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華
摘要:隨著教育計劃的改革,語文學科逐漸被重視起來,語文學科的學習也逐漸拓展深度,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文章時不僅要理解文章大意還要對文章進行深度思考,對文章進行高度解析。在語文教學中,小說是語文教材的主要組成部分,很多優(yōu)秀的小說文章都可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對語文的鑒賞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語文小說閱讀時,應當多采取情境教學等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提升學生對小說的興趣和對閱讀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小說中包含著很多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這會使初中生對小說閱讀更加感興趣,而這也是小說被引入到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教師通過讓學生分析小說中的人物關系和思想感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小說閱讀時引入適當?shù)慕虒W情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注度,通過渲染氣氛的方式結(jié)合故事文本的閱讀情境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
在教師和學生的眼中,大多數(shù)都會認為小說是和學習無關的,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小說是影響學習的一件事,這種錯誤的觀點經(jīng)常伴隨著學生的成長。然而事實上小說中存在著很多的知識點,閱讀小說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人物性格分析能力、以及提升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等。在教師以往老舊的教學觀念中,通常會認為情境教學是帶領學生玩樂,沒有實質(zhì)性的意義。然而情景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語文小說閱讀的魅力。因此教師應當多引領學生進行小說情境閱讀,教師通過采取情境教學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對小說閱讀的興趣以及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二、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策略
(一)、選擇故事導入方法
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時,為了提升初中生的閱讀水平和聽課效率,教師可以選擇故事導入的教學策略,以此來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小說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故事導入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快速的引領學生進入到文章所描述的畫面場景中,可以讓學生更加準確的了解到文章的大意,也可以充分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1]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三顧茅廬》一文時,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述一個關于三國中的重要情節(jié),以此來引出所要講述的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的來源和形成原因。教師通過故事導入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小說背后的故事,可以讓學生更快的對這篇小說產(chǎn)生興趣。教師通過故事導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與小說情節(jié)相似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從故事中感受到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從故事導入中了解到劉備和諸葛亮這兩個主人公的性格,通過對二者性格的了解和分析可以讓學生更快速的了解《三顧茅廬》這篇小說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二)、立足文本解讀情感
在語文教材中所出現(xiàn)的小說閱讀大多數(shù)都是古今中外的世界名著,這些作品在文學界都存在著很重要的地位。每一篇文章的背后也都存在著深遠的文化以及觀念的影響,在歷史長河中不同時代的小說都暗含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刻畫不同的歷史人物性格以及所抒發(fā)著不同程度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時,應當首先以立足文本出發(fā)創(chuàng)設文本情境,進而解讀文本中所暗含的情感。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孔乙己》這篇小說時,可以以文本出發(fā)首先為學生講述這篇文章背后所描述的歷史背景。當時的社會處于清朝末年,是一個極度封建的社會,極其封建的科舉制度和封建的文化教育使很多人都變得麻木、病態(tài)。作者正是不甘于處于這種現(xiàn)狀才決定扛起大旗,以寫作的方式討伐這種封建制度。這種關于歷史背景的講述可以將學生快速的引領到教學情境中,可以讓學生對這篇小說所講述的內(nèi)容更加感興趣,可以讓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刻,也有助于學生更準確的分析小說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三)、創(chuàng)設文本角色扮演
教師在教授初中生學習語文小說閱讀時,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文本角色扮演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教學情境。小說中的人物關系通常較為復雜,故事情節(jié)也較強,只通過閱讀的形式是無法真正準確的理解到人物性格的。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說中的角色進行扮演,通過分組分角色朗讀和扮演文中的人物,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刻,也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產(chǎn)生更深刻的了解。角色扮演的教學形式不僅為學生學習小說閱讀提供了教學情境,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到每一個角色所展現(xiàn)出的不同情感。[2]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分組,然后在小組內(nèi)共同討論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在這篇文章中每一個角色都有存在的重要性,每個角色的人物性格也需要學生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劉姥姥在這篇文章中的形象是十分圓滑世故的,但是她也很善良幽默,在角色扮演中不僅考驗學生對文章角色的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能力。
(四)、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時,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將與課程有關的圖片、視頻等播放在屏幕上以便學生觀看。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語文小說閱讀更加感興趣,還可以為學生學習小說閱讀提供了教學情境,方便學生學習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物情感。將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引入到語文課堂中,輕松的改善了黑板所不能帶來的視覺沖擊,將和文章有關的圖片視頻等播放在屏幕上,這可以將文章所表達的含義以及文章的歷史背景變得更加直觀,同時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閱讀情境。[3]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賣油翁》一文時,可以將文章中的歷史背景和與文章相關的圖片視頻播放在屏幕上,以便學生觀看和欣賞分析。通過教師所展示出來的圖片,可以更加形象的感受到賣油翁的不卑不亢的勞動者形象,同時也將其精湛熟練的技巧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利用多媒體播放的教學策略生動形象的將文中主人公的形象展現(xiàn)出來,同時也讓學生對這篇文章更加感興趣,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閱讀情境,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分析人物性格特點以及更好的了解文中的歷史背景。
參考文獻
[1]歐飛.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好家長》,2017(11):2.
[2]陳愛林.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人生十六七》,2017,000(11X):52-52.
本文系《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與探討》課題論文,課題編號2021A069