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利
摘 要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實效的考核評價是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針對考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樹立正確的考核評價理念、納入多元考核評價主體、完善考核評價指標和細化考核評價方式等途徑實現(xiàn)客觀、全面、科學地評價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實效。
關鍵詞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實效
中圖分類號:G4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20
On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ZHANG Xiaoli
(School of Marxism,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Jiangsu 212028)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we should objectively, comprehens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y establishing a correc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concept, incorporating multipl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ubjects, improv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refin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通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及道德養(yǎng)成等途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當前,隨著社會的深入發(fā)展,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養(yǎng)及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升,高職思政課的重要作用日漸凸顯,因此,探索符合職業(yè)教育特點的考核評價方式,全面、客觀、科學地考核評價高職學生思政課的學習實效,成了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1 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實效考核評價的現(xiàn)狀
1.1 考核評價目標定位不準確
高職院校是根據(jù)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貫徹“工學結合”理念,培養(yǎng)具有職業(yè)能力與基本素質能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性決定了高職學生思政課的學習實效不僅包括基本理論知識的認知,還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質的實際水平以及能力養(yǎng)成等三個方面。然而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政課課程考核大多仍以傳統(tǒng)的考試為主,卷面成績仍占據(jù)較大權重。眾所周知,無論是線上考試還是線下卷面考試,主要都是知識目標的考核評價,缺乏素質目標和能力目標的考核,因此,考核評價目標定位的不準確極易造成考試成績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實際水平不一致甚至極大反差的現(xiàn)象,導致高職思政課教育教學目標無法得到充分體現(xiàn)。
1.2 考核評價指標不完善
當前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的考核評價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傳統(tǒng)的卷面考試。考試內容主要來自教材以及教師上課所講述的內容。另一種是通過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共同考核評價,兩部分所占權重各有不同,有的各占50%,有的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其中平時成績主要考核出勤、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實踐報告等方面。不難發(fā)現(xiàn),第一種考核評價的指標主要是課程主要內容、基本知識點的識記,學生在考試之前完全可以通過集中突擊背誦就可以應付過關,但是考試過后很快就會忘記。第二種方式中雖然體現(xiàn)了平時成績,但也只是強化了對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控制,仍然無法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主動探究、團隊合作、情感體驗、創(chuàng)新意識、行為養(yǎng)成等,而這些恰恰是思政課學習實效的重要體現(xiàn),即使是對基本理論和知識點的識記,最終也要轉化為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考核評價指標的不完善直接導致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缺失,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缺失,思政課育人功能的缺失。
1.3 考核評價主體不全面
目前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的考核評價主要是由任課教師獨立完成,這種由單一主體做出的考核評價存在較多弊端:從任課教師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同一個教師所采用的評價方式往往會帶有個人主觀的喜好,并且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基本是固定統(tǒng)一的,而學生為了通過考核甚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必然會迎合教師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標準,相應地就會收斂、掩蓋甚至放棄自己的主體意識、觀點或行為表現(xiàn),這對教師充分掌握學情、全面收集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提升教學實效極為不利;[1]另一方面,目前高職思政課大多為合班開課,上課的人數(shù)較多,每次上課的時間有限,無法做到所有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充分表現(xiàn),任課教師也無法做到精確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況且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善于或是愿意在課堂上主動地充分地展現(xiàn)自我,因此,平時成績的考核評價必然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和偶然性,無法充分觀測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進行的考核評價關注的主要是學生的課內表現(xiàn),很難關注學生課堂以外的表現(xiàn),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過程,因此無法客觀全面地進行考核評價。
1.4 考核評價方式不靈活
如前所述,當前高職院校對于學生思政課學習的考核評價主要仍以課內考試的形式進行,即使是加入了平時成績的考核,也主要以提交論文、上課表現(xiàn)和出勤率等方式進行考察,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就意味著思政課課程結束,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也隨之結束,而學生在課堂以外的綜合表現(xiàn)以及個性化成長過程則無從考量;另一方面,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會參與見習、實習以及其他各種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也都是檢驗提升學生思政課學習實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實際上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過程中體現(xiàn)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并未廣泛納入思政課學習實效的考核評價中,因此,目前單一的考試方式導致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全面客觀評價。
2 完善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實效考核評價的重要意義
2.1 培養(yǎng)適應需求的高職人才的需要
高職教育是面向社會、面向企業(yè)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同時具有“高教性”與“職業(yè)性”的特征。隨著社會的深入發(fā)展和不斷進步,社會與企業(yè)對高職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具備專業(yè)技能,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等與職業(yè)相關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要過硬:從社會層面來看,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樹立正確的“三觀”“道德觀”“法治觀”,了解國家的政治、歷史和文化發(fā)展,能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有合作精神,有理想、有擔當;從企業(yè)層面來看,除了如上所述的基本素質與能力之外,高職學生還要具備職業(yè)道德、職業(yè)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而這些素養(yǎng)與能力則主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來實現(xiàn)。[2]因此,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科學設置考核指標、考核主體及考核方式等途徑,逐漸完善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實效的考核評價,一方面為思政課的教學管理提供了具體方向,促使教學更好質量地實現(xiàn)“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另一方面也使高職學生明確了成才目標和考核要求,進而激發(fā)學習動力,充分發(fā)揮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主動學習和自我教育,使自己“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成長為合格的高職人才。
2.2 提升高職思政課教學實效的需要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形成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過程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促進大學生理論知識認知、綜合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覺悟提升的主要功能。就人才培養(yǎng)而言,思政課與高職院校的其他各門課程相向而行,共同促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養(yǎng)與專業(yè)職業(yè)技能等各項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構建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以及高職思政課教學特殊性的考評模式,對提升高職思政課教學實效至關重要:一方面,教師會根據(jù)考評要求進行教學改革,通過更有效的方式、更多樣化的平臺促進學生回歸課堂,主動參與課程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逐漸提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另一方面,教師能夠通過分析考評結果,及時獲得反饋信息,矯正偏差,補足短板,強化優(yōu)勢,從而高質量保障思政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3 完善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實效的考核評價
3.1 樹立正確的考核評價理念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院校的公共必修課,中央宣傳部、教育部《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提出,高等職業(yè)學校要圍繞課程內容,根據(jù)不同類型學校和不同層次人才培養(yǎng)要求,進一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職教育是以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技術型人才為目標,以就業(yè)為導向,以高職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目的,以工學結合為途徑來構建自身的教學體系。[3]其中,思政課承擔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養(yǎng)與法治素養(yǎng)的主要任務,不僅要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認知,還要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法治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綜合能力及行為養(yǎng)成等方面,因此,要樹立正確的考評理念,以充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核心,以引導促進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為目的,將知識性考核、過程性考核、養(yǎng)成性考核納入考核內容,實現(xiàn)“全面考評、全過程考評”,促進實現(xiàn)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
3.2 納入多元考核評價主體
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實效的體現(xiàn)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學習任務的完成或是課堂有限時間內碎片化的表現(xiàn),理論知識的探求、綜合素質的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更多的是在課堂以外的時間和空間里,通過學生的獨立或團體行為實現(xiàn)的,如宿舍集體生活、日常人際交往、社會實踐以及專業(yè)課的見習實習等,都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延伸,而這些課堂以外的信息,思政課的任課教師以一己之力是很難全面考察和精準掌握的,也很難準確評估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狀況,進而導致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與課程成績不符。因此,為實現(xiàn)思政課考核評價的全面客觀,除了思政課任課教師以外,還須納入更多與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養(yǎng)發(fā)展養(yǎng)成相關的評價主體,各自從不同的時間與環(huán)節(jié)進行考評:其一,學生。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進行考核;其二,班主任或輔導員及學生工作部門。對學生在相關的規(guī)定性活動或自選性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考核評價;[4]其三,見習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在專業(yè)見習或實習中的具體素質及能力表現(xiàn)進行考核評價。由此通過多元主體對學生進行立體全面地考核評價,使思政課學習實效的考評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3.3 完善考核評價指標
如前所述,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實效的考核評價是圍繞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和能力目標,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個不同環(huán)節(jié)上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綜合考評。具體包括:其一,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主要包括對思政教材中要求的各個基本概念、原理、觀點等的理解與認知,這是培養(yǎng)綜合素質和提升實踐能力的基礎;其二,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道德品行修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法律素養(yǎng)。這是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實踐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包括對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態(tài)度以及政治立場觀點,各種行為規(guī)范的遵守,參與學習的狀態(tài),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道德修養(yǎng),職業(yè)精神,個人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等,是高職學生思政課學習最直接最真實的體現(xiàn);其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各類見習實習中體現(xiàn)出來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等。
3.4 細化考核評價方式
科學、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思政課學習的實效,通過思政教師、學生以及其他相關職能部門或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過程和全面考核,具體實施如下:其一,思政課教師進行考核評價,占總評成績的50%。該項考核主要圍繞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知識性考核與平時成績考核,兩項權重各占50%。知識性考核主要通過期終考試的答題情況評價學生對該課程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運用理論思考、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平時成績主要考核學生遵守紀律、課堂參與、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在課內實踐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合作等。其二,學生自主進行考核評價,占總評成績的20%。該項考核先由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再由班主任輔導員參與的班級考評小組和所在院部進行審議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課堂以外的日常實際表現(xiàn),如宿舍內務、人際關系、參與學校和班團活動等情況。其三,學校主管職能部門進行考核評價,占總評成績的20%。該項考核主要針對學生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與實際表現(xiàn)、遵守校紀校規(guī)、積極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和志愿者活動、規(guī)范使用網絡、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意識等方面的情況,具體由學生所在學院黨支部、圖文信息中心、教務部門、學工部門以及學生后勤管理部門進行考核評價。其四,專業(yè)見習或實習教師考核評價,占總評成績的10%。該項考評由帶隊教師、指導教師以及相對應的企業(yè)相關人員對學生的工作態(tài)度、職業(yè)精神、職業(yè)道德、創(chuàng)新意識、團隊合作等方面情況進行考核評價。
基金項目:2017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2017SJBFDY839);2019年鎮(zhèn)江高專思政教育專項課題(GZSZ201908);2020年鎮(zhèn)江高專教學改革項目(2020ZX04)
參考文獻
[1] 張桂葉.中高職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評價模塊研究[J].湖南農機,2013(7):244.
[2] 嚴楠.基于高職生現(xiàn)實需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41):72.
[3] 郭迎選,周紅.試析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構建[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11,28,(3):53.
[4] 魯繼平.新時代高職思政課考核評價模式創(chuàng)新探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9(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