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心怡
摘要: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練筆,增強記憶,書寫知識,將知識進行圈點批注,實現(xiàn)對知識的轉(zhuǎn)化與運用。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關于練筆的教學運用并不少見,大多數(shù)教師會讓學生通過練筆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造句,做筆記,記錄重點的知識等等,可見,抓住練筆,掌握適當?shù)木毠P機會,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關鍵詞:微練筆;課堂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285
引言
語文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開設的學科,這項學科的重點是為了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實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口講,下筆寫。唯有這種教學模式,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
一、首先,找出學習的重點,設定教學目標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設計方面,教師需要對教學的知識內(nèi)容以及學生所要達成的學習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設定。同時,要重視教學的過程與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更好地更好地理解文中的重點字詞句的含義,可以理解所描繪的場景,以及課文所傳輸?shù)那楦校寣W生學習的知識點可以以小見大。接著教師應當對教學的重點進行把握,能夠深刻地去體會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所要傳輸?shù)慕逃饬x與表達的思想感情,接著就是對教學難點的把握,通過相應的教學設計,以及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的學習可以更好地化繁為簡,可以突破學習中的困難點。
二、結(jié)合學情,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情景
在小學的教學中,新課標提倡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行培養(yǎng),所以,在自主學習層面,對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結(jié)合課文主題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再者,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相應的指導,對學習的活動進行組織,可以以滲透式的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思維,培養(yǎng)出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
三、把握教材內(nèi)容,設定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點與內(nèi)容不同,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抓住學習的重點進行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也要根據(jù)學習的進度,考慮是選用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法,還是選用新型的教學法比較合適,從而制定出良好的教學計劃,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因教師的教學方式,可以得到促進與提升,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化的語文教學。
四、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亟Y(jié)合教學內(nèi)容設定練筆
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課堂開設時,首先做的是對教學的課程進行設計,這種設計是以導學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教師要盡可能的選擇生活案例或者名畫、名詩、名句,或者是與作者相關的材料與主題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場。接著,教師就需要讓學生帶著這種情感去閱讀課文,找到教學的中心思想,在閱讀的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教師應當提設問題,設計主問題供學生學習。
案例一,例如在開展人教版關于父愛之舟語文知識時,這是一篇以記錄作者與父愛之間的瑣碎小事,滲透大的父母情感的一篇課文,那么,在這章節(jié),對學生的練筆需要從以下幾點開始入手,第一,在通讀全文的過程中,找出文章的生詞、生字進行標注,整理;第二,在閱讀的過程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標出作者的中心段落,并且找出中心句;第三,用筆記的形式,羅列出作者在課文中寫了那些與父親之間的小事,這些小事中哪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第四,在寫作的過程中,作者對場景的描述分別運用了哪些形容詞,將好詞佳句進行摘抄,對這些寫作手法進行記錄描述;第五,通過回顧自己的父親,父愛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五、對教材知識的深度解析,對知識進行拓展
在對學生開展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關于學生的滲透能力,以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應當通過豐富學生的主觀意識,不斷地加強,針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從這些角度進行切入,比如說,作者用得好的句子與詞匯,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用對應的近義詞進行替換,然后去通讀全文,看替換的結(jié)果如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與轉(zhuǎn)化能力,同時,在作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教學活動,趁熱打鐵,進行微作文布置,讓學生進行微練筆,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
案例二,在以父愛之舟為例進行教學分析,教師可以將父親省錢為作者湊學費的這種情景與小學生日常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比如說,小學生的父母為了省錢,幫助小學生買心儀的汽車模型等,讓學生在學習中及時的練筆進行記錄,也可以將父親平時舍不得花錢,非常節(jié)儉的這種行為提列到學生的日常行為中來。比如,很多的父親,為了養(yǎng)家糊口,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幾年,但是對待孩子卻非常得舍得,幾乎是有求必應,而一個玩具甚至是好幾百,可能是父親好幾天的工資,這些話題,教師都可以在教學中拿來運用,讓學生進行練筆的,唯有這樣,才能充分地記錄生活中的瑣事,從而將對父愛的情感表達出來,通過細膩的筆觸捕捉生活中的瑣事,更好的在練筆中感知父愛,體會父愛。
總結(jié):關于語文教學活動,教師在探究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除了研究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還要勤于讓學生進行練筆,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加強對學生的教學實踐轉(zhuǎn)化,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轉(zhuǎn)化能力,實現(xiàn)良好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柳燕.巧設小練筆讓小學語文課堂綻放精彩[J].中華傳奇,2019:66-66.
[2]唐巧英.淺談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zhuǎn)化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8:55
(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農(nóng)村小學“微作文”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為20PTYB072課題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