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玲
摘要:在語文課程改革的教學新時期,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和調(diào)整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而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的策略進行分析,是為了將情景教學方法與語文教學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使其成為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一條有效路徑,從而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學習知識、增強能力。
關(guān)鍵詞:情景式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8-455
引言
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這門學科學習的內(nèi)容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梢哉f,生活為語文學科的學習提供了生動的教學素材,語文學科的發(fā)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在很多方面影響了社會的文明程度。情景式教學法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應運而生,以生活情境為根本、為基礎、為依托,將生活的情境有效運用于課堂教學活動。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應用情景式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這是因為情景式教學法來源于生活,學生會感覺親切、熟悉,這樣就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也能夠更加深入理解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或是加深記憶,或是更為詳盡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以生活情景為來源,有效結(jié)合生活情景
與教學情境眾所周知,生活情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guān),為人們熟知。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將生活情景與教學情境相結(jié)合,引導學生進行合理聯(lián)想,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相比虛擬的教學情境,生活情景的再現(xiàn),更容易引起學生們在思想上的共鳴,進而喚起情感上的記憶,更為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朱自清《背影》一文教學活動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分享一些在生活中與親人相處的例子、頗為感動的生活小事等。通過這些故事的分享,啟發(fā)學生思考自己和親人相處的點滴,這種親情的寶貴。也就是說,讓學生通過舉一反三,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真摯的父子之情,以及父親對于兒子無私的愛。另外,語文學科的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yè),進行仿寫的練習。通過仿寫,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通過作文的字里行間進行表達。這樣,先是學習課文、理解文章思想感情,進而引起共鳴,并將這種情感通過寫作進行表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雙管齊下。
二、多加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手段
相比于借助語言、文字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圖片、視頻和音樂更為直觀,也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和感觸,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講,視頻、音樂、圖片等多媒體手段可以將以往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情境創(chuàng)設模式向“教師播放、學生感悟并自發(fā)參與”的模式轉(zhuǎn)變,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來講,在講授《安塞腰鼓》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初安排學生觀看一段陜北高原人民表演安塞腰鼓的視頻,如此學生一定會對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又如在講授《荷塘月色》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前根據(jù)課文畫出心中的荷塘月色,并將每位學生的畫以課件的形式播放并講述出來,這樣一方面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另一方面也拓寬了教學空間,獲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建設故事教學情景,增強學生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學生與語文文本實現(xiàn)情感共鳴的一個前提條件,只有學生不斷提升共情能力,才能準確解讀文本主題和內(nèi)容。而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迫于繁重的教學任務,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語文學科的情感性,所以學生的共情能力就沒有得到明顯增強。因此,為了強化語文教學的情感性,增強學生的語文共情能力,教師可以建設故事教學情景,準確把握語文學科的人文特質(zhì),在教學中增添更多的情感元素,讓學生深刻理解文本內(nèi)涵和思想主題,以此激發(fā)初中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價值。具體來說,建設故事教學情景可以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首先,為了保證課堂教學計劃的實施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準備階段對課程內(nèi)容進行分析,借助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等平臺查閱和搜集語文文本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并在尊重真實情況的基礎上,對文化故事進行改變和調(diào)整,最終制定課堂教學規(guī)劃;其次,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引入教學內(nèi)容后,在適宜的時間為學生講述文化故事,以飽含感情的表達形式和充滿懸念性的語言表達技巧建設故事教學情景,引領(lǐng)學生深入文本的情感情景,讓他們通過閱讀和分析與文本的情感主題產(chǎn)生共鳴,并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景中生發(fā)出學習和閱讀熱情。通過建設故事教學情景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共情能力,還能夠進一步調(diào)動他們參與語文課堂的熱情和積極性。
四、創(chuàng)設表演情景
為了增強學生的語文表現(xiàn)能力,完善初中語文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表演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和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生動的表演形式,讓他們在充分理解文本主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呈現(xiàn)自己的理解力,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將文章內(nèi)容改編成課本劇,并自行安排每一位角色,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角色表演活動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所扮演人物的分析與揣摩,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整體的理解與把握。
結(jié)束語
綜上,情景教學法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方法,能夠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質(zhì)量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利用情景教學法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教師應當重視多媒體手段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的作用,并形成勤用、善用情景教學法的習慣,在課堂實踐中做好情景教學法與課本教材的銜接,并最終提高課堂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于彩珍.巧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J].課外語文,2021(15):23-24.
[2]付嬙.情境式教學法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10):43-44.
[3]司聰.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讀寫算,2020(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