且為學生提供多種面額的紙幣,讓學生進行情境演練。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并且還能鍛煉學生的加減法運算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到知識。
(三)利用趣味性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推動力,也是學生持續(xù)深入學習的動力源泉。為了更好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要結合課堂實際情況不斷地改進教學手段,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過程穿插極具趣味性的問題,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從而激發(fā)其探究的意愿,讓學生充分參與探討問題的過程。因為,有探討就有互動,有互動就會有碰撞,而碰撞能產生思想的火花?;跀祵W學科的特殊性,有很多題目都有多種解法,這種碰撞無形中能幫助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路,發(fā)現更多解題的途徑,能很好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注意力,促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解題興趣,從而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標。在學生的探究與參與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對他們參與時的具體表現給予恰當的評價和適當的引導,比如重點表揚解題快、解題過程清晰的學生,并有針對性地對學習狀態(tài)不佳的學生給出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盡最大可能營造平等、自然、輕松的交流氛圍,即使對于偏離思路的學生也要給予其一定的肯定,鼓勵其參與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生硬、粗暴地批判結果,因為打壓學生的積極性非常不利于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開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的發(fā)展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主動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結合新課標與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來靈活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綜合成效。
參考文獻
[1]周文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07):165.
[2]楊蘋.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讀寫算,2019(35):117.
[3]丁維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缺失的原因與應對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