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甜莉
摘要:高中數學難度相比于初中數學有很大提升,且習題花樣翻新無窮,解題思路不拘一格。若想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勵學生敢于向難題發(fā)起挑戰(zhàn),讓學生通過解決一系列數學問題豐富數學思維。本文將就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提供幾條策略,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學習興趣;自主探究能力;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5-137
高效課堂要求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實現(xiàn)教學收益的最大化。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必須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fā)點,以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尺度為唯一評價標準。本文將從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優(yōu)化評價方式三個方面,論述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提高高中生的預習能力
未來社會要求的是能夠持續(xù)進行自主學習的人才。由于知識更新迭代加速,學生在高中和大學所學的知識不可能滿足工作需要,因此,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為此,在高中教學階段,教師必須讓學生養(yǎng)成自學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預習,學生不但可以對授課內容提前做到心中有數,也可將自己分析數學問題的思路同教師的授課思路進行對比,從而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數學思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的精華錄制到微課上進行深入解析,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等式性質與不等式性質》之前,教師即可以在微課中向學生滲透不等式知識的應用場景??梢哉f,等式知識與不等式知識體現(xiàn)的是兩種思維:等式體現(xiàn)的是唯一,不等式體現(xiàn)的是范圍。學生通過對比等式與不等式應用場景的差別,可以適應兩種不同的數學思維。理解這一問題實質后,學生可以解決兩大類現(xiàn)實問題。教師在微課中向學生講明不等式的應用場景,在課堂上講解不等式的性質,課上課下雙管齊下,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二、展開小組合作探究活動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極其嚴密的學科。越到數學教育的高級階段,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則越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按照科學的教育規(guī)律,將數學問題設置做以科學的規(guī)劃,習題訓練由易至難,由單項至綜合,由理論至實踐,由個人完成到小組合作完成。教師應鼓勵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自主探索,或幾人合作協(xié)調來完成學習任務,自己則在必要時給以啟發(fā)和指導。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啟發(fā)下,會逐漸提高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從而向數學高峰奮力攀登。教師在講解各類具體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教學生構筑不同的思維導圖。這樣,一幅思維導圖代表一種思維模式。經過不斷的積累,學生的數學思維會逐漸變得豐富起來,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比如,在學習判定一個函數是否是奇函數或偶函數時,不能簡單地從公式上判斷,而是要嚴格地考察該函數的定義域。也就是說,一個奇函數的定義域一定要關于原點對稱,一個偶函數的定義域一定要關于y軸對稱。這種思維模式就是針對一個具體數學問題的邏輯思維模式。從此例來看,科學嚴密的邏輯思維的建立前提是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精準掌握。如果高中生對某個數學概念模棱兩可,是不可能建立起嚴密的數學邏輯思維的。其次,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有賴于大量的數學實踐。只有通過大量的數學實踐,學生才能豐富數學思維,借以帶動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提高。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通過每位同學發(fā)表的不同意見,教師可以準確掌握其思維特點,這對教師下一步優(yōu)化教學可提供直接的依據。
三、優(yōu)化評價方式
近年來,“評價”這一教育環(huán)節(jié)越來越受到業(yè)內人士的重視。之所以會有此種現(xiàn)象產生,是因為以往許多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業(yè)績平平,而在校成績一般的同學反倒將事業(yè)做得風生水起。這不能不引發(fā)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細思個中原因,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存在嚴重缺陷。
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只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可是,考試分數并不能準確而全面地反映一個學生的實際能力。為了準確、高效地評價學生,教師必須轉變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留意觀察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解題能力、溝通能力、變通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項內容。數學教師可以同組內教師和校內教師精誠合作,深入溝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方式。新的評價方式出臺后,要馬上公之于眾,讓學生按照新的評價標準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高中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十分強,在新的評價機制的引導下,學生定會走上一條科學的數學學習之路上來。
比如,在學過函數知識后,評價規(guī)則中如果有這樣一條內容:“某位學生若能運用函數知識解決一個困擾我市發(fā)展的社會問題,在期末測評時可為其加20分?!痹诖祟悪C制的激勵下,學生會努力探求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會大大提高學以致用的機會,也會改變學生一味死學知識的傳統(tǒng)思維模式。如果各級教育主管機構多多出臺類似政策,高中數學教學必將迎來新的春天。
總結
社會發(fā)展永無止境,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也永遠沒有完成時。教師應結合時代發(fā)展需求和班上學生實際情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效率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曉君.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贏未來,2018,000 (006):P.67-67.
[2]趙麥霞.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28(2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