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亞婷
摘要:合作學習模式在實際的教學應用過程中,通常較為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在以小組為單位的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經(jīng)驗交流與思想碰撞的方式,對課程理論內容進行深入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模式上,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使學生通過發(fā)揮自主性與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基礎上,對課程理論內容及進行深入學習,以此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理論探究能力。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302
一、引言
在以往的課程理論內容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僅通過單方面理論灌輸?shù)姆绞綄W生進行相應的教學指導,對于學生的內在素養(yǎng)教育與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沒有過多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理論內容的教學質量。對此,在后續(xù)的課程理論內容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引導與學習積極性調動,以此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上逐步提升教學工作的培育質量。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分析
(一)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可以通過發(fā)揮自主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對課程理論內容性質特點與實踐應用方式等方面進行深入學習。相對于以往的單方面理論灌輸?shù)慕虒W模式,學生在該種教學模式上可以具備較好的自主性,可以在相互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逐漸深入理解所學內容的性質特點。
(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氛圍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上,部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頻率較低,整體的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死板、嚴肅、缺乏趣味性。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而積極進行合作交流,以此在小組合作、交流與競爭的過程中,使課堂教學氛圍可以得到較好的提高。對其他個體的學生而言,在該種教學氛圍的影響下,可以在潛意識上具備較好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內在當前的課堂教學工作上,應積極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該種學習模式引導,使學生可以得到較好的教學引導以及個人學習能力提升。
三、相關教學思路與對策
(一)注重小組合作學習合理性
合作學習雖然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但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的教學分配,使學習小組的形成過程合理。在以往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只按照學生人數(shù)的順序進行分配,導致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沒有起到互幫互助的作用。因此,在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管理中,教師應考慮男女搭配、學習能力差異等因素。使團隊成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相互幫助,從而保證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質量。比如,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過程中,教師應使組內成員通過分工協(xié)調的方式,對圖形進行基本數(shù)據(jù)測量、匯總與記錄等。隨后,在分工協(xié)調的基礎上,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對教師設置的教學問題展開思考,以此在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基礎上,使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小組活動中進行思考與合作交流。[1]
(二)加強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在滲透合作學習模式教學理念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強調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和合作意識的教育,避免出現(xiàn)小組成員自主學習、缺乏協(xié)調的情況,影響整體教學質量。小學數(shù)學課程的理論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相關情境密切相關,大部分數(shù)學理論內容主要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在發(fā)展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情境教學內容的合理引入,同時讓學生在樹立良好合作學習理念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的情境內容進行相應的合作學習。比如,某大學體育器材室有50個高爾夫球、20個棒球、13個乒乓球,學校新引進了一批橄欖球,新引進的運動器材總數(shù)為90臺。問:新引進的橄欖球有多少個?在這種問題設置的基礎上,如果學生不理解問題的思維方向,老師可以引導小組成員通過責任分配列出問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內容,然后讓小組成員比較問題中所有設備和個別設備的數(shù)量。最后,在必要的教學指導中,鼓勵學生分組討論和嘗試解決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主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作用。[2]
(三)基于課外實踐開展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雖然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但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的教學分配,使學習小組的形成過程合理。在以往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只按照學生人數(shù)的順序進行分配,導致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沒有起到互幫互助的作用。因此,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積極面向學習小組,使組內成員可以自發(fā)進行課后的理論學習。
結語
綜上,在后續(xù)的教學發(fā)展工作中,教學人員對于小組合作模式的教學應用,一方面需要重視學生之間的主體性調動,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引導模式,使學習小組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對課程理論內容的應用方式與性質特點等方面進行深入學習,同時,通過教師的進一步糾錯與講解,使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學習觀念。
參考文獻
[1] 楊曉杰. 初探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6):93-93.
[2] 孟乃琪.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